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伤寒论》第307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病本来就是一个阴寒下利病,如果出现格拒,常伴有吐逆或下利出现;其人有表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属附子汤证,本篇第305条讲: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如果阳虚水泛,即是真武汤证,本篇第316条讲: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这其中腹痛,下利,或咳,或小便不利,四肢沉重,都是从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转变而来的,本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也是二三日至四五日转变而来的,以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故。这其中的腹痛是阴寒下利引起的腹痛,而小便不利则是脾不运化,下利不止则是水谷不别,此中焦转气下趋也,《太阴病篇》第358条讲: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这里所谓的脓血:似脓非脓,似血非血,是胃肠道中的黏膜脱落引起的,而这里的下利不止则是久利导致的大肠平滑肌失去了收涩的能力了;禅家岩崔某,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在汉中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仍下利不止,其亲戚找我,我就是用本方加减给止住的。
这是一个脾不运化、导致水谷不别的少阴、阴寒下利证,桃花汤主之,桃花汤中的赤石脂是油性的红色高岭土,赤者红也,石者坚硬,脂者油脂也,看起来像油脂一样光滑而又泛红的高岭土,即是赤石脂;它与余禹粮一样、多在一些山石的夹层中,至不过余禹粮的颜色泛黄,余禹粮味甘性寒,善主热利,是以黄能入脾故;而赤石脂味甘性温,主寒利,以红者入心故,它们都有收涩,止泻、止血、敛疮生肌的作用。
《药性赋》讲:用生姜以发散,用干姜以暖中,桃花汤用干姜意在温中散寒,而糯(nuo)米则有很好的吸附性,可增加赤石脂的吸附力,以至于胃肠道的黏膜不至脱落,亦能养阴,敛阴。
桃花汤:赤石脂(甘温,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斤、干姜(辛热)一两、糯(nuo)米(甘平)一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此句话的意思是说:把筛过一半的赤石脂和干姜、糯米同煮,煮到米熟汤成的时候,去渣;在服的时候加一方匕没有煮过的赤石脂,与汤同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43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