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伤寒论》.第215条
2025
05-19

【原】《伤寒论》.第215条

201、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尔。宜大承气汤下之。(见《伤寒论》.第215条)。

作者:蒋远东

本篇第181条讲: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为阳明病;此阳明病是阳明腑实证。以其外有潮热,潮热者,表虚也;内有燥结,燥结者,里实也;本篇第218条讲:表虚里实,久者谵语;本篇第217条又讲: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这里的汗出与本条的有潮热同属风也;本篇第190条讲:阳明病,若能食者,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这是一个太阳风寒转属阳明病,风助胃热,阳明中风则能食;反不能食者此为寒也。以其风为热,热伤胃,胃津液外越而发潮热,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寒伤胃不能食,是以寒伤脾,脾不运化故,所以不能食。风寒同时伤及脾胃,虽不能食,亦有燥屎,久者表虚而里实,必发谵语。谵语者,胡言乱语也;潮热者,象潮水一样风盛则热涌、寒盛则止,发作有时。

这是一个太阳风寒伤及脾胃引起的风寒俱盛的实热证,无论是风胜、还是寒胜都会导致阳明潮热、大便为难,久者谵语,宜大承气汤下之;如果太阳风寒伤及脾胃,风寒俱盛者,其人虽能食,食之甚少,大便燥结,七八日不更衣,一身浮肿者,此为虚寒证,可与三物白散下之。

二0二四年,一妇人因水肿背至我处,诊之寸口、人迎、趺阳脉俱无,其子言之,五六日不大便,便则燥屎如豆,先与承气汤下之,下之则大便即出,后又不大便七八日,与三物白散下之即愈,此即太阳风寒伤及脾胃引起大便为难的虚寒证,故补录于此。

若能食是胃中有热,大便但硬尔是大肠有热,当急下而存阴,宜大承气汤下之。至于娄全善在本篇第210条【集注】中讲的:“余用参、术、归、芪等剂治谵语,得愈则甚多”,如果列于此处、最为妥当。因为,参、术、归、芪等剂是补虚的药,用参、术、归、芪等剂治愈的当是太阳风寒伤及脾胃引起的虚性谵语甚多,实证当与黄连解毒汤、或大小承气等汤才对。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