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曾荣修:《伤寒田曾流传习录》
2025
07-03

曾荣修:《伤寒田曾流传习录》

2024年3月,仲景书院第四期仲景国医研修班第一次集训期间老师推荐:曾荣修所著《伤寒田曾流传习录》一书;集训结束后,感谢晓乐、双月分别赠送纸质和电子版书籍,诸事繁琐,今日始读,深感惭愧!

书中共涉及58方,临床应用260余证;具体内容摘抄如下:

一、桂枝汤临床应用

凡中风寒杂病,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可投以此方,随证加味治之。

1.湿温:证属表虚中风兼宿有湿热

桂枝汤,加茵陈、厚朴、苍术、半夏、滑石

2.低热:证属营卫不和偏阴虚

桂枝汤,加天花粉、青蒿

3.背冷:证属营卫不和

桂枝汤

4.头冷:证属营卫不调夹湿

桂枝汤,加苍术

5.产后中风:证属产后体虚中风

桂枝汤

6.阴囊汗:证属营卫不调兼下焦湿热

桂枝汤,加苍术、黄柏、木通

7.肩臂痛:证属营卫不调寒凝经络

桂枝汤,加当归、川芎

8.术后伤口不愈合,低烧,伤口溢淡液:证属脾阳虚兼营卫不调

桂枝汤,加黄芪、麦芽

9.漏汗不止,恶风:证属误汗亡阳腠理不固

桂枝汤,加附子

10.面神经麻痹:证属风中络

桂枝汤,加当归(左)、黄芪(右)

二、桂枝加芍药汤临床应用

凡表邪未解,阳邪已陷太阴,故桂枝汤倍芍药,以阴和阳,缓急止痛;临床中属太阴阴阳不和,且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味治之。

1.胃涨痛,胁痛:证属太阴湿邪阻滞,气机不畅

桂枝加芍药汤,加苍术、厚朴、半夏、人参

2.胃涨痛,头痛:证属太阴运化失职兼气逆

桂枝加芍药汤,加厚朴、陈皮

3.胃痛,小腹灼热:证属肝气犯胃,脾胃不和兼伤阴

桂枝加芍药汤,加天花粉

4.胃痞满痛,呃逆:证属太阴湿滞气阻邪犯厥阴

桂枝加芍药汤,加苍术、木香、吴茱萸、党参、厚朴

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临床应用

本方为喘家有表邪而设,其病机由于太阳病误下,邪陷胸中,不下利,微喘,喘是未入于胃,表仍不解,或素有喘症而新感太阳风邪,而致喘者,故设此方两解之;临床中表虚范畴且变证各异的喘症,具可投以此方。

1.哮喘:证属太阳表虚兼哮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哮喘:证属太阳阳明表虚兼哮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葛根

3.哮喘:证属中气虚所致哮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黄芪、麦芽(饴糖)

四、桂枝加葛根汤临床应用

本方病机为营卫不调,津液不足,经输不利,故太阳中风兼阳明经输不利俱治之;临床中凡太阳中风兼阳明经输不利范畴且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肩凝:证属太阳阳明风邪久恋复加新感

桂枝加葛根汤

2.感冒:证属太阳阳明表证兼热入腑

桂枝加葛根汤,加天花粉、滑石

3.外伤头痛:证属外伤所致瘀血内阻,营卫失调

桂枝加葛根汤,加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白芍、丹皮、桃仁)

4.外伤癫痫:证属外伤瘀血阻滞,致使营卫失调

桂枝加葛根汤,加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白芍、丹皮、桃仁)

5.感冒兼湿热:证属太阳阳明表虚入膀胱之腑兼湿热

桂枝加葛根汤,加苍术、黄芩、六一散

五、葛根汤临床应用

本方病机为太阳病未罢,复传阳明,二经同病,故为之合病;临床中凡属太阳阳明合病的范畴且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化脓性扁桃体炎:证属太阳阳明合病兼热入膀胱腑伤阴

