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脸上的包,就是肺里的毒!名家治疗痤疮的案例,每每读来,都受益匪浅
2025
10-02

脸上的包,就是肺里的毒!名家治疗痤疮的案例,每每读来,都受益匪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属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师,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治疗痤疮的案例。

一说起这个来,我忽然就想到咱老百姓常说的词儿: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对不对啊?它肯定有不合理的成分。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以貌取人似乎又颇有道理。

你看那脸上光溜溜、粉嫩嫩的人,让人一看上去,就觉得喜欢。为什么?因为人家的皮肤好,意味着身体的内环境好。身体健康,通过皮肤表现出来了。当这样一个身体健康,气血调和的人站在面前,咱怎么会不喜欢?

但是,一个人,如果满脸痤疮,满脸大包,我们一看上去就觉得不喜欢。为啥?这个人身体内环境不好,不够健康,体现在脸上了。

    我们出于对生命活力的向往,总是对这类人觉得排斥。

所以啊,以貌取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来吧,闲话少说,我们看下面这个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22岁,还是一个学生。

她什么问题呢?就是脸上长痤疮,反反复复十多年,未曾治愈。

刻诊,小姑娘脸上痤疮色红,有的还化脓,感觉疼,但是瘙痒感不重。痤疮什么时候严重呢?经期比较严重。同时,口干喜饮,舌红,苔浊厚微黄,脉象滑数。

接诊的医家是谁呢?医案记载,是国医大家王琦前辈。

了解到这些以后,王师提笔,书方如下:

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枇杷叶15克,芦根20克,桃仁10克,冬瓜子20克,薏苡仁30克,天花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连翘15克,马齿苋20克,牡丹皮10克,砂仁3克(后下)。

结果如何?这个方子,患者服用21剂以后,面部脓肿基本消退,局部疼痛感消失。可以说,效果十分显著。此案最初刊载于2012年的《中华中医药杂志》。

来吧,我们简单讨论一下。

前面说过,咱们皮肤上的问题,一般都是体内内环境异常的表现。

对这个女孩来说,她体内的异常,到底是什么呢?

为了知道答案,我们需要看舌脉。患者舌质红,苔浊厚,脉滑数。这说明什么?说明患者体内有湿热。脉滑苔厚浊,这是湿象。脉数舌质红,这是热像。

好了。湿热这个事儿,肯定是有了。接下来问题是,哪里的湿热呢?答案,在于肺胃。中医讲,肺主皮毛。足阳明胃经,走我们的头面。所以当面部生痤疮的时候,中医往往认为是肺胃有热,上蒸于面。

也就是说,医案里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肺热湿热,上蒸于面。

那好,我们就来清这个肺胃湿热。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枇杷叶15克,芦根20克,桃仁10克,冬瓜子20克,薏苡仁30克,天花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连翘15克,马齿苋20克,牡丹皮10克,砂仁3克(后下)。

这里面,桑白皮、黄芩入肺经,可以清肺热。枇杷叶、芦根,入胃经,清胃热。冬瓜子,排脓。薏苡仁清热利湿。肺胃湿热,由此消失大半。

由于患者口渴,所以用天花粉生津止渴。牡丹皮,用于清热凉血。白花蛇舌草、连翘和马齿苋,可以清热解毒。砂仁和胃,固护后天之本。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给你简单解析了一下。

总之,这是基于传统理论的一次有效实践,在中药的选择上,也颇为精当,有着很强的示范意义。所以,我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由此可见,我们的皮肤,永远都是一面镜子。要想让脸上光滑细腻,我们必须从内环境的改善入手。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反驳和怀疑的。

好,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