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千金难买体康健,血糖平稳胜蜜甜。’
现代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糖尿病早已不是’老年病’。门诊常见三四十岁中青年患者,空腹血糖飙至8mmol/L以上,却仍不知节制奶茶甜点。须知糖尿病并非单纯血糖升高,实为脏腑功能失调的’信号灯’。
今天分享一剂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控糖方’,仅含三味寻常食材,却能健脾益肾、生津止渴、调畅气机,助您找回身体的’控糖开关’。
此方主角便是——山药、葛根、麦冬。
山药甘平,补脾肺肾三脏之虚,其黏蛋白成分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葛根甘凉,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现代研究证实其黄酮类物质可促进胰岛细胞修复;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润燥,改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口干舌燥。
三药配伍,既补先天肾精之亏,又固后天脾胃之本,尤其适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症见口渴多饮、乏力易汗、手足心热)。
若见舌苔厚腻、大便黏滞者,可加薏苡仁、苍术燥湿健脾;
若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者,可配伍枸杞、菟丝子温补肾阳;
若兼见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者,可添菊花、夏枯草清肝泻火。
需知方剂虽简,仍需辨证施用。糖尿病患者体质各异,有的偏于阴虚燥热,有的夹有痰湿瘀血,建议在使用时,务必让专业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案例分享
患者李先生,42岁,IT从业者。近半年体重骤降8公斤,空腹血糖波动于9-11mmol/L,餐后血糖最高达16.8mmol/L。自述每日需饮4暖瓶水仍不解渴,夜尿4-5次,伴腰膝酸软、视物模糊。曾服用二甲双胍,但胃肠道反应严重,自行停药。
刻诊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肝肾不足。
于是以基础控糖方加减:
山药30g、葛根20g、麦冬15g 黄芪15g、生地黄12g、五味子6g(收敛固涩)、山茱萸10g(补益肝肾)等
同时呢,我建议他调整饮食并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早晚各练习15分钟。
治疗效果如何呢?
三周后复诊:空腹血糖降至6.8mmol/L,夜间起夜减至1-2次,口渴症状缓解七成。原方去生地黄,加枸杞10g、桑葚15g,续服两月,血糖稳定在5.8-6.2mmol/L,体重回升3公斤,精力明显改善。
主任有话说:
医者贵在明辨病机,精准施治。方不在大小,贵在切中病机。小方亦可四两拨千斤,助患者重获健康。
若您或身边的人正受血糖波动、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变、神经病变、肾病)困扰,不知道自己的证型,或对降糖药副作用心存顾虑,都可以给我具体说说,发送近三个月血糖记录、舌苔照片及详细症状,我会在门诊间隙为您分析体质,制定个性化调养方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76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