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天麻素,抗眩晕、增加脑供血、控制脑萎缩,一文总结: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及血管扭曲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障碍有关,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干、小脑血供不足会导致头昏、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应以增加后循环供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供氧,促进脑功能恢复为原则,同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头晕、眩晕症状。天麻素胶囊是中药天麻中的提取物,具有平抑肝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功效。天麻素可增加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同时扩张血管,从而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天麻还能抑制由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抗自由基和保护细胞膜作用,提高缺血缺氧情况下耐受能力等功效。前列地尔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它可强烈扩张血管、并能增加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素A2合成,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防止血管收缩或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同时前列地尔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延长血小板寿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的作用。2、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重、耳鸣、头痛等,属中医“眩晕”、“头风”之范畴。天麻入肝经,有养阴、平肝、熄风的功能,素有定风草之称,为治风之圣药;常用作治疗头风、中风、眩晕等症。《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肝经而治诸病。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素胶囊主要以天麻素为主要有效成分,天麻素为脂溶性物质,可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内降解为天麻苷元后发挥作用,天麻苷元可与γ氨基丁酸/苯二氮䓬/Cl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神经冲动向前庭外侧突触神经元传导,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的启动系统阻断,将前庭反射和中枢抑制效应切断从而发挥中枢抑制作用。此外,研究表明,天麻素还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供氧量、抑制氧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等作用。综上所述,天麻素胶囊为天麻素提取物,主要成分为4-羟甲基苯-B-D-吡喃葡萄糖苷半水合物,具有镇痛、镇静及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特别能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迷路动脉及内耳血供,从而解除由供血不足而带来平衡障碍、眩晕、耳鸣及眼球震颤等症状。近年药物研究表明:天麻素尚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有清除过多自由基作用及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其镇静作用能使患者焦虑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解除由精神因素所致血管痉挛,改善脑供血不足。3、脑萎缩:脑萎缩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一般发生于患者小脑、脊髓等部位,很多患者都因为疾病遗传因素而发生脑萎缩,其中也不乏因为内分泌紊乱、年龄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原因而发生脑萎缩。此病没有特异性的早期症状,所以大多数患者往往在中期、晚期才会发现自己患有脑萎缩,才会发生头痛、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等临床症状,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脑萎缩,CT扫描会直接显示出脑组织缩小的具体情况。天麻素胶囊属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块提取物,其有着较为显著的安眠、镇静作用,对于偏头痛、脑外伤、神经衰弱等有一定治疗效果。对脑萎缩患者应用天麻素胶囊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天麻素中的大量器官特异性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等的作用,来改善脑萎缩患者神经细胞,只要脑萎缩患者的神经细胞得到改善,那么自然也就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天麻素胶囊还能够增强患者脑内毛细血管的网密度,能够直接对脑萎缩患者出现的缺氧、缺血等现象进行缓解,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此治疗基础上配合语言康复治疗,能使患者通过语言功能锻炼进而增强舌体活动能力,起到增强记忆力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以此延缓脑萎缩的发展速度。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69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