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针灸配穴处方法则及注意事项
2024
03-27

针灸配穴处方法则及注意事项

订阅话题,阅读精文

你的加星和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岐黄明师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针灸配穴处方法则及注意事项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与艾灸某些腧穴来完成的。选穴与处方的组成适当与否,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处方除了依据辨证及标本缓急之外,还必须结合腧穴和特殊功能进行配穴处方。一、针灸的准则治疗法则,是通过辨证得出正确结论以后,决定运用何种治疗方法。针灸与药物的治疗法则原则上都是以八纲等理论为指导下订立的。针灸治病手法虽多,但不出补泻两端,临床上的补泻针法都是依据八纲来运用的。而八纲中的阴阳又是表里、虚实寒热的概括。阴证多为里、虚寒;阳证多属表、实、热。表里是指受病邪部位的浅深而言,如病在经络属表,病在脏腑为里。虚实是指正气与病邪的强弱而言,是决定针与灸、补与泻的关键。寒热是指疾病的属性;寒证多见肢冷、喜热、便溏;而热证则见而赤、恶热、喜凉等现象。一般而言,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针的作用偏于泻灸的作用偏于补。因此,凡实、热证宜针;虚、寒证宜灸治法不仅要根据寒、热,虚、实来决定若遇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虚实夹杂的情况还必须“审病求因分经推究经络属性,辨别阴阳表里的不同。临床上用针刺或艾灸是依据病症的性质来决定的。针刺应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菀陈则除之”为原则;而灸法则以“寒者温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为原则。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载:“微微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说明灸法如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二、治分标本缓急疾病有轻重的不同,有主次之分,治有先后之别。当一人多病或病情复杂的情况下,就必须分别主次,给予计划治疗。临床治病在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精神,先治本病,后治标病。因为本病不先除去则标病亦不能除即或暂时缓解,亦不能根除。然则,在标病相当急重的情况下,则应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精神先治标病,后治本病,不必对所有的病症一并处理。例如中满与便不通,虽属后生之标病,但因中焦与二便,为受盛、运化、传寻的要道,如果闭塞不通,便能危及生命或转生他变。倘先见中满,后见二便不通时,亦应先通二便后治中满因二便不通则浊气不降,中满亦无法可除。如果标病本病俱轻,可以标本同治。大凡正气已亏,本病相当严重,又非一时可解,则当先治标病;若正气未伤,本病虽先伏日内病又不甚重,则应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盖身兼数病的慢性病者,多属体质虚弱,应精简取穴,先解决主证则次证随失,即或缠绵不愈,亦可从缓图治。假如多病同治,取穴繁复,更可由此引起患者疲乏不堪,加重病情。《灵枢·周痹篇》说:“痛从上向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而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虽然所指是周痹,治疗时“先治标病,后治本病”而言,实际也适合于其他病症。例如原有肾病,腰膝酸软,精神委顿,舌淡脉弱,此为肾阳衰惫,宗温补下元法,取肾俞、关元等六治本。但当出现不思饮食,小溲不利,周身浮肿时,则为脾肾双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所致。标病甚急,放取三焦俞、水道、三阴交、阴陵泉等利小便治标之法,俟水退后再商治本。若见脾肾双虚,更因感受外邪,而有咳逆气喘,泛恶欲呕等水气射肺的症状,则为标本俱急,随取列缺、中脘、关元、阴陵泉等穴以发汗,利尿标本同治。再以标本缓急而言,如原有脾胃病,脘腹隐痛,纳谷无味,大便不成形,取脾胃俞、中脘、足三里等温运中宫以治其本。但当感冒以后,则宜先解表,以治标为先。因脾胃病非旦夕所能治愈,而感冒则宜于解表否则,不分缓急,而先投温补,不啻闭门留寇,凝滞表邪,致使中运更为不利,脾胃反趋恶化。又如,原为感冒、卒又并发腹泻下利、脉浮转泻等脾胃病,则须先取大肠俞、天枢、上下巨虚等穴急治其里,以防外邪乘虚内陷而变证丛生,泻利止后,再解其表。若感冒泻利久延,脾肺俱虚,出现干咳少痰,午后潮热,形体日瘦,纳呆便溏等症,则宜肺脾同治,尤重培土生金,取肺俞、脾俞、足三里、太渊等穴以治之。三、配穴原则配穴处方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证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取腧穴配伍成方。可分为近取、远取和对症取穴三种。1.局部与邻近取穴:是指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部位取穴。此法多用于局限的症状比较显著的部位。这对各种急慢性疾患或内脏深部疾患都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配合应用,疗效也好。临床上多用于经脉、经筋、器官、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病痛。如腹痛、腹泻取天枢、气海;头痛取百会、太阳、风池;眼疾取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脚气取悬钟,胃病取中脘、梁门等。病在何部就取患部腧穴,叫做局部取穴所谓邻近取穴即在患处的邻近部位选穴,如眼疾配风池,遗尿配次髎,胃痛配章门等。2.远道取穴: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在离病痛较远部位的取穴法。如腰背痛取人中、委中,腰痛取昆仑;胃痛取公孙、内关、足三里;肩周炎取条口透承山(烧山火手法);阑尾炎取阑尾穴或上巨虚;催产或流产取至阴;落枕取后溪、绝骨;牙痛取合谷、二间、牙痛穴;取胆囊穴治疗胆囊炎和胆道结石之胆绞痛等。另外,前人还“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取右,右病取左”、“背病痛取腹穴,腹部病痛取背俞,中痛旁取”等。关于远道取穴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编写出许多针灸歌赋,如《肘后歌》载:“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反映了远道取穴的重要性,其中很多针灸治疗歌赋,至今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3.对证取穴:此与近取、远取法不同,而是针对全身性的某些疾病,结合腧穴特殊作用的一种取穴法。腧穴之主治功能有一定特异性,这是针灸学者所公认的。如针天枢、足三里、关元、大肠俞以治痢疾;针关元、中极阴陵泉治尿潴留;灸百会、针长强治脱肛、阴挺;针人中、素髎、十宣用于昏迷急救;针百虫窠、四缝治虫积;发热取大椎、曲池、合谷;泻合谷,补复溜可发汗;补合谷泻复溜能止汗等。他如阴经的荥俞主五脏病,阳经的荥俞主六腑病等,均为对症取穴的范畴常为临床所采、择。另外,还有历代医家的验方配穴法,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之四总穴歌,后人又增添“酸痛取阿是,心胸内关谋;胁肋支沟取,肩痛阳陵搜”四句,成为八总穴歌,这是临症取穴的经验。另外,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十三穴歌》,宋代马丹阳所撰之《十二穴主治杂病歌》,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所撰之《标幽赋》,元代王国瑞所撰之《玉龙歌》,明代高武所撰之《百症赋》和《肘后歌》以及杨继洲之《胜玉歌》等,都是历代医家临床配穴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学习。

