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入伏了!中医专家教你“伏天”养生
2025
07-23

入伏了!中医专家教你“伏天”养生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中医认为三伏天

“阳气外发 伏阴在内”

正是冬病夏治黄金期

更是养生关键期

很多人会选择贴敷“三伏贴”

贴三伏贴有哪些讲究

应该怎么贴

夏季又该如何养生

听中医专家宋兆普科普夏季养生那些事儿

1

三伏天解暑降温有哪些禁忌?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闷热的时期,许多人为了解暑,常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直接对着风扇或空调吹风,或洗冷水澡、喝冰镇饮料。中医认为,这些习惯易使寒邪侵入人体,寒凉之物摄入过多会损伤阳气,导致寒湿凝滞,引发不适或疾病。因此,三伏天不仅要防暑,还需防寒。长期在空调房的人,应避免贪凉,温度应控制在26℃-28℃,手脚冰凉者可用小毯子或厚衣物保暖,特别注意保护大椎、风池、肺俞等穴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暑伏饮食要注意什么?

在夏季,因为高温天气,不少人食欲骤降,那是因为人体通过神经传导将高温刺激传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产生对摄食中枢抑制性反应,从而导致摄入食量的减少。

避免暴饮暴食、少碰生冷食物:过多的食用生冷、冰镇的食物,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影响食欲。切忌暴饮暴食,少吃夜宵、少饮酒,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物。

调理脾胃小妙招:

足三里按摩。中医认为脾胃功能的强弱与穴位气血运行密切相关。每天花10分钟按揉足三里(胃经要穴),即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或按摩棒垂直按压,酸胀感传至小腿为佳,每天按摩相当于给脾胃“加油”。

食疗选酸梅汤。山楂50克,乌梅30克,甘草3克,冰糖50克,熬水当茶饮,不仅能消暑止渴,还能迅速消除疲劳。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小提示: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大口急喝水会使水分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应小口慢饮。

3

夏季养生小知识

饮食调理

喝姜枣茶。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可用生姜片和大枣泡茶饮用,既能温中驱寒,改善虚寒状态,又能助体表阳气生发舒展。

败火方法。经常上火的人群,可选择喝绿豆瓣茶,取一小把绿豆,捣碎后放入碗中,用开水冲沏,温度适当时喝下,有明显的降火作用。但要注意绿豆瓣茶,与绿豆汤一样,脾胃虚弱的人禁用。不常上火的人群可选用苦瓜、荸荠等偏苦寒食物来清心火。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