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学好水证的四个抓手(一)
2025
10-19

学好水证的四个抓手(一)

祝各位经方同道们重阳节安康重农历九月初九阳

导读:

三毒之首在于水,本次水证研讨会将带领大家从方向、方法、路径、整理这四个方面学习研究水证,找对方向不绕弯路,今天由袁师兄给我们展开谈谈如何学好水证的第一步——研究的方向。

首先第一个,就是要选择一个最接近这个《伤寒论》原意的研究方向。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其实学习《伤寒论》,大家弯路都走了不少了,相当于在海底一样没有光,大家都是在摸索着前进,而且四处碰壁,困住了很久,一直到遇到了胡老、冯老还有李老师的学术体系之后,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沿着六经八纲三毒,沿着表里半水血气阴阳寒热虚实,经方全面辨证体系,沿着这条路去走,我们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怎么确定这个正确的方向呢?首先可以先去整理一下《伤寒论》传播的路线,我们小鹅通之前为大家分享过《历史的天空》这个视频,依据钱超尘教授整理的《伤寒论》考据的内容,讨论的是,《伤寒论》的版本是怎么流传的,有哪些分支,大家通过学习这个之后,就可以找到康平本、康治本,尤其是康平本,这个方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通过历史,通过演变过程,通过它的传承,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方向。胡老虽然没看过康平本,但是他依然找到了一个出口,李老师又从胡老的体系出发,解读了康平本,形成了我们的讲稿。我们这个团队又为大家整理了胡老、李老师的《伤寒论》讲稿的合订本,这个是大家学习《伤寒论》入门的最快的一个捷径,前段时间我们微信群也给大家组织了讲稿班的学习,所以说你找到了一个方向,相当于你找到了一个捷径。我们除知道了这个《伤寒论》版本的流传之外, 还有李老师的体系是根植于胡老体系的,就是从胡老的“3243”演化成“3263”,然后走到这个表里半水血气阴阳寒热虚实。之所以说从“3243”变成“3263”,那就是在“4”这一栏里又加了阴阳,这个阴阳就是专门为附子而设置的,这个阴阳就是来判断需不需要用附子,需要用附子的就是阴,不需要用附子的那就是阳。这个“2”这个阴阳,是判断人体的整体趋势的,整体的趋势属阳,那就是阳,整体的趋势属阴,那才是阴。所以说到李老师体系以后,我们把这个“2”拿掉了,直接就是“363”了,就是表里半,阴阳寒热虚实,瘀血、宿食、水毒,瘀血 宿食 水毒 就变成了水血气了,这个宿食直接放到里证当中去了。所以说我们就遵循胡老的遗愿, 打破六经的藩篱,胡老说了六经皆可废,这在胡老的《辨证施治概论》这篇文章当中提到的。所以李老师就在胡老的体系指导下,再往前推进了一步,把六经废除,直接用表里半水血气阴阳寒热虚实,来认识方证,认识我们的这个经方体系,这是一个最快的捷径。什么叫捷径?什么叫弯路?弯路,其实我们基本上都走过了,为什么?因为弯路这条线人多啊,无论是科班出身也好,或者说买个教材自学也好,这条道上这样的人很多,看起来入门也很容易,门槛也没有什么,大家一块进去就完了,也没有什么要求,但是你进去之后,里边的弯弯绕就多了,什么五行啊,阴阳啊,甚至是《易经》等等,所以说你搞到最后可能去弄风水去了,弄五运六气去了,离经方的本意就越来越远了。那这个捷径呢,人少啊,像我们经常说的经方医学是寡众医学。人少,真正入门的人更少,因为他前边挡了一堵墙,你只有把这堵墙敲碎了,才能够快速的实现超车,那这堵墙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打破过去的认知,保持一个空杯的心态,放弃我们之前的阴阳五行的这些概念,五运六气的一些桎梏,你说这些我学了很多年了,没关系,先把它放下,看一看胡老的这个六经八纲三毒,看一看李老师的表里半、水血气、阴阳、寒热、虚实,有没有道理?有没有逻辑存在?用之去研究《伤寒论》的原文,是不是合理的?把这套体系用到临床上是不是有依据?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它是表证?哪些证据证明它是里证?如果说经过验证可以了,那好,就打破堵在门口的这块拦路虎,把他干掉,那就直接步入捷径了。当然了,诸位师兄师姐,既然能够收看到我们今天的视频。或者说能够加入到李老师的团队,就证明了我们快要把这堵墙拿掉了,或者说很多师兄都已经拿掉了,在这条捷径上阔步前行了,所以说我们大家要快速的破除这个障碍,破除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阅读胡老的伤寒论讲稿,还有李老师的伤寒论讲稿,他们的核心文章,这个是最快的搬除障碍的法门,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去寻找这个合订本。

伤寒论讲稿合订本

¥138

小编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

有需要的师兄师姐添加下方二维码购买哦!

未完待续

作者:袁洪雷 

转写:张晓民 | 整理:王娇 | 编排:小橙子 ༊

喜讯

《经方医学》公众号现欲开辟经方专栏,诚招专栏作者,我们将为专栏作者提供五大福利:

·书写专业指导提升写作能力

·推介作者提升知名度

·如有读者咨询看诊第一时间推荐就诊

·稿酬基础上根据阅读次数转发次数再酌情给予奖励

·合适时推荐为经方医学讲师

第一批入驻专栏作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