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说中医里的“气”很重要,那它到底在身体里干些啥活呢?
简单来说,它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能量卫士”、“固定胶水”和“营养快递员”,有好几份重要工作呢!
中医认为,气有个超级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身体不被外界的“坏东西”(比如病毒、寒气这些“邪气”)入侵。
它像一层看不见的防护罩,守在皮肤表面(肌表)。要是真有“坏东西”钻进来比较深,甚至伤到骨头,身体里的“正气”(就是好的气)会立刻跑到出事的地方去“救火”,想办法把入侵者赶跑或者消灭掉。
所以,如果你身体壮实、气很足,生病时反应可能比较激烈(比如发烧、发炎),这反而说明你身体的“防御部队”(气)正在积极战斗呢!
气还有个本事,就是像强力胶一样,把我们的内脏器官固定在它们该待的位置上,不让它们乱跑。
如果一个人气虚了,这股“固定”的力量不够了,就可能出现“中气下陷”。这名字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气兜不住内脏了。
结果像胃、子宫、肾这些器官可能会往下掉(下垂),甚至出现脱肛(直肠掉出来一部分)。所以气也是维持身体内部“秩序”的关键。
气还能负责“送快递”——运送营养!这个任务主要是由食物里的精华(叫“营气”)来承担的。
营气就像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上好营养物质,它混在血液里,随着血液流遍全身,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送去养料。
所以身体能正常运转,离不开营气这个勤劳的“营养快递员”。
元气(也叫真气、原气)是身体里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像一块“生命电池”。它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先天),藏在肾里。
但光有先天不够,还得靠后天的食物营养不断给它充电。元气通过一个叫“三焦”的通道到达全身。
它就像是身体的“发动机”,给所有的内脏器官提供动力,让它们正常工作。
元气越充足,身体就越强壮,不容易生病;要是元气不足(比如天生弱或大病伤了元气),身体就虚弱,容易出问题。
宗气是我们吸进去的空气(清气)和食物营养(谷气)在肺里混合形成的。它主要聚集在胸口。
宗气就像两个引擎:一个帮肺呼吸(管呼吸的强弱和声音大小),一个帮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管血液循环)。
所以,呼吸顺不顺、心跳有劲没劲、血液流得畅不畅,都跟宗气足不足有关系。如果宗气不足,血液流动就可能变慢甚至堵塞。
营气和卫气都来源于我们吃的食物精华(水谷精微)。
就是前面比喻说的“营养快递员”,它性质比较柔和精纯,乖乖地在血管里流动,是血液的重要成分,专门负责给身体各处输送营养。
卫气的工作就不同了,更像是身体表面的“巡逻保安”。它主要在血管外面活动,在皮肤、肌肉之间巡逻。
卫气它的根基在肾(肾里的阳气生出它),所以有“卫出下焦”的说法。
要靠食物营养来滋养(“滋养于中焦”);能在全身体表“站岗放哨”,靠的是肺气把它输布开来(“开发于上焦”或“卫出上焦”)。
卫气负责温煦皮肤、抵抗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保卫体表安全。
气在身体里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在运动,有四个基本方向:升、降、出、入。这套“交通规则”体现在所有内脏的工作和身体各种物质(像血液、津液、食物)的流动变化中。
比如,呼吸时气有进有出(出入),消化时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升降),气血在全身循环流动等等。气的这种顺畅运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4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