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胀满、嗳气、食欲减退等。
依据内镜和病理组织学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者胃癌发生风险增加,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对象。
中医药通过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胃黏膜病理组织学也有积极的逆转作用。
1、肝胃不和证
(1)肝胃气滞证:
主要表现: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部胀满不适或疼痛。
次要表现:症状因情绪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
胃镜表现: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或伴胆汁反流,胃蠕动较快。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中成药:
①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②胃苏颗粒: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快胃片: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反酸、纳食减少;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2)肝胃郁热证:
主要表现:胃脘灼痛;两胁胀闷或疼痛。
次要表现:心烦易怒;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胃镜表现: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反光度增强,伴见糜烂,黏液黏稠浑浊发黄,伴胆汁反流,胃蠕动较快。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
中成药:
①达立通颗粒: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②加味左金丸: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③金胃泰胶囊: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
2、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脘腹痞满或疼痛;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或溏滞。
次要表现:食少纳呆;口苦;口臭;精神困倦。
胃镜表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明显,黏液黏稠浑浊。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中成药:
①三九胃泰胶囊(颗粒):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用于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心口嘈杂。
②七蕊胃舒胶囊:活血化瘀,燥湿止痛。用于轻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阻证所致的胃脘疼痛,舌质紫黯或瘀斑瘀点、舌苔黄腻、脉弦涩或弦滑。
③延参健胃胶囊:健脾和胃,平调寒热,除痞止痛。用于治疗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疼痛,纳差,嗳气,嘈杂,体倦乏力等。
3、脾胃虚弱证
胃镜表现:胃黏膜苍白或灰白,黏膜变薄,黏液清稀而多,或有黏膜水肿,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胃蠕动减弱。
(1)脾胃气虚证:
主要表现: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加重;疲倦乏力。
次要表现:纳呆;四肢倦怠;大便溏薄。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中成药:
①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②枳术宽中胶囊: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胃痞(脾虚气滞),症见呕吐、反胃、纳呆、返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以上症状者。
③养胃颗粒: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不舒、胀满疼痛、嗳气食少;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④益气和胃胶囊:健脾和胃,通络止痛。用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症见胃脘痞满胀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体倦乏力、舌淡苔薄黄、脉细。
⑤甘海胃康胶囊:健脾和胃,收敛止痛。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
(2)脾胃虚寒证:
主要表现: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次要表现: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精神疲倦;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
治法:温中健脾。
中成药:
①虚寒胃痛颗粒:益气健脾,温胃止痛。用于脾虚胃弱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
②温胃舒胶囊(颗粒、片):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疼,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胃复春片(胶囊):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证者。
4、胃阴不足证
主要表现: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
次要表现: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胃镜表现: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变薄变脆,分泌物少。皱襞变细或消失,或可透见黏膜下小血管网。
治法: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中成药:
①养胃舒胶囊(颗粒、片):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②阴虚胃痛胶囊(颗粒):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5、胃络瘀阻证
主要表现: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
次要表现:胃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
胃镜表现:胃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伴黏膜内出血点,黏液灰白或褐色,血管网清晰可见,血管纹暗红。
治法:活血理气,化瘀止痛。
中成药:
①元胡止痛片(颗粒):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②荜铃胃痛颗粒: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慢性胃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③摩罗丹: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3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