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中医治疗阴阳两虚阴阳两补,二,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三抖音方治疗阴阳两虚,四老偏方治疗阴阳两虚    大别山养生堂
2025
08-11

一,中医治疗阴阳两虚阴阳两补,二,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三抖音方治疗阴阳两虚,四老偏方治疗阴阳两虚    大别山养生堂

一,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两虚是指机体阴液和阳气均不足,既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又有阳虚寒盛的表现(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

治疗需遵循“阴阳两补”的原则,即既补阴又补阳,使阴阳恢复平衡。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一、核心治疗原则

 

阴阳互根互用,阴虚日久可累及阳,阳虚日久可累及阴,故治疗需兼顾阴阳,避免单纯补阴或补阳导致失衡。临床多采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方法(如补阳时适当加补阴药,补阴时适当加补阳药),以促进阴阳互生。

 

二、常用方剂

 

根据阴阳两虚的侧重(偏阴虚或偏阳虚),常用方剂如下:

 

1.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丸)

– 功效:温补肾阳,兼补肾阴(阴中求阳)。

– 适用:肾阳不足为主,兼见阴虚表现(如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同时有口干、小便黄等)。

– 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补阴),附子、肉桂(补阳),茯苓、泽泻等。

2. 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即金匮肾气丸思路)

– 若阴虚为主,稍兼阳虚,可在滋阴基础上少量加补阳药,防滋阴太过伤阳。

3. 龟鹿二仙胶

– 功效:滋阴填精,益气壮阳,阴阳双补。

– 适用:阴阳两虚、精血不足(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遗精阳痿、畏寒兼潮热等)。

– 组成:龟板(滋阴)、鹿角(补阳)、人参、枸杞子,兼顾气血。

4. 七宝美髯丹

–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阴阳并调。

– 适用:肝肾阴阳两虚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牙齿松动等。

 5,地黄饮子

三、中药配伍思路

 

– 补阴药:熟地、山茱萸、枸杞、龟板、麦冬、石斛等。

– 补阳药:附子、肉桂、鹿角、杜仲、菟丝子、仙灵脾等。

– 配伍要点:补阳药多温燥,需配合滋阴药制约其燥性;补阴药多滋腻,可加少量补阳药或理气药(如陈皮)防碍胃。

 

四、生活调理

 

1. 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可适量食用兼顾阴阳的食物,如山药、莲子、核桃、黑芝麻、羊肉(少量,搭配百合等滋阴食材)。

2. 起居: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和过度劳累(伤阳),注意保暖,适当晒太阳(补阳)。

3. 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气血。

4. 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期焦虑、紧张(肝郁化火伤阴)。

 

五、注意事项

 

– 阴阳两虚多为慢性虚损,治疗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 需辨证准确:若单纯阴虚或阳虚,误用阴阳双补可能加重失衡

二,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大别山养生堂

阴阳两虚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中医证候,常表现为既有阴虚的症状(如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等),又有阳虚的症状(如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等)。

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用于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剂,包括剂量、功效、方解和用法:

 

1,金匮肾气丸

 – 组成及剂量:干地黄 240g、山药 120g、山茱萸 120g、泽泻 90g、茯苓 90g、牡丹皮 90g、桂枝 30g、炮附子 30g 。现代常用丸剂,不同厂家生产的规格和服用量有所差异,一般水蜜丸一次 4~5g(20~25 粒),小蜜丸一次 6g,大蜜丸一次 1 丸,一日 2 次。-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对于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者较为适用。- 方解: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少量桂枝、附子温阳化气,体现“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亏虚的肾阳;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牡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阴药中配用,补中有泻,使补而不腻。- 用法:口服,可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忌房欲、气恼,忌食生冷食物。 

2,龟鹿二仙胶

 – 组成及剂量:鹿角(用新鲜麋鹿杀取角,解的不用,去角脑梢骨二寸绝断,劈开,净用)5kg,龟板(去弦,洗净,捶碎)2.5kg,人参 450g,枸杞子 900g 。现在多制成膏剂,具体服用剂量遵医嘱,一般一次 15~20g,一日 2 次。- 功效:滋阴填精,益气壮阳。主治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症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久不孕育等。- 方解: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元阳,益精补血;龟板胶滋阴填精,为血肉有情之品,既能补阴,又能潜阳;二药合用,阴阳双补,峻补精髓。人参大补元气,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养血,辅助龟、鹿以峻补精血。四药合用,阴阳并补,气血兼顾。- 用法:以适量黄酒调服。脾胃虚弱而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3,地黄饮子,

 – 组成及剂量:熟干地黄 12g、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各 6g。现代多作汤剂,每日 1 剂,分两次服用。-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 方解: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石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少用薄荷,疏郁而轻清上行。全方标本兼治,阴阳并补,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

​- 用法:加生姜 5 片,大枣 1 枚,薄荷少许同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言语不利,足废不用者忌用。 阴阳两虚是指机体阴气和阳气均有亏虚的情况。中医常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以下以金匮肾气丸为例。 

4,金匮肾气丸为例方剂组成及剂量

 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其组成及剂量为: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 功效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可用于阴阳两虚偏于肾阳不足证,改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等症状。 方解 – 干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茱萸、薯蓣补肝脾而益精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干地黄可防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三药共为臣药。​- 桂枝、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为佐药。 用法 

原书用法为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代多有中成药,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

方剂组成及剂量

 

5,七宝美髯丹出自《本草纲目》引《积善堂方》,其组成为赤白何首乌各 500g(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 2000g,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晒干),赤白茯苓各 500g(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 250g(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晒干),当归 240g(酒浸,晒),枸杞子 240g(酒浸,晒),菟丝子 240g(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 120g(以黑脂麻炒香)。

 

现代临床应用时,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常见剂量如下(仅供参考,具体需遵医嘱):制何首乌 30g、茯苓 15g、牛膝 10g、当归 10g、枸杞子 10g、菟丝子 10g、补骨脂 6g 。

 

功效

 

补益肝肾,乌发壮骨。主治肝肾不足证,症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适用于阴阳两虚以肝肾阴虚为主,兼见肾阳不足之象者。

 

方解

 

– 君药:何首乌味甘苦,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制用则补力更胜,赤、白何首乌并用,增强其药力,为君药。

– 臣药: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且能引药下行,三药助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共为臣药。

– 佐药:当归补血养肝;茯苓健脾渗湿,以补后天之本,且可防诸药滋腻碍胃,二者为佐药。

– 使药:补骨脂温补肾阳,与大队补阴药配伍,意在“阳中求阴”,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为使药。

 

用法

 

原方用法为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 1 丸,每日 3 次,清晨温酒送下,午时姜汤送下,卧时盐汤送下;或为小丸,每次 9g,每日 2 – 3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现代多制成丸剂或汤剂,若为汤剂,每日 1 剂,分 2 次服用。

 

在使用七宝美髯丹时,需注意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差者慎用,以免滋腻碍胃。请问您目前是否有上述提到的肝肾不足相关症状?症状出现大概多久了?平时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等?

 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用药可能会有差异。请问您阴阳两虚有哪些具体症状表现,如是否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潮热盗汗等?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最近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如何? 

本回答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

三,抖音方治疗阴阳两虚

四,老偏方治疗阴阳两虚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