葛根汤,加玄参、天花粉、蒲黄、滑石、川贝

2.感冒:证属太阳阳明合病兼邪入膀胱腑

葛根汤,加六一散、瓜蒌

3.外伤:证属外伤所致瘀血,阻滞经络,营卫不调

葛根汤,加桃仁、红花、大黄、香附

4.肩凝:证属太阳阳明风寒久恋兼中焦寒湿

葛根汤,加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5.频繁打喷嚏:证属太阳阳明寒邪久恋

葛根汤,加黄芩、黄连、瓜蒌、升麻

六、桂枝加黄芪汤临床应用

本方是为黄汗病或黄疸病而设,其证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粘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病机为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而入得之;临床中凡属表虚卫阳不固而变证各异兼水气内停者,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低热:证属表虚脾虚阳不固,水湿内停

桂枝加黄芪汤

2.术后伤口不愈合:证属营卫不调,气虚不固

桂枝加黄芪汤

七、栝楼桂枝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脉沉迟,太阳证备,身体强几几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感冒:证属素体津液不足,感受外邪而致痉

瓜蒌桂枝汤,加葛根、滑石

2.低热:证属素体阴虚感受外邪,邪热兼入膀胱

瓜蒌桂枝汤,加葛根、滑石

八、桂枝加桂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奔豚气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腰涨,热上头部:证属心肾阳虚,奔豚上犯

桂枝加桂汤

2.奔豚:

桂枝加桂汤

九、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中气虚,营卫不调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经期腹痛:

①证属中气虚营卫失调:

小建中汤,加当归

②证属脾胃虚寒兼血气痛:

小建中汤,加当归、蒲黄、五灵脂

2.血崩:证属气血两虚兼瘀血

小建中汤,加当归、生地、蒲黄、五灵脂、三七粉

3.眩晕:证属气血两虚

小建中汤,加当归、蒲黄、五灵脂

4.低血压:证属气血不足兼瘀血

小建中汤,加当归、桃仁、红花、香附、川芎

5.瘙痒症:证属气血两虚、血虚生风、有风则痒

小建中汤,加当归、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十、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虚劳里急诸不足,气虚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术后伤口不愈合:证属中气虚兼脾胃虚寒

黄芪建中汤,去饴糖,加麦芽

2.骨癌:证属脾胃虚寒阳气不生

黄芪建中汤,去饴糖

3.贫血: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损

黄芪建中汤

4.术后伤口不愈合兼遗精:证属虚劳诸不足

黄芪建中汤

5.腰痛:证属虚劳腰痛

黄芪建中汤

十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营卫失调,阳不潜藏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阴汗:证属营卫不调兼下焦湿热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苍术、黄柏

2.失眠:证属营卫失调,阳不入阴,心肾不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失眠,烦躁:证属营卫不调,心火外越,心肾不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栀子、淡豆豉

4.失眠,多汗:证属营卫不调,心肾不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十二、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表阳不固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背冷,小便灼热:证属素体阳虚,新感风邪

桂枝加附子汤,加滑石

2.畏寒,咳喘:证属少阴久寒夹湿兼表寒

桂枝加附子汤,加炮姜、五味子、杏仁、厚朴、砂仁、苏梗

3.大汗出:证属太阳病失治误治表虚漏汗

桂枝加附子汤

十三、茵陈五苓散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小便不利而黄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小便黄少:证属湿蓄瘀内,瘀久化热

茵陈五苓散

2.急性黄疸肝炎:证属湿热内蕴,兼太阳之邪传入膀胱

茵陈五苓散

3.颜肿,呕吐:证属膀胱蓄水兼湿热

茵陈五苓散

4.胃痛:证属湿热郁滞,气机不畅

茵陈五苓散

5.急性黄疸传染性肝炎

茵陈五苓散

十四、小柴胡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少阳病为主或有其他兼证,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咳嗽:证属少阳证兼咳嗽

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炮姜、五味子、瓜蒌(厚朴、茯苓)

2.中耳炎:证属少阳风邪兼阳明证

小柴胡汤,加白芷、升麻、瓜蒌、龙胆草、木通、泽泻

3.睾丸炎:证属少阳湿热

小柴胡汤,加苍术、黄柏、龙胆草、木通、泽泻、车前草

4.腮腺炎:证属少阳经化热蕴毒

小柴胡汤,加青黛、升麻、瓜蒌

5.腰痛:证属少阳枢机不利

小柴胡汤,加天花粉、牡蛎

6.乳腺炎(乳痈):证属少阳枢机不利,热滞经络成痈

小柴胡汤,加升麻、瓜蒌、蒲公英(木通)

