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大夫。很多人感觉自己血虚——比如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慌乏力、月经量少,就赶紧去找补血方子,最常用的就是四物汤。但有些人连喝好几周,不仅症状没改善,反而出现上火、腹胀、胃口变差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医看来,血虚时间长了,往往不能只盯着“补血”本身,还要考虑是否与“肝”有关,很多时候问题出在“肝不调”上。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医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血虚虽表现为血的不足,但其生成、运行和功能发挥与多个脏腑相关,尤其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为藏血之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同时又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这意味着肝不仅是一个“血库”,还是调度气血运行的“总指挥”。
长期血虚会导致肝血不足,肝体失养,其疏泄功能也会失常。气机一旦郁滞,就会形成“血虚兼肝郁”的复杂局面。此时如果一味滋补,补进去的阴血不仅难以输布到全身,还容易郁而化热,或结成瘀血,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这就好比一个漏水且管道堵塞的水池,只顾着往里加水,却不修漏洞、不通管道,水既存不住,也流不到需要的地方去。
这类患者除了血虚的一般表现外,往往还伴有肝气不舒的症状,例如:胸闷喜欢叹气,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两胁(身体两侧)隐隐作痛,咽喉有异物感,女性可见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等。其舌象常见舌质偏红而少津,苔少或薄黄,脉象多细弦或弦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因此,对于长期血虚又伴有肝气不舒的人,治疗不能单纯壅补,而是要采取“滋养肝阴+养血柔肝+疏达肝气”的综合思路。此时,有一个方子比单纯用四物汤更合适,那就是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琇《柳州医话》的一贯煎。
一贯煎的组成颇具巧思,体现了“滋水涵木”、“疏调并用”的治法:
生地黄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药,重在填补阴血基础;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当归 养血活血,是补血调经的要药;
北沙参、麦冬 滋养肺胃之阴,寓“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意,通过补益脾胃肺阴来助肝阴生长;
川楝子(常用制川楝子)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性味苦寒,能疏肝理气、清泻肝经郁热,让整个方子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解决了单纯补血可能致气机壅滞的问题。
全方共同起到滋阴养血、疏肝理气的综合作用,特别适合那种“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兼有气郁”的体质,现代也常用于慢性肝炎、胃溃疡、神经官能症、月经病等属上述证型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需要强调的是,一贯煎主要适用于阴虚血亏、肝气不舒者。如果是湿浊内停(表现为舌苔厚腻、脘腹胀闷、大便粘滞)或脾胃虚寒(表现为畏寒喜暖、腹部冷痛、大便稀溏)的人,则不宜使用,以免滋阴助湿或寒凉伤中。孕妇也需慎用。
总结来说,遇到血虚问题,不能一见虚就盲目进补。一定要先判断是否存在肝气不舒或阴虚的情况。只有肝气调达、气血通畅,补进去的血才能真正被吸收、输布和利用,从而达到理想的调理效果。一贯煎这张方子,正是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和“整体调节”的智慧,通过养血与疏肝的巧妙结合,让补血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5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