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王三虎医话·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经典依据
2025
10-02

王三虎医话·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经典依据

      20多年前我提出“风邪入里成瘤说”时,尽管也引用了《灵枢·九针》“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但限于学识未到,犹嫌单薄。随着临床日久,感悟甚多。真应了“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那句话,《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题目不就是鲜明直接的证据吗。

      近日读《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才发现,这篇长篇大论,勾勒出了风邪入里成瘤的顺序、层次、症状、不同治法、脏腑传变、转移、病情加快加重的因素和预后判断等,从而使“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理论依据更加深厚实在。“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这是开章明义地提出疾病脏腑传变转移和预后是可以判断的。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这是风邪入里最初层次的临床表现和治法。

      “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这是五脏传变的临床表现、治法与不同预后。肺痺、肝痺与肺、肝肿瘤相当接近。疝瘕就更加直白了当。瘛,几乎是脑转移的外在表现了。值得一提的是,脾风之消瘅提示风邪与消渴也就是糖尿病的关系,这在《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风消”以及《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或从消渴”都有明示。也符合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的临床实际。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这是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变成重病,变成复杂病,是过度的情绪刺激,与现代医学认为重大生活事件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观点不谋而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