7.美尼尔氏综合症:证属少阳证兼百合病

小柴胡汤,加百合、滑石

8.寒热久恋兼肝区痛:证属少阳久恋兼肝虚

小柴胡汤,加山茱萸、白芍、龙骨、牡蛎

9.甲亢:证属少阳枢机不利致肝脾不和

小柴胡汤,加枳实、白芍、茵陈

10.眼皮跳:证属肝胆风热上扰脾土

小柴胡汤

11.癔病:证属少阳风热兼肺热阴虚

小柴胡汤,加百合、知母

十五、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少阳阳明合并证,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精神分裂症:证属少阳阳明

大柴胡汤,加桃仁、红花、滑石

2.胸膜炎:证属少阳阳明腑实合并膀胱腑热

大柴胡汤,加滑石

3.急性黄疸性肝炎:证属少阳阳明兼湿热

大柴胡汤,加茵陈、栀子(车前草、五苓散)

4.脑血管意外:证属少阳阳明腑实兼瘀血阻滞经络

大柴胡汤,加乳香、没药、当归、丹参、丹皮

5.眩晕:证属少阳阳明合并

大柴胡汤

十六、五苓散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膀胱蓄水证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尿道结石:证属膀胱气化不行,水入则吐之水逆症

五苓散,加天花粉、牡蛎、金钱草、鸡内金

2.癃闭:证属膀胱气化失职

五苓散,加乳香、没药、金钱草、鸡内金(山药)

3.水逆:证属表邪未解传入膀胱。热与水结,气化不行,上逆犯胃

五苓散

4.眩晕:证属饮停心下,水逆上犯

五苓散

5.淋证:证属膀胱蓄水,气化失职

五苓散,加瞿麦、车前草

6.肾炎:证属膀胱蓄水兼湿热

五苓散

7.嵌顿疝:证属水逆症兼厥阴受寒

五苓散,加当归、白芍、木通、细辛、甘草、大枣

十七、桂枝芍药知母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风湿痹症化热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关节疼痛:证属风寒湿三气侵袭关节经络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火麻仁

2.风湿热:证属风寒湿三气侵袭关节经络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茯苓

十八、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痹症虚劳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手麻:证属血痹虚劳

黄芪桂枝五物汤

2.眼睑瞬动:证属血痹虚劳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钩藤

3.面肌痉挛:证属血痹虚劳兼瘀血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桃仁、红花、茯苓、钩藤、龙骨、牡蛎

4.手麻,下肢无力:证属血痹虚劳

黄芪桂枝五物汤

十九、柴胡桂枝物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太阳少阳合病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感冒数日,尿黄少:证属太阳少阳合病兼邪入膀胱经

柴胡桂枝汤,加滑石

2.感冒数日:证属太阳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

3.头痛、胁痛:证属太阳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

二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表邪未解兼内蕴湿邪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生梓白皮以茵陈代之。

1.痹症:证属湿热内蕴兼风寒表实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桂枝

2.高热:证属湿热内蕴兼风寒表实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去生姜、大枣,加滑石、木通、黄芩、香薷、扁豆、厚朴

3.午后发热:证属表虚风邪兼湿热内蕴而伤阴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去麻黄、赤小豆,加桂枝、滑石

二一、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治疗因痞而变症的各种肝胆肠胃疾患、神经性疾患和一些其他疾病。

1.肝胆肠胃疾病

①出血性胃炎兼溃疡:证属寒热与痰浊互结于心下之痞,邪犯肝脾二经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加炮姜、茵陈、黄芩炭、吴茱萸、玄参、天花粉

②乙型肝炎:证属寒热与痰浊互结邪犯肝经

半夏泻心汤,加白芍、黄芩炭、牡蛎、天花粉

③慢性肠炎:证属寒热与痰浊互结,损伤脾胃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加炮姜、山药、扁豆、茵陈

