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八面玲珑温经汤!虚、寒、淤三大难题,一招解除,难怪是“痛经”克星
2025
11-12

八面玲珑温经汤!虚、寒、淤三大难题,一招解除,难怪是“痛经”克星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临床仲景方剂学》、《中医妇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师,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温经汤。

温经汤,温经汤,你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一定和女子月经有关系。而前面这个“温”字,又表明,患者的病因源于寒邪,此方可以温经散寒。

好了,咱们能领悟到这些,这方子就已经掌握了三分之一。

看看下面这个医案故事吧。把故事听完,你也就学会温经汤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45岁,初诊时间是1995年的5月份。

大概在十年之前吧,她做过一次人工流产。

可是自从人流之后,她就患上了痛经的毛病。一到经期来临,好家伙,小肚子疼得难以忍受,发凉,怎么吃止痛药都不好使。

另外,她经期容易延后,量少色暗,夹杂明显的淤块。

这不么,到了1995年5月份初,此患月经来潮,依然是疼得死去活来,伴随口唇干燥,头晕,腰疼腿软,连走路都费劲了。

事到如今,不得不寻名医来帮助自己。于是,此患几经辗转,找到了经方大家刘渡舟前辈。

刻诊,患者脉沉,舌质暗。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刘渡舟前辈书方一首。但见:

吴茱萸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服用5剂。

结果你猜如何?患者药后小腹冷痛大大减轻。此时原方不变,再投5剂。

等到下次月经来的时候,患者表示,小腹疼痛未曾出现。从那以后,此患的月经就彻底正常了,准时,不痛,颜色和质地都很好。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刘渡舟前辈的经方验案精选里。

来吧,咱一起分析分析。

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痛经。为啥会痛经?经常阅读文老师文章的朋友,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原因在于一个“寒”字。患者每次痛经,都是小腹冷痛,腹部发凉,这就提示和寒邪有密切关系。

另外,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带有淤块,而且脉沉。这也说明问题。舌暗经血有块,这是血瘀之象。月经量少,后期,脉沉,这是告诉我们血虚,患者经血不多。

到这里,我们能总结出三个字来。除了最初的“寒”,还有一个“淤”,和一个“虚”。寒,是寒邪凝滞。淤,是淤血内阻。虚,是冲任血虚不足。

那你想,一个人阴血亏虚,会不会有虚热,身体失养?这大有可能。于是,患者口唇干燥,头晕,肢体乏力软痛。

那这么多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啊?算起来,和患者最初的人流有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流手术不如现在这么高端,所以患者失血伤阴、淤血内阻的问题极有可能出现。趁着你身体正气不足,那么寒邪一旦进来,引发虚、寒、淤夹杂,这不足为奇。

所以啊,治疗起来,医家就得各个击破了。针对寒邪,要温经散寒。针对血脉空虚,要养血补血。针对淤血内阻,要活血化瘀。另外,还得滋阴清虚热。

你看看,这么多任务,放在一起,谁能担此重任啊?派谁出战呢?

医案里,刘渡舟前辈毫不犹豫,选择了温经汤。再来看——

吴茱萸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

其中,解决寒邪的问题,用吴茱萸、桂枝和生姜。桂枝温通经脉,吴茱萸散寒止痛,生姜温中散寒。

解决血虚和血瘀的问题,用当归、白芍、川芎、阿胶,以及党参。党参气血双补,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血且柔肝止痛,阿胶补血。

解决阴血不足而生虚热的问题,用丹皮和麦冬。丹皮清热,且有活血之效。麦冬养阴生津。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半夏。半夏是干啥的?现代中医方剂学里的解释,是通降胃气,以促进祛瘀调经。

你说,这温经汤的组成,是不是八面玲珑,不留死角啊?

好了,看到现在,就请您默默记下吧。上述这些,就是对温经汤的原方应用,一味药都不差。

温经汤,源于《金匮要略》,基本配伍是吴茱萸9克,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其作用,就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乃是冲任虚寒、淤血阻滞之证。辨证要点,就抓住三个字,虚、寒、淤。

医案里,患者因为虚、寒、淤三邪,引发了痛经。但实际上,由此引起的问题,远远不止痛经。因为淤血阻滞,患者可以体现为漏下不止。因为虚寒不除,患者可能久不受孕。由于阴血不足,虚热内生,患者还可能傍晚潮热、手足烦热。总之,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多变。

当然,所有这些,也都在温经汤的主治范畴里。只要患者的问题,源于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温经汤就可以用。

不过从日常临床来看,我个人认为,温经汤最常治疗的,还是痛经。甚至有人认为,治疗虚寒性痛经,温经汤是“祖方”,没有比它再合适的,是“痛经克星”一般的存在。当然,这只是比喻,临证还需要认真加减。

好了。关于这个方子的事儿,我们就简单聊这么多。篇幅有限,时间有限,温经汤里真正的学问,还有好多没谈到。以后,我们慢慢详聊吧。

全文完。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