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与自身有关中医知识,请评论区请留言。现在高血压的病人很多,有的人刚发现,血压稍微有点高,认为降压药有副作用,吃了就得终生服药,血压高点有人没有什么症状,就不吃药;有的人即使服用了西药,但是血压仍然高;高血压的危害是长期的,会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肾病等,笔者从中医角度治疗高血压,治愈过初得高血压者,目前未复发;有的患者服用西药后,血压仍然高,并且还头痛,经过中药调理后,血压恢复正常,甚至有的患者停用西药后,血压仍然正常。笔者认为,在治疗高血压病时,必治肝风,肝风贯穿高血压病的整个病程,以平肝熄风、镇肝熄风为主,其他症状可加减。举一个案例,患者,女,42岁,发现高血压15天,头晕,失眠,不愿意服用西药,就诊时,血压156/98mmHg,舌质红,无苔,脉细。证属阴虚风动,给予天麻钩藤饮合生脉饮加味,方药:天麻12g、钩藤10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1h)、牡蛎30g(先煎1h)、珍珠母30g(先煎1h)、怀牛膝12g、杜仲12g、桑寄生12g、栀子12g、黄芩15g、夜交藤30g、茯神30g、益母草15g、绞股蓝15g、麦冬15g、五味子9g,6剂,水煎,饭后服用,一天三次,一次200ml。服用2小时后,血压下降,服用一周后,血压回复正常,建议患者继续服用2周巩固治疗,停药后血压未升高。方药分析:该患者属于阴虚生风,给予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加生脉饮滋阴安神,另加镇肝熄风安神药,合用滋阴治其本,平肝、镇肝治其标。方中天麻主入肝经,能平肝熄风,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可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风内动,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笔者在治疗高血压时均使用天麻,尤其是头晕的患者,有无高血压,均有很好的疗效。钩藤性凉,主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因肝风属阳,会化热,对肝风有热者尤为适宜,用量10g治疗头晕效果更佳。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药均为质重药,重则能镇,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发现,加入镇肝熄风药,降压效果非常明显,并且还有镇静安神的效果,睡眠充足,则阴津容易恢复,阴能含阳,则火不旺,也是降压的关键。牛膝一可引风下行(去引热下行之义),又能活血利水,血液通畅、水液减少则脉管压力减少,血压得降。杜仲、桑寄生补肝肾,肝肾同源,肾不足,则肾封藏功能失职,不能封藏肝风,可致血压增高,所以给予杜仲、桑寄生补肾藏风也是降压的关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直折上亢之肝阳;益母草合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首乌藤、茯神宁心安神,防肝病及心。绞股蓝益气健脾,防肝病传脾胃,能双向调节血压;麦冬滋阴除烦,五味子补肾安神,收敛阴津,助阴津恢复。全方合用平肝熄风、镇肝熄风、滋阴熄风、清热熄风、补肾藏风、安神宁风,在临床中使用效果明显。笔者在治疗高血压病时,有时也会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桑叶、罗布麻叶、银杏叶、荷叶、布渣叶等。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疗效,初得者能达到临床治愈,有一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停用西药后血压仍正常,有一部分患者服用西药降压不理想,有头晕、头痛症状,服用中药后,血压能降到理想值,如果是西药引起的头晕、头痛,可以调换降压药。如果是重度高血压请及时就医。高血压也有其他证型比如痰浊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等,需要辨证论治。在治疗高血压病时,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21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