④胆囊炎:证属寒热与痰浊互结心下兼犯胆经

半夏泻心汤,加黄芩炭、吴茱萸

2.神经系统疾病

①神经性头痛:证属心下痞致阴阳失调,浊阴上犯

半夏泻心汤,加代赭石、牛膝、滑石、肉桂

②眩晕:证属心下痞致阴阳失调,浊阴上犯

半夏泻心汤,加代赭石、牛膝

③不寐:证属心下痞致心肾不交

半夏泻心汤,加肉桂、酸枣仁、柏子仁

④多寐:证属寒热互结于心下,脾阳受浊阴阻碍,阳气不张

半夏泻心汤,加牡蛎、玄参、天花粉

④多寐兼背部疮痛:证属寒热与浊阴,脾阳受阻,邪热外达

半夏泻心汤,加大黄、金银花、蒲公英、山药

3.杂病

①肺炎:证属表邪传入膀胱之腑及寒热与浊阴互结于心下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加五味子、滑石、茵陈、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②胁痛兼遗精:证属寒热互结与浊阴结于心下,邪犯肝阴,疏泄失职

半夏泻心汤,加龙骨、牡蛎、白薇、白芍、芡实

③咳嗽兼牙疼:证属寒热与浊阴互结,气机失调,邪热上犯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大枣、干姜,加杏仁、厚朴、代赭石、滑石、牛膝、五味子、炮姜

④腰痛:证属寒热与浊阴互结,邪犯膀胱经

半夏泻心汤,加天花粉、牡蛎、车前草

⑤外伤腰痛兼胃痛便血:证属素有痞证外伤触发

半夏泻心汤,加红花、没药、天花粉、牡蛎、茵陈

⑥低热兼血小板减少:证属寒热与浊阴互结,邪犯营血兼膀胱腑热

半夏泻心汤,加滑石、茵陈、桃仁、红花、蒲黄

二二、甘草泻心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治疗因痞而变症各异的证候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阴囊湿疹:证属胃虚不和,湿热下注

甘草泻心汤,加苍术、黄柏、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2.下阴部湿疹:证属胃虚不和,湿热下注

甘草泻心汤,加苍术、黄柏、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3.婴儿顽廯:证属胎毒结于心下,渐入营血,随经达于肌表

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土鳖、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4.水泡型斑症:证属脾胃阳虚水停留,泛及身躯皮毛

甘草泻心汤,加苍术、车前草

5.扁平疣:证属胃虚不和,湿邪随经脉达于面部

甘草泻心汤

6.漆疮:证属胃虚不和腠理不固为本,感漆辛热之毒诱发

甘草泻心汤,加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7.过敏性紫斑:

甘草泻心汤

8.手足湿疹:证属胃虚不和湿热结于心下蕴毒,随经脉达于四肢

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土鳖、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9.手足湿疹兼冠心病:证属胃漆虚损,湿热久恋化毒,深入营血,心下郁结,达于肌表

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夏枯草、金银花、玄参、土茯苓、厚朴

10.肠胃型荨麻疹:证属胃虚不和气机阻滞,湿热之邪随经络达表

甘草泻心汤,加吴茱萸、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11.重症癍症:证属感受秽浊之邪,由鼻袭入肺胃,肌腠不固

甘草泻心汤,加金银花、玄参、土茯苓

二三、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邪热结于心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酒糟鼻:证属邪热结于心下,日久伤阴成瘀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桃仁、红花、土鳖、生地、玄参、甘草

2.肺心病:证属邪热结于心下,日久伤阴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党参、麦冬、五味子

3.牙出血:证属邪热犯上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桃仁、红花、土鳖

4.腹满:证属邪热结于心下

大黄黄连泻心汤

5.鼻衄:

大黄黄连泻心汤

6.口腔溃疡:

①证属中焦积热伤阴: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生地、木通、玄参、麦冬

②证属中焦运化失职寒热错杂:

大黄黄连泻心汤,去大黄,加蒲黄、炮姜、白芍、木通、玄参、甘草

7.头痛:

