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饿就难受,吃一点就饱的治疗法-培土泄木法
2024
03-27

一饿就难受,吃一点就饱的治疗法-培土泄木法

 培土泄木法,是选用补脾与泄肝的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白芍、柴胡、川楝、郁金等组成方剂,以治疗脾虚肝旺,乘克脾土所致诸证。故凡脘腹胀痛、食少便溏,吐酸厌食,胸闷脘胀,脉缓而弦者,皆可使用本法治疗。一、柴芍六君子汤(一)、组成:本方由柴胡,半夏各9克,白芍18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2克,陈皮,甘草各6克组成。(二)、功能:补脾泄肝。(三)、证候:脾虚肝旺所致的腹痛腹胀,食少便溏,胸闷脘胀,脉缓而弦,或妇女痛经属脾虚肝旺者。(四)、方解:脾主运化,输布精微,肝主疏泄,体阴用阳,脾运正常,精微能布,肝得其养,则阴阳平衡,不致发病。倘若脾胃虚弱,健运失司,精微不布,肝失所养,则肝阳偏亢,反来克土,而致土虚木乘。方用四君子汤补益脾胃,以复其本,脾虚易生痰湿,故用半夏、陈皮化痰理气,脾弱肝旺,故以白芍泄肝敛肝,柴胡疏肝。诸药合用,共奏补脾泄肝之功。二、培土泄木方(一)、组成: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药、木香。(二)、证候:饿时心中(即胃)空虚难受,欲速食,但又不能多食,少食即饱,过一会儿又觉饿,饭量很小,饮食喜热恶凉。三、扶阳归化汤(一)、组成:本方由党参,刺蒺藜各12克,茯苓,白术,当归、车前子,牛膝各9克,附片、酒炒木瓜,青皮、陈皮、厚朴、木香、砂仁各3克,生姜4.5克。(二)、功能:培土泄木。(三)、主治:臌胀,腹露青筋,土败木贼之证。(四)、方解:土败木必乘之,治病必求其本,故方以四君子汤去甘草补脾以培土之本,配以白芍,木瓜,青皮、蒺藜泄肝,陈皮,木香,砂仁理气消胀,附片、茯苓、车前子温阳利水,当归、牛膝养血活血,生姜调和营卫,兼化阴邪。诸药合用,共奏培土泄木之功。三、分型施治(一)、脾虚肝旺证(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其主要病机在脾虚与肝病两个方面,而肝病又有肝郁和肝气之分,前者乃不及,疏泄无能,影响中焦,出现消化道如痞满等证,临床谓之木不疏土,而肝气则是疏泄太过,横逆犯脾,出现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泄便溏等证,临床谓之木横克土。诚如《类证治裁》云;“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露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阓疝,皆肝气横决也。”此型又多表现为脾虚肝旺之候。故治疗法则当以培土泄木为主。用柴芍六君子汤加佛手、郁金,炒川楝等,可获良效。(二)、臌胀(肝硬化腹水)臌胀发生之因多由湿热久郁,内伤肝脾,导致脾衰失运,肝旺克脾,升降失利,清浊相混,气滞血瘀,以致气、血、水互结,脉络瘀阻,经络不利,水湿潴留,臌胀乃成。治当培土泄木,去湿导滞。由于病久入络,气滞血瘀,当酌加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品,当黄退水消后,又宜补益气血,调理肝脾,以善其后,而防复发。若肝硬化腹水属脾虚气滞者,可用党参,白术、黄芪,砂仁,陈皮、枳壳,木香、紫苏,茯苓、丹参、桃仁,鳖甲等。肝病传脾,腹水为甚,当补脾运中为主,但勿忘泄肝活血,方用扶阳归化汤,重用白术、白芍,以培土利水,加丹参、郁金以活血和血,若腹水不多,宜香砂六君子汤补中运脾,加生黄芪、泽兰,泽泻等。(三)、胁痛(胆石症)胁痛,临床以右胁下疼痛为其主证。其证虽在肝胆,然与脾胃关系密切。盖胃主受纳,脾司运化,纳化失常,聚湿蕴热,阻碍肝胆疏泄,湿热久蕴不散,胆汁瘀久不畅,而结哎砂石。若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多成慢性。本病的辨证有虚有实。实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阻滞;虚者肝阴不足,脾虚肝乘。因于脾虚肝乘者,宜培土泄木法,用归芍异功散加味。兼瘀血者加郁金、延胡索、姜黄;热重加银花、地丁,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旋覆花,食欲不振加砂仁、鸡内金,便结加郁李仁、大黄。(四)、脾虚肠风(慢性结肠炎)脾虚肠风,脘腹攻痛,痛即作泄,泄后痛减,乃脾虚肝旺而成。盖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脾司运化,其性升清,脾土虚弱,肝气失调,戕犯脾土,其证作矣。治宜培土泄木。用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临证心得)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在正常情况下,肝阳(气)是疏泄的动力,而肝血(阴)则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血充足,涵养肝阳,阳气不亢,自能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肝的这种阴阳关系,称之为。体。和。用。的关系,这种体阴而用阳的正常活动,对脾胃来说,则表现在木能疏土,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升降协调,纳化有权,气血能生,化源有继。此即《内经》“木能疏土”之意。