四、其他配穴法

1.募合,俞原配穴法:将本脏腑的募穴与合穴相配,背俞与原穴相配。也属于远近配穴法。由于募穴主治偏重于阳性病证(包括腑证实证、热证);背俞穴偏重于阴性病证(包括脏证、虚证、寒证);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原穴主治内脏偏于扶正驱邪,故募穴与合穴相配对于治疗腑证、实证、热证效果较好;而俞穴与原穴相配,则对脏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这是取募穴与合穴,俞穴与原穴在治疗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例如肺的背俞肺俞穴与肺经的原穴太渊相配,以治疗气虚喘咳;取肾之背俞肾俞穴与肾经的原穴太溪相配,以治疗遗精或滑精;取胃募中脘,配胃经合穴足三里,以治急性胃脘痛等是。

2.同肢配穴法:此法是取同一上肢或下肢的穴位相配合的方法。主要有原络配穴法(在特定穴一节论述)和马丹阳十二穴配穴法。

马氏配穴法适用于多种内伤、外感疾病。其具体配法是:足三里配内庭,曲池配合谷,委中配承山,太冲配昆仑,环跳配阳陵泉,通里配列缺。如足三里配内庭主治脘腹冷痛,腹胀肠鸣,大便溏泻,腿肿膝酸,虚损羸瘦,四肢厥冷,咽痛隐疹,牙龈肿痛,疟疾不食等。曲池配合谷主治上腋拘急或弛缓,上肢关节疼痛、发热、喉闭、头痛、面肿、牙痛、鼻衄、口噤不开、风癣癞疮、疟疾寒热等。

