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什么病需要冬病夏治
2025
08-19

什么病需要冬病夏治

什么病需要冬病夏治?笔记精髓 如月整理于2025.8.17

🌹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如果烦躁,有热,加石膏。此为纯阳至刚之药,麻桂芍甘清除外感,姜辛味夏去除里饮。细辛能把末梢的气管,血管全部展开。辛温发散,做事细致,病邪无处藏身。干姜温中散寒,热白入肺。生姜色黄,健运脾胃。一吃凉的就拉稀用生姜。生姜烘干就是干姜。五味子有辛散之性,止汗,收敛肺气。用时装袋捣碎。一咳嗽就一头汗的用它。内蒙产的北五味子品质好。半夏去痰。姜辛味夏除痰饮,去寒性水湿。

🌹天冷时,一入秋就容易喘,夏天不能进地下车库,否则就会喘的。晚上,阴冷之地,冬天加重,属于阴寒之证。有人哮喘好几年了,有点儿烦躁,用小青龙汤加石膏好了。后在地下车库擦车,犯病了,抓紧时间喷药。后来发现活动能出汗,只剩下肺寒了,用甘草干姜汤巩固了一段时间好了。不需要排长队去做三伏贴,基本上没啥用。跟保健品差不多。

🌹五十肩,突然落枕了,葛根汤加白术。如果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颈项强急,无汗,葛根汤。如果还流清鼻涕,严重的加吴茱萸。不严重的加白术或苍术。白术生用不仅去水毒,还治头晕。当有慢性病时,突然来了个急性病,先治急性的,新的病,再治慢性病。往往急性病治好了,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比如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还有寒喘,用完热药骨关节也能舒服。肺腧穴能把寒湿拔出一部分。如果通过贴膏药解决骨关节问题,会出问题。应该用方药把寒湿从里往外推出来。伤寒金匮上说不要用热药针对骨关节病,包括烤电,都是把寒湿往里压了,会挤到关节腔里,更难拔出来了。要用甘草附子汤,肾四味,桂枝汤加白术茯苓附子这些内服方药去寒湿。寒湿,外邪在表,用错药会把病邪踹到里边去,关节会出现积液,膝骨关节变形,成鹤膝风了。这是误治治出来的病。

🌹三伏贴不能贴膝关节等各关节,要贴就贴肺腧穴。可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艾草的热力是往里走再蒸腾起来,身体也是这样。弄点儿什么东西敷上,再用保鲜膜包上,这是错误的。因为会导致出汗过多,伤害身体。汗出虚了,毛孔张开,免疫力下降,怕风吹,会导致习惯性出汗。用来复汤马上止汗,停药马上又开始异常出汗。

🌹骨关节寒性问题,桂枝汤加白术茯苓附子。肩颈,后背,腰椎不舒服,葛根汤加白术附子。肺寒,甘草干姜汤。哮喘了,小青龙汤,烦躁加石膏。血脉有寒,一冷就头晕,血压不稳,寒性体质,四物汤合并肾四味加川芎郁金。热性体质,桂枝茯苓丸合并肾四味加川芎郁金。夏天血脂呈现出液态,代谢脂质,水毒,便毒的速度快。

🌹每天适当走路或慢跑5000-10000步就够了。年龄大的,疏于锻炼的,刚开始锻炼,每天三五千步就可以了。运动后做做拉伸运动,防止小腿肚子太壮。锻炼完回家不开风扇,不开空调,把门窗打开,喝点儿热茶,再让汗出透。把汗擦擦或冲个热水澡,否则汗在身上不擦会往里渗透,成为湿疹。这是老师姐夫的做法,值得推广。锻炼也要有节制,不要成瘾。很多健美,健身教练不长寿甚至夭折,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挑战极限,不需要。

