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某 性别:女 年龄:59岁
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4日
主诉:新冠后感冒不断,近期嘴里胀伴脖子胀不适。
现病史:患者述新冠后一直感冒不断,伴嘴里发胀,脖子胀,头颞部跳动感,颈椎及腰不适,眠差,伴一活动即汗出,乏力,喝的多尿的多,小便憋不住,一有即得尿,身上难受时能睡很长时间,大便4-5次/天,质地可,口中和,纳可,一有就得拉,偶有头部昏蒙,轻微恶心,怕冷,后背凉,腿怕冷,腰腿疼多年,舌质淡红,苔偏厚腻,舌尖边淡红,左脉:寸浮缓无力,关沉缓有力,尺沉缓有力,右脉:寸沉有力,关沉大缓有力,尺沉偏无力。
诊断:太阳太阴合病兼饮
处方:柴苓汤加减5剂
方组:柴胡60g 清半夏20g 党参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切)
制附片15g 猪苓30g 茯苓30g 仙鹤草60g
大枣6个 (擘) 葛根45g 苍术30g 泽泻50g
川芎20g
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12月30日二诊:述嘴里不涨了,脖子不涨了,头颞部跳动感消失,颈椎好转,腰未觉不适(不干重活),汗出乏力减,小便可憋住了,右胁肋有胀痛感,腿仍凉,有时疼痛,眠略可,右舌边有红疙瘩,舌质淡,苔薄略腻,脉同前,予前方续服5剂(去川芎,加香附30g,独活20g,葛根加至60g)
2024年1月6日三诊:述余症大好转,已觉不显,腰受凉时仍有疼痛,下肢痛,平躺时右胁下不适,带着后背不适,舌质淡,苔薄白,右尺沉有力,余脉同前变化不大,予以上方加减5剂(去香附,加制川乌15g,桑寄生30g,枳壳20g)
按语:患者就诊时小便不利,伴汗出,嘴脖涨,脉浮,考虑病在太阳兼水饮为患,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易感冒伴汗出腰腿疼以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补其虚,加川芎以活血祛风止痛,葛根以解太阳经腧不利,仙鹤草扶正补虚,二诊患者诸证好转,续方服之,右胁痛加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加独活治腰腿痛疾,三诊右胁痛未解,加枳壳合四逆散之意疏肝理脾,腰腿仍痛,加桑寄生,川乌以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治本。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旨在传播中医学术,大家切勿照方抓药服用,若造成一切不良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大家切记 ! 切记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397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