①证属中焦积湿化热上犯: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苍术、木香、木通、半夏、茯苓

②证属中焦湿热阻滞气机上犯: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半夏、厚朴、党参、干姜、薤白、甘草

二四、理中丸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中焦虚寒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衄血寒症:

①证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

理中丸

②证属脾肾阳虚:

理中丸,加附子

2.妇女倒经寒症:证属脾胃虚寒血不循经

理中丸,加代赭石、牛膝

3.齿槽脓肿寒症:

①证属脾土虚寒:

理中丸

②证属中焦虚寒:

理中丸

4.慢惊风:证属脾土虚寒,虚凤内动,寒则收引:

理中丸

5.消渴症:

①证属中焦虚寒,津液不升:

理中丸

②证属脾胃阳虚,中焦不运,津液不升:

理中丸

6.脾虚腹胀:证属中焦虚寒兼气滞:

理中丸,加枳实

7.口咸:证属中焦寒湿化热:

理中丸,加茵陈

8.腹泻:证属脾虚运化失职不固:

理中丸

二五、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热结腑实于阳明症之较轻者的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发热:证属热结阳明腑实:

调胃承气汤

2.善食易饥:证属阳明热结:

调胃承气汤

3.燥咳:证属阳明热结:

调胃承气汤;继以沙参、麦冬、五味子

二六、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膀胱蓄血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经期提前:证属清宫未净,离经之血结而成瘀:

桃核承气汤;继以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2.经量过多:证属离经之血,不能回归,结而成瘀:

桃核承气汤;继以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3.漏证:证属清宫未净,结而成瘀:

桃核承气汤;继以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4.崩证:证属离经之血结而成瘀:

桃核承气汤;继以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5.崩证十五年不愈:

桃核承气汤;继以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6.产后双目失明:证属阳明受邪与痰湿互结:

首用:法半夏、茯苓、化橘红、枳实、竹茹、甘草

继以桃核承气汤、当归建中汤合失笑散

二七、抵挡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蓄血重症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顽癣:证属湿毒与血热蕴毒:

抵挡汤去大黄,合甘草泻心汤加生地、土鳖虫、红花、金银花、土茯苓

2.重症发斑:证属肌凑不固,感邪发斑:

抵挡汤去大黄,合甘草泻心汤加生地

二八、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协热随表入里之阳邪引起病症的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鼻窦炎:证属表证误治失治协热入阳明之里:

葛根芩连汤加升麻、瓜蒌

2.鼻窦炎:证属表邪深陷阳明:

葛根芩连汤加瓜蒌、竹茹

3.肺气肿、肺心病、心衰:证属表证误治失治协热入里与痰湿互结:

葛根芩连汤去甘草加杏仁、厚朴

4.痢疾:证属协热下利:

葛根芩连汤去甘草加白扁豆、白芍、山药、地榆、槐花、青木香、六一散

二九、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阳虚水停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痰饮证:证属心阳虚,痰饮上犯:

苓桂术甘汤加炮姜、细辛、五味子

2.肺炎、气管炎:证属阳虚水犯:

苓桂术甘汤加炮姜、瓜蒌、五味子

3.肺心病、慢支感染、肺气肿:证属心阳虚,水气凌心:

苓桂术甘汤加炮姜、五味子、黄芪、太子参、知母、玄参、天花粉

4.泪囊炎:证属阳虚水犯:

苓桂术甘汤加五味子

5.双下肢震颤不休:证属阳虚水停,邪东经表:

苓桂术甘汤加菊花

6.脑血管弹性减退:证属阳虚水犯:

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

7.水肿、心悸:证属心脾阳虚,水邪上犯:

苓桂术甘汤加车前草

8.低血压:证属阳虚水犯兼虚烦:

苓桂术甘汤加栀子

9.咳嗽:证属阳虚痰湿上犯:

苓桂术甘汤加炮姜、细辛、五味子

10.下肢肿胀:证属阳虚兼瘀血:

苓桂术甘汤加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车前草

11.外伤:证属阳虚水犯兼阴虚:

苓桂术甘汤加炮姜、五味子、知母、天花粉

三十、四逆散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阳邪传入厥阴,阳为阴郁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下利(少阴下利):

