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多与“肺脾虚寒”密切相关。 “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卫外不固,易受风寒侵袭; 脾虚则水湿不化,聚而为痰湿,上犯鼻窍。 敷脐疗法(神阙穴)因脐部皮薄、血管丰富,药物易渗透吸收,温通经络、调理脏腑,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鼻炎患儿日常调养。一、小儿暖敷贴 肉桂、丁香、藿香(1:1:1比例)。 每味药1-2克(总3-6克),研磨成细粉备用(儿童用量宜小,避免刺激)。 取药粉3-6克,用温姜汁(或温水+少量蜂蜜)调和成稠糊状(避免过稀流失)。 取适量药糊填入脐中(神阙穴),轻压平整,覆盖纱布,再用医用胶布固定(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致敏)。 2岁以上患儿每次4-6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 冬季延长至6-8小时,夏季缩短以防出汗脱落。 皮肤敏感者先小范围试用,如果发红瘙痒立即停用;敷贴前后清洁脐部,避免感染。清涕量多: 加干姜粉0.5-1克(增强温阳化饮之力);喷嚏频作: 加细辛0.3-0.5克(通鼻窍,散寒止嚏);脾虚明显(纳差、便溏): 加炒白术1克(健脾燥湿)。属于肺脾虚寒证。 遇冷(吹空调、秋冬)鼻炎发作或加重;流清涕如水,量多不止;喷嚏频作;神疲乏力,面色偏白,手足欠温;舌淡胖、苔白腻,脉弱。治疗疾病:过敏性鼻炎(鼻鼽)缓解期: 减少冷空气、尘螨等刺激引发的反复发作;慢性单纯性鼻炎: 改善鼻黏膜水肿、清涕不止;反复感冒后鼻塞、流涕: 调理肺脾阳气,增强卫外功能。二、花椒敷脐贴 花椒0.5-1克,艾绒0.5-1克,桂圆肉0.5克(总约1.5-2.5克)。 花椒碾碎,艾绒搓成细粉,桂圆肉捣烂; 混合后加少量温水或枣泥(更黏附)调成饼状; 贴于脐中,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3岁以上患儿每次6-8小时,每周2-3次(因方中艾绒、花椒温性较强,不能过频)。寒痰较重(喉间有痰、鼻鼾): 加白芥子0.3克(温化寒痰);肾阳不足(夜尿多、发育偏慢): 加益智仁0.5克(温肾缩泉)。属于脾肾阳虚、寒凝鼻窍(更侧重温肾)。 除肺脾虚寒症状外,伴畏寒肢冷更明显(尤其下肢)、夜尿频多、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治疗疾病: 顽固性过敏性鼻炎(遇寒即发,常规调理效果不佳); 腺样体肥大(属虚寒型,伴打鼾、张口呼吸); 反复呼吸道感染后遗留的鼻黏膜苍白、分泌物清稀。 严格按说明(小儿暖敷贴≥2岁,花椒贴≥3岁),婴幼儿皮肤薄嫩易过敏; 不适合实热证(鼻涕黄稠、口臭、舌红苔黄)、阴虚火旺(手足心热、盗汗);皮肤破损、湿疹处忌贴;配合调理: 敷脐仅为辅助,结合饮食(忌生冷)、运动(适度出汗)、避免过敏原(尘螨、花粉);疗程: 连续用2-4周观察效果,缓解后间歇用(如每周1-2次)巩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6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