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脾虚湿气重的情况,也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健脾祛湿,但是还是未能改善。中医认为健脾祛湿是讲顺序的,方法用对了才能更好地改善。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脾虚生湿,健脾力度大于祛湿力度。中医认为脾有运化之功,如果脾虚了,使身体的排水功能下降,身体内的水液运不出去,就会出湿气,这种情况多是脾虚生湿。总感觉浑身湿漉漉的,身体像是被注水了一样,很困重,大便也是溏稀不成形、舌头湿湿的、舌头胖大、两侧齿痕明显。这个时候要侧重于健脾,先强健脾胃,把脾胃养好,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
第二种是湿阻中焦,祛湿力度要大于健脾力度。如果身体产生的水液过多,远远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就像是城市排水系统还在正常运行,但面对暴雨这种过大过多的雨水量,也只能是束手无策,这就是湿阻中焦导致的。当湿阻中焦,脾的生清以及运化功能减弱,就会导致胸胁部胀满,总感经恶心想吐、食欲差、大便稀、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这时候再健脾就来不及了,就要借助燥湿高手来化除中焦的湿浊,养护脾胃。
不过提醒大家,中医用药需要辨证,如有需要请及时找专业医生咨询治疗调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86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