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治“湿热遗精”的医案!能治根,才算真中医,此文与君共勉
2025
11-15

中医治“湿热遗精”的医案!能治根,才算真中医,此文与君共勉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属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男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师,文君然。

在我的后台上,有不少读者说,自己有所谓“男科问题”。

“男科问题”,都是什么问题?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这要详细说起来,可就无穷无尽了,怎么说都说不完!

不过,每逢这个话题,我脑海中总会率先冒出两个字——湿热。因为湿热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的确是给男同胞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来吧,我们今天就聊一个,和湿热有关的男科病。

闲言少叙,先看下面这则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年轻的男性,当时24岁,初诊时间是1993年的1月份。

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就有遗精的毛病。最初,是两到三天遗精一次。可是近来,他症状加重,连续好几天夜夜遗精。在此期间,患者屡屡服用固精止遗的药物,效果都不好。

无奈之下,患者只能继续求治中医。兜兜转转一大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刻诊,患者舌苔黄腻,脉象沉弦。患者自述,现在小便的时候,尿液特别浑浊,一看就不正常。在频繁遗精的同时,他还烦躁易怒,遇事不冷静,没有耐心。口苦,咽干,胸胁部位有时候隐隐窜痛。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萆薢15克,黄柏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莲子心3克,丹参12克,石菖蒲10克,白术12克,薏苡仁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自我感觉遗精大有好转,小便由从前的浑浊不堪,变为相对清亮。

接着,原方薏米去掉,加柴胡和升麻,再投10多剂。患者最终诸证息平,基本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当时的湖南中医药学校编辑出版的内科医案集里面,在业界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开篇我说过,男科问题很多,能引起男科问题的原因也有很多。

其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就是湿热。

医案里这个患者,频繁遗精,中医讲就是所谓“精关不固”。精关为何不固?原因在于湿热。此人舌红苔黄腻,主湿热。脉沉弦,沉主里证,弦主痰饮。小便浑浊,那是湿热之邪困于下焦。湿热困于肝胆,患者就口苦。湿热耗伤津液,所以患者口渴。肝胆经为湿热所困,经气不利,于是烦躁易怒,胸满窜痛。

你看看,所有这些,不都是湿热引起来的吗?

当然,最关键的是,湿热扰及精关,患者就会精关不固,频繁遗精。这就好比说,你家院子的大门,本来应该关上,可是院子里偏偏有一条性烈的恶犬,反复冲撞院门,你说这门是不是关不牢啊?那湿热,就是一条烈犬,让患者的精关不固。

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清湿热。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萆薢15克,黄柏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莲子心3克,丹参12克,石菖蒲10克,白术12克,薏苡仁15克。

这个方子,是程氏萆薢分清饮的运用。所谓程氏萆薢分清饮,基本组成就是萆薢、石菖蒲、车前子、莲子心、黄柏、白术、茯苓、丹参。医案里,医家多用了一个薏苡仁。

其中,萆薢利湿浊,还能清热解毒,是治疗湿热证的常用药。石菖蒲,化湿祛浊。车前子能利水,使得湿热随小便而去。莲子心则清心热。黄柏善于清相火,清热燥湿,走下焦。白术和茯苓,健脾除湿,去湿热生成之本。丹参,可以清热活血。

总体看,程氏萆薢分清饮,就是清湿热之邪的方子。它用在这里,可以让患者湿热去,精关固。

后来,医家又加入柴胡和升麻。其中升麻清热解毒,柴胡能梳理肝气,用于改善患者湿热困阻肝经气机的问题。不过我认为,患者胸满窜痛,若加入香附子、川楝子之类来理气止痛,似乎会更好一些。

读者朋友,从这个小医案里,我们能看出湿热之邪对一个男人的影响。

其实,中医男科里有大量的疾病,有可能源于湿热。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早泄、遗精、阳痿……等等等等,都可能和湿热有关系。因为湿热之邪,可以困遏肝经。肝经,走前阴。那湿热之邪就天然地容易引起不少前阴病。这是湿热之邪的性质决定的,决定了我们男性朋友,要对它提高警惕。

但遗憾的是,湿热交蒸肢体,在我们男性身上很多见。体现出来,就是舌苔黄腻,嗜好烟酒,生活无规律。南方的朋友,可能会稍微好一点。北方的朋友,这类现象更多见。这个状态不改变,越来越多的男科病,会找上门来。

当然,除了程氏萆薢分清饮,像龙胆泻肝汤、三仁汤等,也都是清下焦湿热的常用方。它们的具体运用,我们以后再聊吧。今天,我们就说这么多。

全文完。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