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春冬久咳效果好
‘止嗽散’是清代程钟龄先生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治疗咳嗽证的一个方剂,其药物的组成是:紫菀9克,百部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橘红6克,甘草5克,荆芥5克,水煎服,也可以研为散剂,每服10克,开水送下,饭后服。现亦可采用颗粒剂,开水冲服即可。
久咳一般都是内伤咳嗽,常由外感咳嗽失治误治后迁延不愈,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由其他脏器机能失调而影响肺脏的,多因为邪实导致正虚,如肝火犯肺每见气火耗伤肺津,炼液为痰;痰湿犯肺者,多因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雍塞,上逆为咳,若久延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如痰湿蕴肺,遇感引触,转从热化,则表现为痰热咳嗽。至于肺脏自病的咳嗽多因虚致实,如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炎,灼津成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
01
正虚邪恋
主证:咳嗽不已多次反复,咯痰不畅,痰白而粘,咳嗽费力,喉中发痒。基本上已无恶寒发热、无头身疼痛、无出汗等症。舌质淡红,苔白略厚,脉缓而略有滑象。
证候分析:外感已除大半,但仍有少许风邪未解,故咽喉发痒,痰白而粘,咯而不爽,咳嗽时长,损伤正气,致咳嗽费力,脉缓而滑。
治法:疏表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减。
紫菀9克,百部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橘红6克,甘草5克,荆芥5克,瓜蒌皮9克,蝉蜕6克,黄芪6克。
02
痰湿咳嗽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痰量较多,痰咳出后咳嗽减缓,每天于早晨或进食后咳嗽明显,伴有胸闷、肢体困倦,大便偶有溏便,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水,脉滑而略数。
证候分析:素有湿热内蕴,因感外邪,最易转为肺经湿热,故痰色黄白粘腻不清,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水,脉滑而略数,证属湿热蕴肺。
治法:利湿化痰止嗽。
方药:止嗽散加减。
白前10克,陈皮6克,甘草5克,法半夏10克,莱菔子10克,介子10克,紫苏子10克,白术12克,杏仁10克,紫菀9克,桔梗10克
03
肝火犯肺
主证:上气咳逆,呈阵发性,咳嗽时面红,咽干不爽,咽喉中有异物感,伴口干苦,咳痰较少,症状会因情绪的波动而受影响,舌苔薄黄而缺少津液,脉象弦数。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化火,上逆犯肺,肺失肃降,以致咳嗽阵发,肝火上犯,故咳时面红,口苦咽干,肝主情志,情绪过激时肝火更盛,故咳嗽明显。此型咳嗽少见而易误治,且西药治疗基本无效,临床见到往往已经咳嗽几月之久。
治法:清肺平火,顺气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减。
桔梗10克,白前10克,紫菀9克,陈皮6克,甘草5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青黛3克(冲),海蛤壳15克。
04
阴虚内热
主证:干咳无痰,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带血丝,或声音嘶哑,口干咽喉干燥,或手心、脚心发热,夜间出现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舌质红,苔干燥,脉沉细而数。
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泽,则干咳,咳声短促;灼伤肺络,故痰带血丝;咽喉失调,故咽干而痛,声音嘶哑。阴虚火旺,故出现手、脚心发热,盗汗等症,舌质红苔干燥,脉细数,属阴虚内热之证。此型咳嗽在一些怀孕妇女中可见到,患者孕期聚阴养胎,随胎儿逐渐长大,阴血会渐渐减少,一旦感冒风邪,容易导致阴虚咳嗽,由于患者处于特殊时期,西医不愿接手,接手后也疗效不佳,常找到中医湿已经迁延甚久。
治法:清肺润燥而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减。
桔梗10克,白前10克,紫菀9克,甘草5克,款冬花10克,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百合10克,麦冬10克,蝉蜕5克。
案例
患者肖某某,女,40岁,曾于2021年7月22日,2022年8月9日,以及2024年元月周因为咳嗽到本门诊求诊,患者自诉咳嗽很难痊愈,常常害怕自己出现咳嗽,因为每逢咳嗽常迁延至少三月之久,且每次症状大致相同:咳嗽反复,呈阵发性,咽痒无痰,咳嗽费力,舌淡红苔白,脉缓消,每次我都用止嗽散加减治疗,3-5剂就达到良好效果。
李太荣,全日制中医学硕士,中信惠州中医科以及高压氧科负责人,高年资主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肝胆病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在湖北省松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宜昌市中医医院、惠州协和医院及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工作,2002年9月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攻读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并毕业,2012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曾赴瑞士苏黎世工作与交流,2021年于珠江医院进修高压氧医学。
擅长诊治各类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心悸、胃痛、呃逆、腹泻、便秘、汗证、水肿、阳痿、遗精、虚劳、肥胖等疾病;善于调治痛风、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杂病和老年性疾病;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诊治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疼痛等肢体关节疾病;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诊治月经不调,不育不孕等妇科疾病和皮肤病等,能应用高压氧治疗各种疾病导致急慢性缺血缺氧性损伤,包括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早老性和老年性痴呆、突发性耳聋、骨折、厌氧菌感染、糖尿病足、长新冠肺炎后综合征、高原病、失眠、亚健康状态等疾病的高压氧治疗。主持惠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项,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坐诊地址:医院门诊2楼内科诊区2号诊室
供稿 | 李太荣
编辑丨李 怡
校对 | 郑 莹
审核 | 石满华 傅全威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53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