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剂烧退!大青龙汤退热真神速
2024
06-07

一剂烧退!大青龙汤退热真神速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依据条文可知,大青龙汤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烦躁,为外有寒里有热,属太阳阳明合病。现将笔者运用大青龙汤治发热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患者男,54岁,2024年1月11日初诊。患者就诊前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家中测体温为37.3℃,自行口服退烧药(具体不详),自觉症状未见缓解,遂来诊。测体温39.6℃,急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00%,淋巴细胞百分比12.40%,中性粒细胞计数6.89×109/L,单核细胞计数0.71×109/L。电解质:氯96.0mmol/L。呼吸道病毒五联检、流感病毒三联检正常。胸部CT平扫提示右肺中叶、下叶感染性病变,治疗后复查;双肺上叶少许间隔旁气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4年,现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拜糖平;冠心病病史10年,支架植入术后10年,现口服氯吡格雷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急性胰腺炎病史5年。

刻下:发热,体温39.2℃,怕冷,无汗,头痛,关节痛,身重,心烦,口干,欲饮水,咳嗽,无痰,纳寐可,二便调。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辨病:太阳阳明合病。

辨证:大青龙汤证。

治法:解表发汗,宣肺止咳。

方用大青龙汤:麻黄10g,炒苦杏仁10g,生姜15g,大枣15g,石膏60g,桂枝10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

因住院患者较多,故该患者1月12日上午10点半左右才口服第1袋中药,嘱其药后喝热水,令其微微出汗。喝药前患者体温为38.8℃,药后患者自觉身上微微出汗,3~4小时后测体温为37.0℃,下午6时左右体温升至37.6℃,后再次口服中药,至次日清晨体温为36.2℃,后未再异常。患者自觉体舒,且干咳明显好转。

按 依据六经八纲辨证分析,患者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关节痛,属太阳表实证;患者身重,属体表水气较重,《伤寒论》39条中提出:“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体表水气充斥故觉身重。患者心烦,口干,欲饮水,自行口服药物,但仍未曾汗出,汗欲出而不得出导致心烦、口干为有阳明内热,故考虑患者为太阳阳明合病。

笔者临床中应用柴胡桂枝汤退热较多,典型的大青龙汤证较少见,此次遇到一位大青龙汤证患者,用后发现中药退热真乃神速也。临床凡发热者出现怕冷、无汗,且体痛、心烦厉害等,皆可用大青龙汤一试,只要辨证准确,必效如桴鼓。此外,发热初期方药剂量可常规使用,可不拘泥于原方原量,但需注意石膏、麻黄用量,避免大汗伤其津液而出现变证。(苏丹 周俊文 秦铭一 陶海超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中医蒙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