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915原创内容
一桃核承气汤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经典方剂之一,首次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原文记载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该方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5味药组成。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认为:桃核承气汤为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二味,言“甘以缓之,辛以散之。少腹急结,缓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辛热之气,寒以取之;热甚搏血,故加二物于调胃承气汤中也。”我的思考是,此方与抵当汤功效有所不同。此方未用虫类药,而抵当汤中用到了水蛭、虻虫,这两味虫药能直入血络,破血逐瘀。显然,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都有化瘀和泻热的功效,但桃核承气汤的热结大于瘀血,其瘀血程度尚未达到须用虫类药来破血逐瘀的程度。而抵当汤的瘀血大于热结,非用虫类药来下瘀血。服药后,桃核承气汤的反应是“当微利”,即大便通畅,这是中病反应。这提示我们,桃核承气汤通过大便来排出体内郁滞的瘀血和热结。
二以下提供一则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谵妄的医案。朋友妈妈,92岁,生活中不小心导致胸椎骨折,在医院经医生综合评估后建议卧床休息,暂时不手术。但卧床两天后出现腹胀。医生要求插胃管来排气,但病人极端排斥并反抗。最终家人一起按住病人勉强完成了插胃管,之后病人出现精神狂躁,一直说胡话 ,意识混乱,两天两夜说胡话不停。医生给用了两天安定,但效果不显。朋友焦虑异常,急来求诊。此为阳明不降,瘀热互结,蒙蔽脑窍,处方如下:桃仁(打碎)15,制大黄10,桂枝10,炙甘草10,芒硝6烊化,一付,水煎服。第二天朋友告知,药后未见改善,仍说胡话。西医诊为肠梗阻。考虑到病重药轻,当加强理气攻下之力,兼安养心神。即处方厚朴七物汤、桃核承气汤与甘麦大枣汤合方:厚朴25,制大黄10,枳实6,桂枝10,生姜五片,炙甘草20,小麦60,大枣30克(切开),桃仁15(打碎),芒硝6烊化,一付,水煎服。
“夏至一阴生”,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人会显得脆弱疲惫,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夏至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第三天朋友告知,昨晚八点服上方,之后放屁很多很臭。两个小时后睡着,今天早晨八点仍在安眠,呼吸平稳。醒来意识已经完全恢复,与平时无异。病人有便意,但大便仍未通下。朋友又给老人服了两付,大便通下。之后顺利完成了手术,随访十数天精神未见异常。三谵妄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精神意识障碍,这种疾病具有急性发作,可逆性特点。为什么桃核承气汤能治疗谵妄呢?分析文献,历代医家多从气血阴阳失调进行论治,强调血瘀热毒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桃核承气汤正好可以解除血瘀和热毒。桃核承气汤是辨治瘀热证的基础代表方,主治“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具有逐瘀泻热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证。虽然病变部位在膀胱,但其病证表现却在心神。甘麦大枣汤由炙甘草、小麦、大枣共三味药组成,主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厚朴七物汤由厚朴、炙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共七味药组成。以厚朴为君,善消胀满,大黄推陈致新以去肠胃之实,枳实苦辛微寒、破气消痞,桂枝辛散温通、通阳化气 ,生姜伍桂枝辛温散寒,甘草、大枣和中气而调诸药。
整体看来,厚朴七物汤其性偏温,可用于里寒挟实之腹痛胀满。进一步说,厚朴七物汤是一张温通妙方,此方主证为寒凝气郁之证。现代医家在运用此方时,也多取其温中下气、攻逐积冷之效。有学者认为,厚朴七物汤亦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化裁,厚朴和生姜配伍的用意在于行气温胃散寒,这个观点颇为可取。从临床来观察,老年谵妄多属本虚标实。一方面,素体心脾气血亏虚,为本虚;另一方面瘀血、热毒蕴结下焦,上扰心窍,导致精神失常,表现为谵妄。此案病人之所以谵妄,与气滞腹胀相关。故此案我用三方合施,既逐瘀、泻热,又养心安神,兼温调胀满,故能使气滞消除,郁热得泻,瘀血得祛,从而让精神迅速恢复正常。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桃核承气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与奥氮平疗效相当,对老年谵妄均具有良好疗效,但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使用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71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