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桂儿脐贴,可用于小孩和成人的晕车晕船。
2、产地西宁的大黄比产地四川的大黄泻下的作用要强。
3、陈久的麻黄发汗的效果差,野地新鲜的麻黄发汗效果更佳。
4、牛黄解毒丸,冷水融化,外涂。可治肛裂,痔疮,湿疮,丹毒,疖肿等疾病。
5、刘渡舟治疗湿热痹痛最喜欢应用木防己汤加减;对身体疼痛而兼见柴胡证的病例,常投柴胡桂枝汤;对于生殖系统疾病,如男科阳痿、不育,女科月经不调、不孕,常从肝经气机着眼,如果诊得肝气郁滞,多用四逆散疏泄肝气。刘师常用四逆散合龙胆泻肝汤治疗阳痿。
6、湿热痹证也分虚实,虚证湿热,在《医宗金鉴》称为“虚湿热”,用当归拈痛汤治之;实证湿热,《医宗金鉴》称之为“实湿热”,用加味苍柏散治之。
7、肢体麻木的主要机制是肢体皮肤肌肉气血供应不足。
8、柴胡剂的靶点部位不仅有胸胁,还有小腹。
9、五苓散与猪苓汤都有利尿功能,五苓散用桂枝,桂枝辛温化气行水,主要适应证是寒水,猪苓汤用芍药,芍药酸寒育阴利水,主要适应证是热水。
10、黄芪桂枝五物汤送服大黄蛰虫丸,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缺血而致的左右上肢麻木不仁。
11、中医临床无镇痛药,皆是通过行气、活血、开窍、搜风、祛湿、化寒实现这一作用。王猛英投楝实、薤白、九节菖蒲;陈梦白头丁香、五灵脂;张锡纯投乳香、没药、参三七。
12、常吃阿胶适于贫血,每次10克,开水化服,日食三次,2-3个月均得改观;妇女月经量多,或周期紊乱超前延后、时间无定,坚持内服,也易见效果;脑力劳动者,劳脑过度、记忆下降、失眠多梦,取阿胶20克,晚上睡前用开水烊化饮之,效果显著。
13、凡老年人前列腺肥大,服用金匮肾气丸,有改善作用,常服收效更佳。
14、抵挡汤可治淤血型健忘,年富力强者健忘即为病态,《伤寒论》指出:必有蓄血,即血液淤结、影响循环,不可盲补,应活血通络、化解停留的淤血。
15、产后腹痛,用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16、在山东沂蒙地区,民间每逢外感风寒,常用生姜10片,大枣10枚,煮水,加红糖20克,温热服后,蒙头、盖被取汗,易于解表而愈。
17、《伤寒论》投药规律,口渴加人参,项强加葛根,心悸加茯苓,胸闷去白芍,呕吐去白术。哮喘加杏仁、厚朴、麻黄,咳嗽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结合《金匮要略》扩大应用范畴:项强无汗加葛根,有汗加瓜蒌根(天花粉),热哮没有烦躁亦用石膏,咳嗽则加紫菀、泽漆、款冬花。
18、门派秘传:
学习《伤寒论》要注意十八须知:
一是伤寒服麻黄汤发汗,不啜热粥以助药力;
二是吃麻黄汤表邪没有全解、改用桂枝汤温覆取汗;
三是白虎汤证高烧口渴,加党参养阴生津;
四是阴盛阳衰投四逆汤,用生附子:
五是汗出而、体温不高,开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六是腹痛用白芍,放在桂枝汤内;
七是外感咳嗽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要有麻黄;
八是通大便燥结开元明粉,须和大黄同用:
九是投石膏应当布包,防止沉满锅底影响起沸,他药难得溶解;
十是桂枝降气逆上冲,由15 克开始,少则无力;
十一是茵陈蒿治黄疸,配合山栀子、黄柏、大黄,方见良效;
十二是柴胡不与石膏、附子为伍,转向阳明、少阴、太阴,不利和解少阳;
十三是祛痰饮主以茯苓,一般不用猪苓、泽泻利水;
十四是葱白通阳,虽和附子组方亦不能回阳;人尿、猪胆汁疗阴盛格阳,量多反会损阳;
十五是生姜、甘草、半夏泻心汤用党参滋养益气,制约干姜、黄连燥性伤阴;
十六是升麻清热解毒,不用其升提下陷;
十七是麻黄同龙骨、牡蛎一开一阖,不宜合用;
十八是活血药均有桃仁、大黄。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71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