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主诉:脚心凉伴头汗多3年余。 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常年感觉脚心冰凉,即便在炎热夏季,也需穿着厚袜子保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同时,头汗异常增多,稍微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头部便汗出如注,而身体其他部位出汗正常。平素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经期常推迟。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曾自行服用多种补气血的保健品,均未见明显效果。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刻下症:
局部:脚心冰凉,触摸时明显低于体温;头汗较多,头发常被汗水浸湿。
全身:精神疲惫,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经期推迟,睡眠不佳,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辨证分析: 1. 六经辨证:厥阴血虚寒凝,阳气不足。脚心凉、脉细欲绝为血虚寒凝,阳气不能通达四肢;头汗多是阳气虚弱,虚阳上越的表现;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经期推迟提示气血不畅,寒凝血瘀。 2. 病机:血虚寒凝,阳气不足,气血不畅。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回阳救逆。 方剂组成:当归四逆汤加附子。
当归四逆汤: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通草6g、炙甘草6g、大枣8枚。加附子:制附子10g(先煎)。7剂,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当归养血和血;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芍药养血和营,与当归、桂枝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细辛散寒止痛,助桂枝温通血脉;通草通利血脉;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加用附子,其性大热,能回阳救逆,增强温阳散寒之力,助阳气通达四肢。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回阳救逆之效。 医嘱: 1. 制附子先煎60分钟,以确保毒性降低。 2. 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 3. 每晚睡前用艾叶水泡脚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服药反馈:
3剂后:脚心凉的症状有所缓解,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凉刺骨,头汗量稍有减少。
7剂后:脚心温度明显回升,接近正常体温,头汗多的情况显著改善,仅在剧烈活动后头部微微出汗。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腰膝酸软的症状也减轻不少。
巩固治疗:原方去细辛,加黄芪15g、党参10g,继续服用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1. 病机特点:此患者血虚寒凝之象明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导致脚心冰凉;阳气虚弱不能固摄,虚阳上越引发头汗多。现代女性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且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易损伤阳气,形成此类病症。 2. 组方思路:当归四逆汤专为血虚寒凝证而设,加用附子增强温阳之力,使阳气得以振奋,寒邪得以驱散,血脉得以通畅。符合“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 3. 治疗特色: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艾叶水泡脚,内外同治,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温阳散寒的效果,充分体现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
作者简介:
王金涛,男,中医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师从主任医师,钦州市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林佳明先生。
曾在多家医院工作,中医经验丰富。擅长运用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等治疗各种疼痛慢性病,跌打损伤和中医体质调理,以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尤其擅长于经方调理各种常见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9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