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服补药多年无效的耳闷乏力老妇——中医经方思维调理改善明显
2025
11-15

服补药多年无效的耳闷乏力老妇——中医经方思维调理改善明显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      前段时间一个老患者跟我说她有个朋友,75岁,在文革期间因为其丈夫头部被人撞击造成痴呆,后来一直由她侍奉二十余年,于今年初去世,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目前是耳朵发闷,无力,但还好性格乐观,想找我调理一下。

       那天早上,我正常出诊,这个患者一进来第一印象是一个清瘦的老妇,眉头紧锁,主诉:耳朵发闷许久,最近加重半月,经常觉得胸部发闷,倦怠乏力,容易出汗,脚后跟走路久发酸痛,急躁易怒,大便不成型1周,脉弱,舌红苔薄白。

        她的陪人在旁边回忆起她当年侍奉丈夫的心酸往事,说可能是体质太虚弱了,要好好补一补,我没有作声,而是继续揣摩,我注意到患者虽然瘦弱,无力,但讲起话来却中气十足,甚至比我的声音还要大,而且讲了这么久也不见什么乏力的表现。我问患者吃过什么药物?他说自己看过很多老中医,都说气血亏虚,但吃补药一箩筐也不见改善,还是乏力胸闷。看来另有原因。仔细分析:脉象是弱的,应该还是有气虚的基础,但胸部发闷,耳闷,眉头紧锁,明显是气郁的表现。这时候光补气则壅塞,光行气则体力不振,唯有二者并行方可。那选什么方剂呢?张锡纯有张方,叫疏肝培脾汤,其主治:因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常常短气。于是处方如下黄芪15g 炒白术12g 厚朴10g 陈皮10g 柴胡10g 生麦芽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3片 磁石12g 石菖蒲10g 杜仲12g 黄连5g  7付红色部分为疏肝培脾汤原方,这张方补药并不多,就是黄芪和白术,其余药物胃行气之品,再加磁石、石菖蒲是针对耳闷;因为脚后跟走路久发酸痛,加杜仲填肾精;为什么还要加黄连呢?因为患者在我面前表现得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症状,给我一种很难安定下来的感觉,恰好,黄连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同时,这个患者舌头并不是淡的,反而是红舌,所以加黄连。二诊:患者一进门就露出来了笑容,说吃了这么多补药没感觉,吃这个方子有感觉,耳朵发闷缓解,胸闷好转,精力好转,大便成型,舌红苔薄原方继续7付。三诊:今日患者过来随访,说症状都明显改善了,下周要出远门,就又开了7天的药量。临走时他问我耳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撇了他一眼,说跟你心情有关,她连连点头说是的。可见情绪问题也会引起躯体症状。像这位患者气虚+气郁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两者互为因果,疏肝培脾汤诸位可以尝试应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