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头痛、胸痛、腰痛、腿痛、身痛,5个中成药辩证参考!
2025
10-01

头痛、胸痛、腰痛、腿痛、身痛,5个中成药辩证参考!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疼痛多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相关。血府逐瘀丸虽为活血化瘀止痛的常用药,但临床中需根据疼痛性质、伴随症状辨证选药。

以下五种中成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针对不同证型的疼痛疗效确切,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1. 元胡止痛片:气滞血瘀疼痛首选

由延胡索(醋制)和白芷组成,核心功效为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疼痛,尤其对头痛(刺痛固定不移)、胃痛(胀痛连胁)、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经色紫暗有块)效果显著。

作为医保甲类OTC药物,其服用方便,一次4-6片,一日3次。

需注意虚证疼痛(如经期小腹隐痛喜按)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及情绪激动,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草乌甲素片:寒湿痹痛强效药

主要成分为草乌甲素,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寒湿阻滞所致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疼痛。

作为处方药(国药准字H20057421),其止痛起效快,但需严格控制剂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

禁忌人群包括心脏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心慌、唇舌发麻等反应,出现时可服用蜂蜜缓解,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3. 参芍片:气虚血瘀胸痛专方

由人参茎叶皂苷和白芍组成,能益气活血、宣痹止痛。针对气虚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心悸气短等症状,尤其适合冠心病心绞痛恢复期患者。

作为医保乙类OTC药物,一次4片,一日2次,宜饭后服用。

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妇女经期及孕妇慎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当归拈痛丸:湿热痹痛常用药

含羌活、防风、当归、茵陈等15味中药,功效为清热利湿、祛风止痛。适用于湿热闭阻引起的痹病,典型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足胫红肿、小便黄赤,也可用于疮疡肿痛。

作为医保乙类处方药,一次9克,一日2次。

需注意风寒湿痹者(关节冷痛、遇寒加重)慎用,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5. 新癀片:热毒瘀血肿痛克星

中西药复方制剂,含肿节风、三七、吲哚美辛等成分,兼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适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牙龈红肿)、痹痛(红肿热痛)、胁痛及无名肿毒。

既可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也可外用(冷开水调敷)。

需警惕其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溃疡、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心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疼痛治疗需辨证分型,不可盲目用药。上述药物虽疗效确切,但均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建议出现疼痛时先明确病因,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证候选择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同时配合作息调整、适当运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疼痛状况。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