①证属湿热之邪陷入少阴:

四逆散加薤白

②证属肝郁气滞脾气不远:

四逆散加薤白

2.胆囊炎:

①证属肝阳不升,脾受肝木所克不降:

四逆散加青皮、陈皮、大黄、茯苓、泽泻、茵陈

②证属肝郁气滞:

四逆散加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大黄

3.慢性肝炎:

①证属肝郁气滞:

四逆散加乳香、没药、吴茱萸、黄连、莪术

②证属肝气郁结:

四逆散加乳香、没药、当归、丹参、茵陈

4.阑尾炎:

①证属肝郁气滞:

四逆散加大黄、乳香、没药、当归、丹参

②证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四逆散加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5.血崩:证属肝郁气滞兼气虚气不统血:

四逆散加黄芪、党参、炮姜、阿胶、侧伯炭、生地

三一、真武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少阴病水饮内停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背冷、腰痛:证属肾阳虚水气停滞:

真武汤

2.肾炎痛:证属肾阳虚水气停滞:

真武汤

3.睾丸冷痛:证属肾阳虚,水气盛:

真武汤

三二、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厥阴病阴盛阳衰,浊音上犯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头痛:证属厥阴阳虚阴邪上犯:

吴茱萸汤

2.胃痛:证属厥阴阴邪犯胃心肾交通受阻:

吴茱萸汤

三三、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少阴太阳两感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腰背痛:证属素体阳虚感受寒邪,阻滞经络: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独活、黄芪、黄芩

2.尾骨痛:证属素体阳虚寒凝气滞: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独活、黄芪、黄芩

3.下肢痛:证属阳虚寒凝气滞: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独活、牛膝、木通

4.咳引腰痛:证属脾肾阳虚寒邪直中二阴: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独活、黄芪、黄芩、厚朴、半夏、党参、大枣、甘草

三四、白头翁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热痢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急性菌痢:证属热痢暴迫下注:

白头翁汤去黄柏,加白芍、地榆、槐花、木香、葛根、山药、山楂、六一散

2.脓血便:证属湿热暴注下注:

白头翁汤去黄柏,加白芍、地榆、槐花、木香、葛根、甘草

3.热痢:证属暴注下迫:

白头翁汤去黄柏,加白芍、葛根

4.急性菌痢,急性肠炎:证属湿热暴注下痢:

白头翁汤去黄柏,加白芍、葛根

三五、百合诸汤方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百合病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癔病:证属肺阴不足,阴虚化热、邪热扰及少阳:

百合滑石散合小柴胡汤加木通

2.眩晕:证属太阳之邪入少阳及膀胱之腑伤及肺阴:

百合滑石散合小柴胡汤

3.美尼尔氏综合征:证属少阳症兼肺阴虚:

百合滑石散合小柴胡汤合六一散

三六、麻杏苡甘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风湿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咳嗽:证属风寒闭肺兼寒湿:

麻杏苡甘汤

2.腹痛:证属风湿痹痛:

麻杏苡甘汤

3.膝关节痛:证属风湿痹痛:

麻杏苡甘汤加苍术、泽泻、防己、独活、牛膝

4.胸痛背痛:证属痰湿阻滞肺胃二经,肺气不宣,中焦不运:

麻杏苡甘汤加茯苓

5.扁平疣:证属肺胃寒湿郁滞散于皮肤:

麻杏苡甘汤

三七、茯苓杏仁甘草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痰涎阻肺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妊娠水肿:证属肺气不宣水气停滞:

茯苓杏仁甘草汤加茵陈

2.咳嗽心悸:证属肺气不宣,水气停兼心阳虚:

茯苓杏仁甘草汤加桂枝、炮姜、五味子

三八、大半夏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脾胃久虚,纳谷不运,食停气滞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吞食梗阻兼背痛:证属脾胃久虚,升降失调,气阻食道:

大半夏汤

2.噎膈病:证属脾胃久虚:

大半夏汤加火麻仁、枳实、陈皮、生姜

三九、白虎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腑实证之范畴,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肺脓肿:证属阳明热邪久恋:

白虎汤去粳米,加党参、山药、贝母、乳香、没药、银花藤、蒲公英、天花粉

2.高热头痛:证属温邪传入阳明:

白虎汤去粳米,加山药、菊花

四十、旋覆代赭石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脾胃虚损,邪气上逆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眩晕:证属少阳阳明风热:

首先小柴胡汤加葛根,继以旋覆代赭汤

2.眩晕胸痞呕吐:证属脾胃阳虚,湿邪中阻:

旋覆代赭汤加瓜蒌

四一、防己地黄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血虚兼风邪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瘫痪:证属气血双虚风邪入侵,经络痹塞:

防己地黄汤加黄芪、白术、威灵仙、木通

2.重症肌无力:证属气血虚损,风邪侵入经络痹塞:

防己地黄汤去甘草,加黄芪

四二、麻黄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伤寒表实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太阳伤寒症::

麻黄汤

四三、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邪热闭肺,寒邪外束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急性黄疸性肝炎:证属肺经郁热,表寒外束,邪热蕴毒:

麻杏石甘汤加蒲黄、瓜蒌、玄参

2.咳喘:

①证属表寒外束,肺经郁热:

麻杏石甘汤

②证属表寒未解,热蕴肺经:

麻杏石甘汤加瓜蒌、枳壳

四四、小陷胸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邪热痰饮互结于心下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喘证:

①证属邪热内陷与痰饮互结于心下:

小陷胸汤

②证属邪热内陷与痰饮互结于心下兼阴虚:

小陷胸汤加沙参、麦冬、五味子

2.胸痛:证属素有痰饮,邪与痰饮结阻气机:

小陷胸汤加枳壳、香附

3.咳嗽:证属邪与痰饮互结于心下,兼肾阴不足虚火上犯:

小陷胸汤加生地、木通、竹茹、甘草

四五、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阳虚水犯上冲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奔豚气:证属心阳虚肾邪水气上犯: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桑白皮

2.心悸怔仲:

①证属心阳虚肾邪乘虚上干阳位兼肺阴虚: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百合、龙骨、牡蛎

②证属心阳虚水气上犯: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龙骨、牡蛎

3.多寐:证属心阳虚,水气上泛,阴气盛阳,心阳不振: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

4.不寐:证属心阳虚,水气阻滞,肾阴不升: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天花粉、龙骨、牡蛎

5.眩晕

①高血压:证属心阳虚,水邪上泛凌心,兼肺阴虚: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百合、龙骨、牡蛎

②低血压:证属心阳虚,肾邪上泛: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厚朴、半夏、党参、生姜

6.阳虚水肿:证属心阳虚水邪泛滥兼肺阴虚: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百合、威灵仙、龙骨、牡蛎

7.慢性淋巴白血病:证属心阳虚,水泛凌心兼肺阴虚: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百合、龙骨、牡蛎

8.腹胀:证属心阳虚,水邪上泛:

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加龙骨、牡蛎

四六、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厥阴范畴各种阴疽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乳疽:证属厥阴表寒,血凝气滞:

当归四逆汤加橘核、荔枝核

2.横痃:证属厥阴寒凝气滞:

当归四逆汤加橘核、荔枝核

3.子疽:

①证属厥阴受寒,气血凝滞:

当归四逆汤加橘核、荔枝核

②证属厥阴寒热错杂为病:

当归四逆汤合龙胆泻肝汤加橘核、荔枝核

4.结喉疽:证属厥阴表寒,气血凝滞:

当归四逆汤加橘核、荔枝核

5.颈部及耳前后疽:证属厥阴表寒,气血凝滞:

当归四逆汤加橘核、荔枝核

6.三叉神经痛及牙痛:

①证属厥阴寒凝气滞经络不通:

当归四逆汤

②证属厥阴少阴受寒,气血循环受阻:

当归四逆汤加附片

7.骨结核数年:证属厥阴受寒,气血循环受阻: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苍术、黄柏、砂仁、独活、牛膝

四七、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营阴不足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舌麻木:证属营阴不足筋脉失养:

芍药甘草汤

2.夜啼:证属营阴不足兼湿滞:

芍药甘草汤加薏苡仁、木香、茅根

3.足挛急:证属酒热耗伤营阴:

芍药甘草汤

4.齿酸口噤:证属营阴不足波及肾阴:

芍药甘草汤

5.风湿瘫痪:证属大病营阴不足:

芍药甘草汤

四八、王不留行散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金创出血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乙状结肠癌:

首用大黄牡丹汤,继以王不留行散

2.直肠癌:

王不留行散加滑石

四九、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太阴虚满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腹胀:证属太阴阳虚气滞: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

2.眼胀:证属脾阳虚运化失职: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

3.肩胛痛:证属脾虚气滞涉及肩胛部: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

4.腰痛,双手及面部肿胀:证属阳虚气滞不通: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

5.腰痛:证属脾虚气滞兼寒湿凝聚: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加麻黄、黄芪、黄芩、独活、细辛

6.不寐:证属太阴虚满,心肾交泰受阻:

厚朴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汤

五十、越婢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风寒外束,内有郁热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腿痛:证属风寒外束,内部湿热下注:

越婢汤加苍术

2.肠梗阻:证属表寒外束肺气不宣邪热壅阻肠道:

越婢汤加苍术

3.咳嗽:

①证属表邪未解,热郁蕴肺:

越婢汤加半夏

②证属表寒束肺,邪热内聚迫肺:

越婢汤加半夏、山药

4.下肢肿胀:证属湿热壅滞深陷下注:

越婢汤加苍术

5.双足肿胀:证属湿热內陷下注:

越婢汤加苍术、防己

6.双下肢肿胀:证属寒邪束表湿热久恋:

越婢汤加苍术

五一、茯苓甘草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太阳病有表里症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胃脘胀满:证属阳不化水兼阳明里实:

茯苓甘草汤去生姜,加杏仁、枳实

2.流涎:证属水邪内停,阳不化阴,郁久化热上犯:

茯苓甘草汤

五二、栀子豉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邪热客于胸中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心烦失眠呕吐:证属邪热客于胸中:

栀子豉汤加生姜

2.心烦失眠气短:证属邪热陷于胸中:

栀子豉汤加甘草

3.心悸失眠胃胀:证属中焦素有痰湿,蕴湿化热邪伏心包:

栀子豉汤加苍术、黄芩、薄荷、连翘、木通、薏苡仁、甘草

4.失眠伴月经前期:证属血海蓄热,邪犯心包:

栀子豉汤合四物汤加丹皮

五三、温经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冲任虚寒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经期延长:证属冲任虚寒:

温经汤

2.经期延长伴冻疮:证属脾肾虚寒冲任虚气血不调:

温经汤加附片

3.月经不调:证属肝气不足,阴血循环受阻:

温经汤

五四、麻黄加术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风寒湿邪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腰痛咳嗽:证属寒邪束表兼湿痹:

麻黄加术汤

2.关节冷痛:证属脾肾寒湿:

麻黄加术汤

3.周身疼痛:证属表实寒邪湿痹:

麻黄加术汤

五五、近效白术附子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脾肾阳虚范畴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腰痛:证属脾肾阳虚兼湿邪化热:

近效白术附子汤加菊花、龙骨、牡蛎

2.便秘:证属脾肾阳虚夹湿:

近效白术附子汤加厚朴、半夏

五六、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瘀血致病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腹痛:证属脾肾阳虚瘀血阻滞:

桂枝茯苓丸加吴茱萸

2.崩漏:证属清宫未净,瘀血所致:

首用桂枝茯苓丸,继以当归建中汤

3.妊娠外伤:

桂枝茯苓丸

五七、小青龙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表寒内饮无汗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咳嗽气喘:证属外邪内饮,邪轻饮重:

小青龙汤加茯苓、杏仁

2.咳嗽喘悸:证属痰饮素盛新感表实:

小青龙汤加石膏

五八、大青龙汤临床应用

临床中凡属风寒外闭兼内热烦躁之症,具可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1.头痛:证属太阳阳明表实证:

大青龙汤去石膏,加葛根

2.身痛:证属风寒两伤营卫,表实兼里热:

大青龙汤加石膏、附片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