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养生太复杂,要么需要昂贵药材,要么得坚持高强度运动。
但《黄帝内经》早就点破真相:养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养生说到底就是几个千年不变的生活智慧反复做;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些智慧太普通,普通到让人不屑一顾,即便想做,也很难坚持到底。
不过还好你刷到了这篇分享,看完之后,你一定会重新审视这些事!
接下来我会结合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智慧,和你分享养生其实就是每天循环干这4件事,打起精神,别再不当回事了!
你应该听过“医之始祖”《黄帝内经》的名字吧?
它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至今仍指导着现代人的养生实践。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远比想象中简单!
马上开始分享!
四季养生篇(25条)
1.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2.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3. 春天多吃芽,秋天多吃果
4.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5. 夏季吃苦,胜似进补
6. 冬病夏治,夏病冬防
7.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8. 夏季防暑湿,冬季防虚寒
9. 秋燥多喝水,春困多踏青
10. 冬季宜早睡晚起,夏季宜晚睡早起
11. 春天多梳头,秋天多泡脚
12. 夏季出汗别马上洗澡,冬季取暖别过度
13. 春分时喝菊花茶,冬至时吃羊肉汤
14. 夏季午休半小时,冬季晒太阳补钙
15. 秋季多吃梨,春季多吃葱
16. 夏季避免贪凉饮冷,冬季避免大汗淋漓
17. 春分后艾灸足三里,秋分后按摩太冲穴
18. 夏季多吃冬瓜薏米,冬季多吃黑芝麻核桃
19. 秋季润肺喝银耳羹,春季疏肝喝玫瑰花茶
20. 冬季宜吃温补,夏季宜吃清淡
21. 春季防风邪,夏季防暑邪,秋季防燥邪,冬季防寒邪
22. 夏季运动选早晚,冬季运动选中午
23. 秋季宜收敛情绪,春季宜舒展心情
24. 冬季宜藏精养肾,夏季宜养心护阳
25. 四季养生,顺应天时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起居调理篇(25条)
1.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2. 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3.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5.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6. 每天梳头百下,气血通畅
7. 晨起叩齿36下,吞咽津液
8. 睡前揉腹,促进消化
9.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10. 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
11. 饭后半小时不剧烈运动
12. 晨起喝一杯温水,润肠通便
13. 睡前不看手机,避免伤眼
14. 白天多晒太阳,晚上少用灯光
15. 每周至少3次深呼吸,放松身心
16. 每天大笑3次,解郁安神
17. 久坐后起身活动5分钟
18. 冬季穿衣保暖,避免受凉
19. 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
20. 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21. 睡前放松身心,助眠安神
22. 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
23. 晨起后喝一杯淡盐水,清肠排毒
24. 睡前按摩涌泉穴,补肾益精
25. 起居有常,健康长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饮食禁忌篇(25条)
1. 饮食有节,七八分饱
2. 少吃生冷,多吃温热
3.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4.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5.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6. 饭后忌喝茶,影响消化
7. 少吃油腻,多吃蔬菜
8. 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 夏季多吃瓜,冬季多吃根
10. 少吃盐,多吃醋,健康有好处
11. 每天吃一个鸡蛋,补充营养
12. 多吃黑色食物,补肾养发
13. 少吃甜食,预防糖尿病
14. 多吃豆类,补充蛋白质
15. 夏季喝绿豆汤,清热解毒
16. 冬季喝红枣粥,补气养血
17. 少吃辛辣,避免上火
18. 多吃粗粮,促进肠道蠕动
19. 每天喝8杯水,保持水分平衡
20. 饭后半小时吃水果,促进消化
21. 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
22. 饮食清淡,减少负担
23. 吃饭细嚼慢咽,减轻肠胃负担
24. 每天喝一杯蜂蜜水,润肠通便
25. 饮食有节,百病不侵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经络养护篇(25条)
1. 每天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 常按合谷穴,止痛又消炎
3. 按摩太冲穴,疏肝解郁
4. 拍打胆经,促进排毒
5. 艾灸关元穴,温补肾阳
6. 按摩三阴交,调理妇科
7. 按压内关穴,缓解心悸
8. 搓揉耳朵,补肾健脑
9. 拍打膀胱经,增强免疫力
10. 按摩风池穴,缓解头痛
11. 按压血海穴,补血养颜
12. 搓揉迎香穴,预防感冒
13. 拍打肺经,润肺止咳
14. 按摩涌泉穴,补肾益精
15. 按压天枢穴,调理肠胃
16. 搓揉大椎穴,预防颈椎病
17. 拍打三焦经,缓解疲劳
18. 按摩曲池穴,降血压
19. 按压阳陵泉,缓解腿痛
20. 搓揉百会穴,提神醒脑
21. 拍打心包经,保护心脏
22. 按摩太溪穴,滋阴补肾
23. 按压列缺穴,缓解咳嗽
24. 搓揉神阙穴,增强体质
25. 经络畅通,百病不生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养生方法需结合个人体质,如有不适请咨询专业医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28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