然肝血的来源又赖脾胃化生气血的濡养,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足,则肝血充足,阳不偏亢,肝赖之以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此即“木赖土以培之”之意。肝和脾的这种关系,无论在肝或在脾,一旦遭到破坏,即发生疾病.临床上常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脾胃虚弱,纳化无权,化源不继,气血不充,则肝失濡养,肝血不足,体用偏亢,木横乘土,形成临床上所称的脾虚肝旺证。其病机要点在脾病及肝,二是肝气不和,肝用太强,疏泄太过,横逆乘土,影响脾胃,形成肝旺脾虚之证,其病机要点在肝病及脾。可见同是肝气乘脾,均为气分病证,而病机不同,故治法有异。前者宜培土泄木,柴芍六君子汤化裁,后者宜泄木扶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诚如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云:“土不荣木,脾土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日损,是以无以养肝,重在脾气不足,故用六君汤以培土,……不可同泻木扶土法同日而语。”四、病案(一)、病例 1张某,女,17岁。石家庄市一中学生。2008年7月13日初诊。患者为高中一年级学生。诉13岁月经来潮,经期尚准,但经行第1天必腹痛且胀,痛甚于胀。经期腰酸,并且大腿根痛。经行大便不畅,矢气亦不畅。从上初中始,平时即怕冷,不能吃凉东西,经期小腹尤喜暖怕冷。饿时心中难受,要赶紧吃,而且特别容易饿,但吃一点就饱,饭量很小。全身乏力,上4楼即觉气短而似喘。夜梦多。末次月经6月23日,共经行6天。脉虚软,沉取有弦意。舌淡红,苔薄白腻。予王旭高培土泄木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白芍各10克,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下同)加当归、川芎、焦三仙各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7月20日。饿时难受感减轻了,能多吃些饭了。夜梦亦少,全身怕冷及上楼气短之感均减。近日大便1~2天1次,仍不畅快。上方加香附、薤白各10克。7剂。三诊:7月27日。7月23日经至,今已净,疼痛已大减。以前经行小腹发憋胀,矢气不畅,现均消失。饿时难受之感基本消失,饮食已正常。但活动久仍觉疲累,不愿活动。上方再加党参、白芍各6克。7剂。四诊:8月3日。动后疲累感明显减轻,已无明显不适。原方再服14剂,下次来月经后再诊。五诊:8月23日。诉昨天已来月经,腹痛及胀未发,饮食、二便、体力均已恢复正常。后随防,知病未再发。本例乃痛经病,亦依此而治愈,再一次证明抓主症的重要性。中医疗效之可以重复者,全在于此。盖本证脾胃虚弱为本,故饥则必欲速食,但木横克土,脾胃之气升降受阻,则受纳无力,运化迟钝,又不能饱食。正因如此食少,营养化源不足,故稍后又觉饿而难忍。其饮食喜暖而恶冷,以其中虚且寒也。脾胃虚寒并兼肝木克土而气血运行不畅,则痛经发矣。其经行腰酸则多在腰阳关处,与大腿根痛均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之象,故并现大便与矢气不畅。中气不足故体力衰弱而上楼用力则气短。脉虚软,乃脾胃气虚,沉取有弦意则属肝气疏泄失常之象。且肝为女子之先天,脾胃又为经血生化之来源,因此调经尤应重视调理木土关系,使之恢复相辅相成之正常状态。王氏此方恰具此功,故用后即效。(二)、病例2王某,女,42岁。住石家庄市东五里村。1993年9月13日初诊。患者由去年秋季即常发上腹部发胀。诉胃脘部位饥饿时疼痛,但食后却觉胀满不舒,故不敢吃饱。特别怕食冷物。拍击其胃脘部有水声,此处有时并觉悸动不安。脉细软偏数,沉取有弦意,舌尖右侧有紫点,苔薄白滑腻。予王旭高培土泄木方原方加当归、桂枝、神曲、麦芽各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9月16日。脘胀已大减,但诉饭后半小时仍有胀感,上午10点即有饿感且胃痛,下午4~5点又略有疼痛。重按其中脘部及脐上有疼痛。上方加川芎10克。7剂。三诊:9月23日。脘胀、胃痛诸症均除。已能食饱,胃脘部振水音及悸动感消失。原方继服10剂。后来诉,诸症均未复发。此例亦具王氏培土泄木方主症,但因食后胀满明显,并胃脘部有振水音及心下悸,故首诊合苓桂术甘汤法,二诊重按其中脘及脐上有疼痛,故加川芎,合上方当归以活血化瘀。可见,本证较王氏培土泄木方证又增水饮及瘀血,故加味治之。(二)、病例3肖某,男,54岁。黑龙江省伊春市人。1991年12月19日初诊。去年5月31日因坏死性胆囊炎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胆囊。手术前即每夜间2~3点必大便溏泻1~2次,至今已3~4年不愈,便前腹痛,便后稍减。白天则大便溏泻3~4次,便前微痛,便后痛可止。此症手术后依然不减。常伴吐酸烧心,夜睡多梦。平时常发偏左头痛。脉左沉弦,右虚缓,舌暗红,苔薄白腻。予王旭高培土泄木方原方加黄连3克,乌贼骨30克,砂仁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2月26日。患者夜间已不大便,只是早饭前后各大便1次,偏软,不溏、不散。腹痛未发。已不烧心吐酸。未发头痛。上方加炮姜10克。7剂。三诊:1月2日。大便已完全正常,成形,日便1次。嘱其原方继服15剂。后询之,知病未复发。本例患者夜间2~3点必发腹痛而便溏,且平时即有烧心、吐酸,均属肝木乘虚克制脾土之象,以凌晨乃肝木升发之时也。此类疾病切不可误认为肾阳虚而用四神丸。予王氏培土泄木方加黄连,成戊己丸法,符合苦、辛、酸泄肝治则,更加乌贼骨制酸、砂仁温中散寒(后又加炮姜亦属此功能),则诸症均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