3.腹背配穴法:此为腰背和胸腹的穴位相配之法。胸膺腹背为脏腑之气聚汇之处,五脏六腑之疾均可取腰背胸腹的有关穴位。如针肺俞、风门、膻中治疗肺脏疾患;针肾俞关元气海治疗肾脏疾患;腰痛取关元、命门、气海;胃脘痛取脾俞、胃俞配中脘;遗糟、遗尿取肾俞配中极、关元等。亦可单取腹穴治背部病;或单取背穴治腹部病。

4.交会穴的选用法:部分腧穴是几条经脉交会处,称为交会穴,对全身整体能起主治作用。例如大椎是诸阳经之会穴,可治诸阳经疾病;三阴交为阴经交会处,能治疗足三阴经发生的疾病;太阳经的风门穴,为督脉与足太阳交会穴,取之可退热解表;会为阳五会穴,取之可镇静、安神;大杼为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取之可祛风清热止咳;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会,主治眼疾;环跳为足太阳、少阳交会穴主治腿痛;风池为足太阳、阳维脉交会穴。主治头痛、眩晕、目疾;关元为任脉、足三阴之会穴,小肠募,主治腹部病及百病虚损,强壮要穴;中脘为胃募、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交会穴,又为腑会(八会穴之一),主治胃病、强壮营养要穴等等。

5.同时配用与轮翻使用法:在患部附近诸穴,用其作用相同的穴位同时取用,或轮翻使用。例如:膝关节疾患取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犊鼻、梁丘、鹤项、血海;肩关节病取肩三针、巨骨、肩内陵、秉风、曲垣、肩贞、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等穴,可同时取用或轮翻使用等。

6.强壮营养、治疗,与对症治疗结合法:一般强壮治疗常取膏肓、足三里、关元;为了激发胃肠机能,促进消化,增强营养,常用中脘、曲池、脾俞、三焦俞、大小肠俞。

7.多种症状同时治疗取穴法:如腰腿痛而又消化不良,取环跳、中髎、足三里阳陵泉配合谷;胃病又腹泻,取中脘、足三里、天枢,上下巨虛同时取用。

8.直接与间接刺激配穴法:如上肢取合谷、曲池,再配迎香对鼻病作用偏大;或用内迎香、睛明、球后穴对眼病作用偏大。如取中脘穴再配足三里,对治胃病作用偏大。

9.接近中枢神经(督脉)与远隔部位配穴法:如治颈、脊椎及背部病,可取督脉及背俞穴配合;治肩部病取大椎、天柱肩井、肩中俞相配合;治坐骨神经痛取命门、八髎、大椎、天柱,配环跳、阴陵泉、悬钟;治疟疾取大椎、脊中、身柱、至阳,配间使、后溪等穴效果益彰。

10.内外呼应法:如内关配外关以治上肢病,可增强疗效;人中配风府,前后挟峙的刺激,对脑部的作用偏大;阴陵泉配阳陵泉以治膝部病疗效偏大;关元配命门以治疗腰痛疗效颇高。

11.前后深浅配穴法:在相同的上肢或下肢,同时取两个穴前一后;或一个刺浅部,一个刺深部,使其刺激力量放散更为强烈。如足三里配三阴交,能调整内脏机能;曲池配合谷。以治疗头面肩膊诸疾病。

12.上下肢相应法:就是上下肢同时取穴。使它们对内脏机能互相发生调整作用。如合谷配太冲,谓开四关,用于镇静、安神、解热;曲池配足三里,用来治胃肠病;后溪配悬钟,以治落枕;内庭配合谷,以治牙疾。乂如八脉交会穴,八法穴)相配、均为上下肢呼应,统治全身疾病。

