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意守丹田
马王堆导引术
气功降压功
气功疗法的特点是以自我调理为主的整体疗法。它把人体内部看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用“形神合一”的观点来认识生命活动。
同时,又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气功疗法即是通过自我调理,最大限度地使机体内部形与神达到完美的统一,机体与环境达到最大的适应。这样通过长期的气功锻炼,使人体内的精气内聚,真气运行,阴平阳秘,经络畅通,以达到无病强身,有病祛病的作用。
气功意守丹田
就是通常所说的“守窍”,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和调节心息的有效方法。
丹田的位置,古籍记载和私人传说不一,根据道书<性命圭旨>记载,丹田位置是:脐轮之后,肾堂之前,黄庭(胃)之下,关元之上(关元俞穴在脊柱十七椎下,去脊中旁开一寸五分),脐下三寸日丹田。
又据<黄庭经>记载:丹田位置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后有幽阙(肾)前有命门(脐亦叫前命门)实在脐下内部一寸三分处。
又据道书载丹田的中心在冲脉(八脉之一,上起头顶百会穴,下达会阴道)与带脉(亦八脉之一,腰一周之脉)交叉点,形如田字,为修炼内丹之地,故名丹田。此处为男子之精室,女子的胞宫所在,也是气海的地方,故古书有云:“丹田是气海,能销吞百病”。所以“意守丹田”为气功中最重要原则。
因为注视这地方,在治疗中可以导引思想集中,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且可以调整呼吸,固精健肾,增强内脏的活动,脑坚、肾健、气足才可以祛除百病。
意守丹田主要在于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地去实现“内三合和形松意紧”的地步。
练功时,要集中注意力内观气在体内上下运行。
力求作到: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情恬淡、一无所欲的地步,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初练气功者尤其要认真注意锻炼。
否则,就不能达到把呼吸调柔入细引短令长的地步,要想收到强身却病的效果,那就很难有指望了。
所以意守丹田,就是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
而调心必须与“调息”互相结合,同时配合锻炼,才能收效。
故气功家有云:“治病须养气,养气须调息,调息须清心,清心须坚脑,脑坚则心平气和,气息发动无所不适.
初练习气功时,精神不易集中,必须慢慢地把心神安静下来,止心丹田,进行呼吸,这样才会渐渐步入“心血调融、“精神安稳”、“情抱愉悦”的境地,才能收到治病保健的效果。
安神定心的具体办法,首先采用“六妙法门”的第一法“数息”或采用默念字句法,字句随各人自行选择,数息或默念字句,到了相当纯熟时,心情自然归于宁静,神态也越发安稳。
然后一心一意随呼吸气息的出入,再把心弦长时间系在丹田(又称下丹田,有人谓会阴道为下丹田,本书采脐下为下丹田)、或守上丹田玄关处(两眉齐平中间)、妇女则以守中丹田心房为宜,这样就能排除一切思虑,使静的调心伏息和动的调整气息两相结合,就起着治百病强心身的效能。
诱导性气功
气功是治病强身的有效武器,锻炼方法并不复杂,但要熟练并掌握要领,达到松、静等基本要求,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实践证明,诱导性气功可缩短练功者掌握气功方法的学习时间,能使练功者尽快做到放松和入静。
诱导性气功原理和方法:
诱导性气功是诱导结合气功的过程。
古代练功者强调练功者主动的自我调整,主动地用意识来引导达到入静状态。因此,要求避免一切外界刺激。
我们认为对外界各种客观刺激因素要一分为二,练功时应当防止和排除剧烈的不良刺激,但温和的良性刺激,如前面关于默念词句一节中指出的,对练功者可起着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和安抚精神的积极作用。
我们曾采用下列几种方式进行诱导,临床应用均显示较好的作用:
(1)语言诱导配合音乐:
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诱导词句对神经系统和精神情绪方面起着有益的调整作用,不但帮助练功入静,而且能提高功效。诱导词句,配上音乐,在练功时播放,优美打情的柔和曲调,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舒适感觉,诱导入静。
(2)生物反馈结合气功锻炼:
我们参照生物反馈原理,结合气功锻炼要领研制成功BDS-1型皮肤电位生物反馈仪。气功锻炼时根据练功情况反馈仪发出相应音响信号使练功者心中有数,起着积极的“导引”作用,练功者普遍反映易于进入松静状态,加快了学习进度和提高了练功效果。
(3)采用丹田透热、涌泉离子透入和信息治疗仪等方法都显示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诱导词应根据练功基本要领结合不同病情特点设计按排,从意识、呼吸、姿势三方面进行诱导要由浅入深,简明易懂,通俗易接受。
高血压降压功
气功通过自我锻炼,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精、气、神,使正气充沛,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气功锻炼能够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使交感神经反应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从而改变机体异常反应性,促进降压。
气功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张力减低,从而起降压效应。气功强调放松身心、意念集中,通过呼吸和意念引导,达到放松状态,有助于降低血压。
气功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血管紧张程度缓解,从而降低血压。气功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结合生活规律、饮食调理和合理用药,效果更佳。
按松静功站式姿势(脚与肩同宽,屈膝,落胯,收腹提肛,松腰虚腋,含胸拔背,垂肩坠肘,松腕,悬顶,勾肥,舌上抵,目平视轻闭合)站好,安静3分钟。
1、作中丹田开合。
双掌从体侧向中合拢按于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作3个长嘘吸,要深细长匀,双手背相对向外分开二尺许,再反转掌心相对,合回至丹田处,作3个回合。
2、作第一段 蹲降。
双手指尖向下,手心向里,顺胸前外方提至印堂穴处,变为中指相接,贴头部摩至百会穴,右手内劳宫穴对准左手外劳宫穴,重叠按在百会穴上(女同志左手在上),轻微缓慢按摩,正9转、反9转,再3按、3嘘吸,双掌经前额移至印堂穴,两手中指相接,掌心向下,手掌平放,徐徐降至膻中穴时,边嘘气边下蹲,手下降至丹田穴时,变为手背相对,指尖指地下两脚间处,思维想着这个地下点,手降至膝盖时,把气呼出,暂不起立,吸气后稍快站起,手仍为下垂式,作3次蹲降动作。
3、再作3次中丹田开合。
4、作第二段蹲降。
与第一段蹲降不同处是:双手上提至人中穴时,平掌、手心向下,徐徐蹲降嘘气,当手降至膝部阴陵泉穴处,呼完气,再吸气,起立,做3次。
5、再作3次中丹田开合。
6、作第三段蹲降,所不同者是:
双手提至膻中穴时,平掌蹲降嘘气,双手指地,当手降到膝部时,呼完气,稍停,再吸气,起立,做3次。
7、收功
再作3次中丹田开合,双手在丹田穴稳一会后,先收手后收脚。
注意事项:
本功法应在安静条件下做,不要在过饱、过饥或疲劳时练。
每次做20分钟左右,按病情每天做1~3次。
坚持常练,效果显著。
但如做得过多可能造成血压过低而致头晕、恶心、无力,这时可将掌心翻转向上作升式,血压即可回升。
特别提醒,中国传统气功只是辅助功夫,因为每个人的状态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武术气功只是帮助提升身体的健康,如果有任何不知不适,还有疾病,最好要到正规医院就医,本功法只是参考,不能代表治疗,希望爱好中国传统武术的武者知晓。切记!
马家气功贯气法,补肝,脾,肺,肾气法气功修炼任督二脉打通,强肾壮阳按摩功,回春功古法气功降血压,养神动静功与安眠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81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