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人本不会阳痿,真出现了,先看看是不是肝脾出了岔子
2025
08-31

人本不会阳痿,真出现了,先看看是不是肝脾出了岔子

人在身体机能正常时,是不会出现阳痿的。要是真的出现勃起无力、硬度不够,甚至没法完成同房的情况,多半不是 “肾” 先出了问题,而是肝脾先失调了。这个说法看似和 “阳痿补肾” 的常识不一样,但从中医理论来看,其实很有道理。中医里,男性下焦的宗筋要想正常 “工作”,得靠两个核心条件支撑:一是肝气疏泄顺畅—— 肝主筋,宗筋是全身筋脉汇聚的地方,就像一束需要气血滋养的 “藤蔓”,肝气得像 “风” 一样,推动气血顺畅灌注到下焦,藤蔓才能饱满有劲儿;二是脾胃运化有力——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的饭、喝的水,要靠脾胃 “加工” 成气血,宗筋有了气血这个 “养分”,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实现勃起,这就像庄稼得有肥料才能生长一样。更关键的是,肝和脾之间还存在 “木土相依” 的关系: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能疏泄脾胃气机,帮着脾胃更好地运化;反过来,脾胃能生成气血滋养肝,让肝气不轻易郁结。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宗筋就会直接受影响:要么是肝失疏泄—— 比如长期加班、压力大,或是总爱生闷气,肝气就像被堵住的水流,气血送不到宗筋,宗筋 “空有需求却没养分”,自然勃起无力;要么是脾失健运—— 比如常年应酬喝酒、吃油腻,或是节食减肥伤了脾胃,脾胃造不出足够的气血,宗筋长期 “饿肚子”,就算肝气想推,也没气血可送,照样会阳痿。所以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一觉得自己阳痿,就认定是 “肾虚”,跟风吃鹿茸、海马,或是囤六味地黄丸,结果越补越胀、口干上火,有的还会大便稀溏;可换成疏肝健脾的思路后,比如用点疏肝的药通通气,加些健脾的药补补气血,反而会觉得下体气血通畅了,勃起也慢慢有了改善。这就说明,他们的问题根本不在肾,而是肝脾失调拖了后腿。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 “阳痿就得补肾”,反而走进了误区:吃太多熟地、枸杞这类滋腻的补肾药,本来脾胃就弱,吃了更难消化,反而把气血堵得更厉害;或是滥用淫羊藿、巴戟天这类烈性补阳药,耗得肝气更郁,还伤了脾胃的津液,结果阳痿没好,又添了烦躁、失眠的毛病。其实判断自己是不是肝脾失调导致的阳痿,有两个简单的方法:看肝气顺不顺 —— 最近是不是总焦虑、压力大,遇事爱钻牛角尖,甚至觉得两侧胁肋胀得慌,情绪一差,勃起问题就更明显;看脾胃好不好 —— 吃点油腻就没胃口、腹胀,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或是吃得多却没力气,同房后更觉得累得慌。要是这两点中了,就算把补肾药当饭吃,宗筋还是 “缺动力、缺养分”,阳痿也不会好转。之前我接诊过一位 38 岁的企业中层老周,他阳痿快 8 个月了,一开始自己买了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吃,吃了三个多月没效果,反而觉得肚子胀、吃不下饭,连带着情绪也越来越差。来就诊时他说,最近一年公司竞争激烈,天天加班到晚上 11 点,还总因为业绩焦虑得睡不着,平时陪客户吃的都是重油重辣的火锅、烧烤,最近连吃点凉水果都会拉肚子。我看他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弦细,结合症状辨证就是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长期压力把肝气憋住了,油腻饮食和熬夜又伤了脾胃,气血造不出来也送不过去,宗筋自然没力气勃起。当时没给他开任何补肾药,而是开了疏肝健脾的方子:郁金、炒白术、党参、茯苓、当归、山药、莲子、炙甘草。郁金比香附更偏活血,适合他这种有点气血瘀滞的情况;炒白术比生白术健脾祛湿的力气更强,贴合他大便粘、吃凉腹泻的症状。他按方吃了两周,复诊时说腹胀减轻了,晚上能睡着觉了,偶尔有勃起的感觉时,也比之前硬了些;接着我把郁金减量,加了少量菟丝子温和补肾(避免直接补肾伤脾胃),又吃了一个月。第三次来的时候,他笑着说阳痿基本好了,现在不用靠药也能正常同房,连之前的焦虑感都轻了不少,再也不用偷偷躲着吃补肾药了。中医调理阳痿,讲究的是 “找病根”,不是 “套公式”。肝气郁结的人,要先疏肝再活血;脾胃虚弱的人,要先健脾再补气血。千万别盲目跟风吃补肾药,用错了不仅伤肝脾,还会让阳痿更难调理。如果大家有类似的困惑,不妨先看看自己的肝脾是不是出了问题,找对根源,才能真正改善勃起问题。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