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高尿酸血症中医辨证治疗
2025
05-16

高尿酸血症中医辨证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健康问题。在中医理论中,高尿酸血症虽无对应病名,但依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痹证”“淋证” 等范畴。中医通过对病症的细致观察与临床实践,认为湿热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治疗方案。

辨证治疗方剂推荐

1、湿热蕴结型

症状: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活动受限,发热,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剂:四妙散合宣痹汤加减。

用药用量:苍术10g,黄柏 10g,牛膝 15g,薏苡仁 30g,防己 10g,杏仁 10g,滑石 15g(包煎),连翘 10g,山栀 10g,半夏 10g,晚蚕沙 10g(包煎),赤小豆皮 10g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一般服用 7 – 14 天为一个疗程,具体根据病情调整。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牛膝引药下行,且能强筋骨;薏苡仁利水渗湿;防己、杏仁、滑石等宣通经络,清利湿热。

2、浊瘀阻滞型

症状:关节刺痛,痛有定处,关节畸形,屈伸不利,皮下有结节,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方剂:身痛逐瘀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用药用量:秦艽10g,川芎 10g,桃仁 10g,红花 10g,甘草 6g,没药 6g,羌活 6g,五灵脂 10g(包煎),当归 10g,香附 6g,牛膝 15g,地龙 10g,萆薢 15g,薏苡仁 30g,黄柏 10g,赤茯苓 15g,牡丹皮 10g,泽泻 10g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服用周期视病情而定,一般需持续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身痛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萆薢渗湿汤清热利湿、分清泌浊,两方合用,针对浊瘀阻滞的病理机制。

3、脾虚湿阻型

症状:关节肿痛,反复发作,肢体困重,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用药用量:人参10g(或党参 15g 代替),白术 15g,茯苓 15g,山药 30g,莲子肉 10g,薏苡仁 30g,砂仁 6g(后下),桔梗 10g,白扁豆 15g,甘草 6g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可长期服用以调理脾胃,改善脾虚湿阻的体质,但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通过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上减少水湿内生。

4、肝肾亏虚型

症状:关节隐痛,反复发作,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剂:六味地黄丸合虎潜丸加减。

用药用量:熟地黄24g,山萸肉 12g,山药 12g,泽泻 9g,牡丹皮 9g,茯苓 9g,知母 10g,黄柏 10g,龟甲 15g(先煎),锁阳 10g,干姜 6g,陈皮 10g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和疗程。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虎潜丸滋阴降火、强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亏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

尿酸稳定期的调理与预防

在尿酸稳定期,除了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还需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巩固疗效。脾虚者可服用四君子汤(人参10g、白术 10g、茯苓 10g、甘草 6g )健脾利湿;肾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 24g、山萸肉 12g、山药 12g、泽泻 9g、牡丹皮 9g、茯苓 9g )滋补肾阴。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对预防高尿酸血症复发至关重要。

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注重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通过精准用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体质。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酸水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在线中之医 弘扬中医文化,维护全民健康。倡导科学养生,探讨疑难问题。8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