13.双穴同用法:如治疗某种疾病,择其左右相同的穴位而用之。如治胃肠病,取双侧足三里;治妇产科病,取两侧三阴交、血海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配穴处方禁忌及注意事项一、针灸配穴处方应注意事项(一)针灸处方三要1.要选用主穴:选穴要少而精,主次分明。根据古今针灸家经验,选用某些穴而应用于某些病屡用屡效的穴位。例如期门太冲之治热入血室;大椎、风门、风池、外关、曲池之治外感发热又如阳明经之风火牙痛取合谷、内庭、二间、下关、颊车;肾虚牙痛取太溪、风池等。2.要部位明确:取施术便于操作的穴位,如手不过肘、足不过膝的五腧穴(66穴)卧位、坐位均可;取脾俞、胃俞、中脘、建里治胃脘痛等,坐位或卧位均不恰当。因此,选穴时一定要注意体位,最好1次针完,既可节省时间,又可免除患者疲劳或厌烦。3.要适可而止:病愈即可停止针灸,若仍过度的刺激,会引起矫枉过正的影响,有损而无益。(二)针灸处方三禁1.禁选穴重复:同等效力的穴位不可重复。2.禁不变穴位:在同一穴位反复针灸经穴组织局部得不到修复的机会,久之不但会影响疗效,甚或产生有害之影响。因此,对作用相同的穴位轮番使用。如为慢性病须按疗程针灸,疗程间休息几天如不愈再进行第二疗程;或间日针灸1次。3.禁取穴太多:取穴要少而精,一般处方应以3~5穴为宜。如取穴过多,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疗效,甚或产生持抗作用,或抑制作用者有心。切忌以多为胜,应重精、不重多。二、针刺禁忌在《内经》中早有记述,如《灵枢·终始》篇中说:“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刺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指出凡暴饮暴食,大饮大渴,过度劳倦情绪波动等情况下禁刺、因患者此时正值脉乱气散,阴阳错乱,营卫经气循行失常,如医者妄施针刺,或患者失去自守,就可能使阳病入阴,或阴病及阳,造成阴阳惧病,而致病症加重。所以在上述情况下不宜针刺,必须令其适当休息,待患者心神安宁,气血平定后再行针刺。三、禁针部位及腧穴由于人身体表遍布腧穴,针刺时除了应熟悉穴位之深浅外,同时也应了解全身器官的解剖部位,尤其是内脏重要器官或血管部位。《素问·诊要经络论》指出:“压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不过前腹深如井、背俞薄如饼。古人对这些禁忌认为“从之有福,逆之有咎。”误刺重者(如心、肝、脾、肺、肾、脑、延髓、胸膜等),易发生医疗事故,或立死。轻者有的造成跋、伛、喑、盲、聋、哑、漏、内脏出血肺气肿等后遗症。《内经》将手五里列为禁针穴,亦为后代医家所承认。《灵枢·玉版》篇中说:“逆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经而五脏之气不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有输矣,所谓夺其天气者也。”意配手五里穴是精髓之要害,若迎而夺之,则可夺其天气,至脏气败绝,乃至死亡。《素问·气穴论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亦即手五里禁刺之意。古书记载的禁针穴,经临床实践验证,有些禁针穴位针刺无害,行之有效。如哑忖穴,古书载禁针,近代取针刺2~3寸深,治疗癫狂、聋哑症疗效显著;风府穴刺2~3寸深,治疗精神分裂症每获良效。但有些穴位及部位如妊娠五个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腧穴;五个月以上者,上腹部腧穴仍应禁针。其它能引起剧烈感应的穴位,如合谷、太冲、昆仑、至阴等穴都在禁针范围之内。四、灸疗适应证及禁忌证灸疗的适应证:凡形寒肢冷,寒湿痹证、便溏腹痛等偏于寒盛诸疾,灸疗以温通经络,激发阳气,驱散寒邪。如见亡阴亡阳、虚脱灸之有回阳固脱之效。或少气懒言,唇舌无华等;气血虚弱之症,灸之以调和营卫,振奋脏腑之气化功能。对脏腑气虚,不能固摄而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脱出等疾,灸之有升举下陷之气的功效。灸疗禁忌:凡外感高热,阴虚发热,脉象数疾者不宜灸。妇女妊娠期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头部及粘膜处腧穴不宜灸(百会、地仓、颊车、下关穴等可灸)。皮下浅表部位有大血管的穴,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人迎、经渠等穴不宜灸。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灸法的适应证逐渐扩大,禁忌证则逐渐缩小。有的学者对某些传染病、发热病、流行性出血热、甲状腺机能亢进施行灸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灸的禁忌证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编辑:栀子  核对:百会▶ 注:本文由培医教育(tcmedu)整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