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汗多——五味子、黄芪、浮小麦
2.气血虚——黄芪、当归、党参
3.湿气重——茯苓、白术、黄芪
4.面色暗——香附、当归、玫瑰
5.眼疲劳——决明子、菊花、枸杞
6.咽喉痛——胖大海、金银花、薄荷
7.腰腿痛——杜仲、威灵仙、牛膝
8.便溏泻——莲子、山药、芡实
9.肺燥咳——川贝、桑叶、竹沥液
10.失眠症——夜交藤、酸枣仁、百合
11.尿酸高——玉米须、蒲公英、车前子
12.血脂稠——丹参、山楂、荷叶
13.血管堵——丹参、田七、银杏叶
14.血压低——黄芪、人参、熟地
15.心悸闷——大枣、麦冬、太子参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47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