🌹年轻人早上起来脸上油油的,应该马上洗脸刷牙,这样会很清爽。否则先去干别的了,油会慢慢往里渗透,毛孔会变粗大。油是夜里排出来的毒,此时它是外张的,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毛孔堵塞,出现毛囊炎。年轻人脸上的青春痘有的就是这样形成的。熬夜,爱吃油炸食品,爱吃过于刺激的食物,爱剧烈运动,大量出汗,运动后大量快速喝水,都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颈动脉斑块,深层静脉血栓,脂肪肝,要善用小柴胡汤,四物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川芎郁金,这是门纯德老中医的用法。还要善用肾四味。肾功能下降有以下症状:夜尿频繁,容易尿失禁;腰容易酸软疼痛;感觉头蒙蒙的,因为肾主骨生髓;血液质量不保,尿里可能有潜血,蛋白,糖分,肾分不清了,把好的排出去了。增强肾功能也就是在增强肾阳,肾功能增强了,血液质量会焕然一新。

🌹老年人会常用肾四味,要用好一点儿的药材。枸杞要用中宁的,之前没找到好枸杞时会让糖尿病人用肉苁蓉代替枸杞。现在可以放心用了,因为中宁枸杞含多糖,不升血糖还能降糖,不明显而已。这四味药都能很好地保护肾脏。

🌹老人腰膝容易不舒服,怕凉,腰眼容易钻风,可以常吃肾四味。心脑血管不太好,贫血而血瘀的,脸上干巴巴的,喜欢喝热水,肾四味合并四物汤。脸涨红的,桂枝茯苓丸合并肾四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丹参,可清除脉管炎,心肌炎。本身怕冷的,丹参用10-15克,肾四味各用30克就不冷了。因为血液里有炎症,不用抗生素,用丹参就好了。一边活血化瘀,一边消炎。

🌹经方序列中常常寒热并用,比如三黄泻心汤加附子,就是附子泻心汤。附子热,三黄泻心汤凉。上热下寒全部打掉,寒热错综之体要用寒热错综之药。包括半夏泻心汤也是,既有黄芩黄连,又有党参白术干姜。

🌹心脑血管这块儿,夏天注意用以上这些药,到了冬天,斑块,动脉硬化,脑萎缩,淤堵造成的头痛头晕都会得到改善甚至消失。这些药夏天用10-15克就可以,冬天就要用到30克。

🌹甘草干姜汤夏天普通的流清鼻涕,肺寒咳嗽常用。可加肉桂,艾叶,附子,就是四逆汤。上火加蒲公英,金银花败火。年轻人哮喘不用三伏贴,用小青龙汤,烦躁,舌苔白而厚腻是有热,加石膏。如果舌苔发黄,是寒极化热,加一点儿大黄。舌诊不太准,是因为吃东西会染色,有人刷牙还刮舌苔,就更看不准了。

🌹老人夏天感冒,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看脉浮还是脉沉。都是淡欲寐,老想蜷缩着睡,吃不进去饭,觉睡不好,或者用四逆汤结合姜辛味夏。再吃吃肾四味巩固一下就不会喘了。

🌹很多人夏天容易拉稀,冬天肚子也容易难受。吃啥拉啥,完谷不化,只是嚼碎了,是脾胃虚寒。用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理中汤,理中丸,都可以吃。在家用汤剂,出门用丸剂。经常艾灸足三里,不容易拉稀,胃口会变好,不易感冒,冬天能平稳度过。

🌹夏天经常用艾叶30克,红花15克,黄连3克煮水泡脚,脚热起来能减轻心脏压力。如果脚是凉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心脏会有一过性疼痛。因为太凉了,再去检查,小冰碴已经溶解了。这种人心脏很容易突然停跳,心脏带不动了。

🌹艾绒50克,肉桂10-20克,花椒10克,打粉搓丸,晚上塞到肚脐里,贴上胶布,早上拿下来,很养人。加蜂蜜搓丸影响药效,会慢。这是南怀瑾先生的养生法。

🌹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体质差的,脉象微而弱或浮而弱的,面无血色,没光泽,唇色白或暗红的,要补气血,固表,一般用归芪建中汤。春天用小建中汤,小孩吃饭会多,长得壮。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变方,温煦长养,有事儿没事儿可以吃一吃。喝完就不会痛经了,因为白芍加倍可镇痛,又有饴糖养人。呆呆的红糖水热热地喝下去都能缓解痛经,饴糖结合桂枝汤加白芍就更好了。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是治疗痛经的常用方剂。体质差,气虚血虚,秋冬换季易出现各种问题的亚健康状态的,都可以用小建中汤。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