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文1936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说到“抗衰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护肤品、保健品,甚至花大价钱去打针吃药。但其实,真正让身体缓慢老去的关键,不在脸上,而在你身体的“三座大山”:肺、脾、肾。
这三大系统一旦虚弱,整个人的状态就会“一夜老十岁”:气短乏力、脸色蜡黄、记忆力差、睡不着觉、腰酸腿软……各种小毛病接踵而至。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那么,有没有一种天然、安全、靠谱的方式,可以同时调养肺、脾、肾?答案是:有,它就叫黄精!
一、黄精是啥?不是“保健神药”,但真有两把刷子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味传统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意思是“久服轻身延年”。
现代研究发现,黄精中富含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改善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指出,黄精具有“补脾益气、润肺养阴、补肾填精”的三大核心功效,正好对标我们人体最容易“亏”的三个系统:肺、脾、肾。
所以说,黄精不是神药,但真的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宝!
二、60岁后,身体进入“亏虚期”,肺脾肾一个都不能少
为什么年过六十的人,黄精尤其重要?
因为这个阶段,身体开始出现全面“下滑”: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肺气不足:变得气短、咳嗽、怕冷、早上起床嗓子干;
· 脾虚运化差:吃饭没胃口、容易腹胀、腹泻或便秘交替;
· 肾精不足:腰酸腿软、夜尿频繁、记忆力下降、怕冷怕风。
这三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亏虚循环”。黄精温和、不燥不腻,刚好适合中老年人长期调理,补而不燥,润而不腻,正是它最大的优势。
三、从“单用”到“搭配”,4组黄金组合效果翻倍!
黄精虽然好,但搭配对了才真正发挥最大功效。以下4组经典组合,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有针对性地调养肺、脾、肾。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 黄精 + 百合:润肺止咳、改善睡眠
适合人群:干咳、咽干、睡眠浅、易醒、焦虑
百合性微寒,入心肺经,能清心安神、润肺止咳。与黄精搭配,既能滋阴润燥,又能调节情绪。
建议用法:黄精15g、百合10g,煮水当茶饮,每天1杯,连用7天明显感觉嗓子舒服、心情平稳。
2. 黄精 + 山药:补脾养胃、增强体力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适合人群:饭量小、腹胀、拉肚子、易疲劳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代表,入脾肺肾三经,补脾效果极好。搭配黄精,一个强健消化系统,一个提升营养吸收率,让你吃得香、吸收好、人精神。
建议用法:黄精20g、山药30g、红枣3颗,煮粥或炖汤,一周3次,脾胃明显改善。
3. 黄精 + 枸杞:补肾养精、护眼提神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适合人群:腰膝酸软、夜尿频、眼干眼涩、记忆力差
枸杞入肝肾经,补肾明目,常用于“肾精不足”导致的视力下降、精力不济等问题。与黄精合用,对肾虚型老年人是“黄金组合”。
建议用法:黄精15g、枸杞10g、菊花3g,泡水代茶饮,一天1-2杯,连喝一周,眼睛舒服、睡觉踏实。
4. 黄精 + 熟地黄:滋阴补血、延缓衰老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适合人群: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
熟地黄是经典的“滋阴补血药”,与黄精搭配,不仅能补肾精,还能养血安神,是很多“更年期”女性或老人常用的组合。
建议用法:黄精20g、熟地黄15g、桂圆5颗,炖汤或煮水饮用,每周2次,气色明显提升。
四、黄精虽好,这3类人要慎用!
再好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尤其是黄精偏滋腻、助湿,以下3类人群使用需谨慎: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 痰湿体质(舌苔厚腻、口中黏腻、常觉得困倦);
2. 脾胃虚寒严重者(吃点凉的就腹泻);
3. 正在感冒发热的人,因黄精偏温补,易加重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用量,因黄精含糖量较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饮食+生活,抗衰才有“长效机制”
黄精可以作为调理利器,但真正想抗衰老,不能只靠一味药材,还得从日常生活入手: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作息规律:睡好觉,是最好的“身体重启”;
· 饮食清淡:少油少糖,保护脾胃和胰腺;
· 适度锻炼:不求强度大,但要“日行三千步”;
· 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是“养气”的关键。
养生不是“吃什么就能好”,而是吃对+用对+活得对。
六、60岁后,坚持“养三脏”,老得慢!
黄精不是“神仙草”,但在长期调理中,它的好处会一点点显现出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 肺强了,你气色红润;
· 脾健了,你吃饭香、没肚子;
· 肾足了,你不怕冷、头脑清醒、精力恢复。
这些,都是黄精带来的慢性改变。
60岁不是人生的“下坡路”,而是可以活得更精致的“第二春”。选对了方法,老得慢、病得少、活得好,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资料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黄精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中成药杂志》,2022年第5期。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试行)》
3. 《中国药典》2020年版,黄精条目。
4. 黄精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45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