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前胡止嗽汤
2025
09-18

前胡止嗽汤

【来源】《杏林集叶》郭永来

【组成】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5~10g,甘草5~10g,枇杷叶5~10g,白前5~10g,紫菀10~15g,陈皮5~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以上为成人量,小儿患者应按年龄或体重计算用量。因此方药味不苦,故尤宜于小儿患者。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辘辘,听诊双肺啰音长久不消,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二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加减】感冒初起,杏仁可不用,用甜杏仁是防止儿童因味苦而拒服;全瓜蒌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午后低烧不退,可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贝母价贵,也可不用,成人不怕苦者,不必去百部。如咳嗽兼喘者(喘不甚重者宜,重则非本方所治),以麻黄易荆芥。

按语:郭老云“前胡止嗽汤辩证很简单,请记住三句话: 外感咳嗽(不是内伤) ,有痰(不是干咳),不喘(有喘要先治喘,轻者可配合其它方药,重者须另选处方),能记住这三句话,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而对于外感后肺气壅滞,遗留干咳日久,前有宋老大青十神汤治疗干咳嗽的论述,临证基本无碍。

“此方乃郭永来老中医一生得意之方,大有刘草窗一生由痛泻要方而名之比。自从得到郭医之方,验之临床,确无虚言,真有相见恨晚之憾!我屡用屡验,疗效百分之百,稍为作一加减即可,现已成我手中王牌专方,病例无数故尔不在例举,医者尽管放心大胆使用,一样会成为手中王牌。说明一点,对于早期外惑风寒咳嗽,内兼痰饮者小青龙汤还是首选,这一点请医者注意”。(《杏林薪传》王幸福按)

参考:如果说止嗽散是程钟龄的经验结晶,那么前胡止嗽汤可算是我(郭永来)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方中的精品。此方不但能治疗感冒初起的咳嗽,而且适用于迁延性咳嗽。什么是迁延性咳嗽呢?它是由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因为起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又延误了治疗,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咳嗽,所以我把它叫做迁延性咳嗽。

古人论咳嗽说: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叫嗽。临床中这两种咳嗽均很常见,究其原因,大概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感邪病因不同而然。因此,其治疗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由于“前胡止嗽汤”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有痰的咳嗽”。

前胡止嗽汤是我在止嗽散、疏邪利金汤、肺炎清解汤三个处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全方甘凉清热,化痰止咳,方中除荆芥一味外,均为止咳平喘、清化痰涎之要药,历代医家屡用不爽,今汇集于一方,正所谓集中优势兵力,自无不胜之理。

此方总结我数十年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只要辨证正确,可以称得上百治百验。因为药味不苦,故尤适用于小儿患者,往往连糖浆都不能喝的小孩,照样能喝下去。一般2-6剂左右即愈,真可谓其妙无比,故敢笔之于此,以告同道。《杏林集叶》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仅供学习交流,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