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木一石一溪,皆有其灵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好的养生良方。
而上热下寒,正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一大健康困扰。面对这样的症状,我们又该如何调理呢?
01
俗话说,上火容易下寒难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脸上痘痘冒不停、牙龈肿痛,大便燥结难解,这些症状就是典型的上热表现。
所谓上热,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指上焦 (心、肺) 的热症。它主要源于心火偏旺、肺经积热,或情志失调、口腔卫生不好等因素。而现代人普遍有上班族久坐、熬夜、压力大等问题,更是加重了上热的发生。
与此同时,下寒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多人会出现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症状,时而感觉脚底冰凉,时而伴有白带增多,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上热下寒,反映的正是我们身体阴阳失衡的状态。
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大自然的缩影,心为火,肾为水。心主血脉,肾藏精华。心火与肾阳相互资生,共同温煦人体。一旦二者失衡,上热下寒的症状便会接踵而至。
就像一栋房子,上面闷热潮湿,下面却冷气森森,住在里面的人怎能安然入眠,怎能神清气爽呢?
所以,上热下寒绝非小病,它折射出我们身体内在气机的严重失调。倘若不及时调理,任其发展,很可能酿成大病。面对上热下寒,我们需要追本溯源,方能药到病除,重获健康。
02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候群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中焦——脾胃功能的失调。在五行学说中,脾属土,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于肺而流溢于肌肤。
一旦脾胃受损,水谷精微无法输布,肺失所养,心火偏旺,热症乘虚而入,上焦便出现口干舌燥、心烦不安等火热症状;
同时,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寒湿之邪壅滞不去,下焦受其波及,故见脚冷腹泻、小便频数、白带量多等下寒表现。可见,上热下寒,病在脾胃,根子在中焦。
探其病因,不外乎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饮食失节、情志失调、久坐少动等不良习惯。一些人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又或暴饮暴食、食无定时,导致脾胃受损;
一些人工作压力大,心事重重,忧思郁怒,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还有一些人整日伏案工作,缺乏运动,导致气机瘀滞。当气血运行受阻,脾胃虚弱,寒热失调,上热下寒的症状就会接踵而至。
面对上热下寒这个顽疾,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首要任务就是恢复中焦脾胃功能,打通气机,扶正祛邪。
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脾胃健运,吸收功能正常,人体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上焦心肺得以滋养,心火自然平复;同时,水谷精微输布无碍,下焦肾阳得温,清阳上升,寒湿得以祛除。
由此,整个人的阴阳气血调和,上热下寒的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具体调理时,我们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对于上热症状较重的,可选用清热泻火之品,如连翘、金银花、黄芩、黄连等;对于下寒明显者,宜温补肾阳,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若兼有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津液亏虚之症,可加入沙参、麦冬、生地等滋阴生津之品。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者,切忌单纯攻下,而要以健脾益气为主,养正驱邪。一些温补脾阳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03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日常起居的调理也不可或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戒除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适度运动,可进行一些传统养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
俗话说得好,上工治未病。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无虞。
谈到治疗上热下寒,怎能不提到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甘草泻心汤呢?这是一个专门治疗’上焦有热,下有寒,腹中痛,口干,烦,小便利数,腹微满,不欲饮食’的古方。
方中以甘草为君,清热解毒;黄芩、黄连清上焦之火;干姜、半夏温中焦以助运化;大枣益气和胃,调和诸药。群药配伍,恰如天衣无缝,共同发挥了调和阴阳,理气和胃的功效。
由此可见,虽然甘草泻心汤出自古方,其精髓思想却历久弥新,它为治疗现代人的上热下寒症,提供了一剂良方。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方证对应。只要我们抓住疾病的本质,选对药方,上热下寒又何足为惧呢?
医者大道,贵在洞悉人体,顺应自然。上热下寒,乃人体阴阳气血失调之象。治疗时,若执着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免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反观甘草泻心汤,虽然方中药味不多,却能上下兼顾,标本同治。单看一味甘草,性平味甘,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之功。
《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的记载。再看群药配伍,黄芩苦寒,清泄肺胃之火;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大枣甘温,益脾和胃,调和药性。
看似简单的组合,实则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正所谓’味不过五,以治五脏;方不过十,以治十变’。透过这一味小小的复方,我们何尝不能窥见古人高深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智慧呢?
反思现代医学,虽然技术日新月异,但过于看重局部,常常顾此失彼。一些医生为追求快速见效,动辄使用激素、抗生素等猛药,反而破坏人体的整体平衡,埋下更多隐患。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疾病防治中,我们是否应该回归整体,顺应自然,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呢?
惟有明白藏象,审察阴阳盛衰,因时因地制宜,因人因病施治,方能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让国人少生病,多健康。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461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