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论》最实用的3个辨脉技巧】精
2025
11-02

【《伤寒论》最实用的3个辨脉技巧】精

伸手一摸就知道生什么病!伤寒论中最实用的3个辨脉技巧

原创

乔伊老师

乔伊的变美实战手册

2025年10月31日 09:17
广东

咱们普通人看老中医,总觉得最神的就是号脉。三根手指一搭,眯着眼睛一琢磨,你昨晚没睡好、肠胃不舒服,他好像都能摸出来。是不是觉得很神秘?其实啊,这脉象就是身体跟咱们说的“悄悄话”。而《伤寒论》,就是一本教咱们听懂这些“悄悄话”的翻译手册。今儿,乔老师就从《伤寒论》里,挑出3个最实用、最容易上手的辨脉技巧,包您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以后自己也能摸摸脉,当一回自己的“小郎中”。

技巧一:搭手腕,先分个“浮”和“沉”

这是辨脉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像进门先敲门,看看病邪在“门外”还是“门里”。

  • 怎么摸?您把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轻轻搭在对方手腕内侧,大拇指那一边的桡动脉上。先就用像羽毛一样轻的力气搭上去,感觉一下。然后,再用中等力气按下去,最后用点力按到骨头边。感受一下,脉跳动的力量,在哪个力度下最清晰?

  • 《伤寒论》怎么说?

    • 身体在说啥? 这说明病在“里”,敌人已经进到屋子里了。可能是内部的脏腑功能出了些问题,比如寒湿困在脾胃,导致肚子胀、不想吃饭。

    • 身体在说啥? 这通常说明病在“表”,好比敌人(病邪)刚打到你家大门口。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初期,你会觉得怕冷、发热、头疼。这时候,《伤寒论》可能就会用发汗的方法,把敌人从大门赶出去。

  • 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意思是,你轻轻一搭,手指刚碰到皮肤,就能明显感觉到脉搏在跳;反而用力按下去,倒觉得脉搏弱了。

  • 沉脉: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意思是,你轻轻搭上去,感觉不明显;必须用力按下去,才能清晰地摸到脉搏。

您看,就这么一轻一重,就能大概判断出病位的深浅,这是不是挺神奇的?

技巧二:数节奏,辨个“迟”和“数”(读作“促”)

这一步是听听身体发动机的“转速”正不正常。

  • 怎么摸?您保持手指稳定,静下心来,数一数对方在一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咱们正常人安静时,大概每分钟70-90次。

  • 《伤寒论》怎么说?

    • 身体在说啥? 这说明身体里可能有 “热” ,能量在过度消耗。好比锅炉房火开太大了,水都快烧干了。人通常会感觉发热、口干、面红、心烦。

    • 身体在说啥? 这说明身体里可能 “冷” 了,阳气不足,动力不够。好比锅炉房里火不旺,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都慢了。人可能会觉得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

  • 迟脉: “迟脉,一息三至。” 古代一息指我们一呼一吸的时间,大概现代换算过来就是每分钟跳动不足60次,跳得很慢。

  • 数脉: “数脉,一息六至。” 换算过来就是每分钟跳动超过90次,跳得很快。

您摸摸自己的脉,是偏慢还是偏快?这立马就对身体的寒热状态有个数了。

技巧三:品感觉,体会“紧”和“缓”

这一步是感受脉搏的“质感”,是紧绷的还是松弛的。

  • 怎么摸?这个需要稍微细品一下。手指按在脉上,除了感受跳动,再去体会一下脉管本身的“感觉”。

  • 《伤寒论》怎么说?

    • 身体在说啥? 恭喜您,这就是健康的脉象!说明身体气血调和,不寒不热,是咱们追求的最佳状态。

    • 身体在说啥? 这多半是寒邪在作怪,而且寒气很重。寒主收引,会让血管也收缩紧绷。人通常会伴有剧烈的怕冷、浑身疼痛,尤其是头疼、脖子疼、后背紧。

  • 紧脉: “紧脉,如转索无常。” 感觉就像摸到一根绷得紧紧的绳子,或者拧在一起的麻绳,有力而紧张。

  • 缓脉: “缓脉,一息四至。” 这里缓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频率稍慢(一息四至,约每分钟60-70次),二是指脉来从容和缓,不急不躁,感觉非常舒服。

如果想要彻底弄懂伤寒论对身体症状的启示。或者要系统了解学习伤寒论,那么我建议你看我下面链接三天三夜写的长文。看完你会受益匪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