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083期。
大家好,今天内容,分享一则中医用自拟祛湿健脾汤治疗脾虚湿阻中焦的具体案例。
如果你湿气重,如果你脘腹胀闷,腹痛不适,饮食不好,总感觉饭后不消化,身体沉重乏力易疲倦,头晕眼花,舌苔厚腻舌红,口苦口腻口气大…这就是标准的脾虚湿阻中焦证哦。
怎么治疗?
35 岁小辛,有上述症状差不多快一年了。 一年来频繁辗转多家医院,内服中药好几十剂但效果并不突出,几乎每个医生都说她体虚,所以方中多有黄芪、党参等补益之品。
这次诊疗,医生根据她上述 脾虚湿阻中焦的症候,辨证为湿热阻滞中焦,方剂予以祛湿健脾汤,组方:
茵陈、黄芩、制半夏、(制)附子、茯苓、丹参、炒莱菔子、苍术、炒三仙、炙甘草、薏苡仁、陈皮、白术、厚朴、草寇、苏梗、元胡。
果然,此方小辛仅仅服用 3 剂,饮食增加,舌变淡红,苔变白腻,脉滑。
效不更方,既然舌苔由黄腻白腻白腻,热已清,则上方去茵陈,加藿香、佩兰强化芳香化湿的效果,继续服用。
三诊时,小辛湿阻中焦诸证均消失,舌变淡苔白薄,舌苔健康而正常。
改为健脾丸巩固效果,避免湿浊再生。
案例解读:
中医中药对于脾虚湿租中焦证来说,一般出现效果比较慢,聊城比较长,都源于中医所言:“千热易清,一湿难祛”的说法。
这也都源于湿邪属于阴邪,其性重着黏腻,特容易和它邪合邪为患。
正如上面的方剂,首诊方只服用三剂,湿热内蕴的热邪就基本清除掉了。
因此二诊方,减少清热解毒的茵陈后,加藿香、佩兰,利用芳香药来强还芳香化湿的效果,而且上面这个祛湿健脾方,用药量比较大,取意为量大力宏力专,效果来的快。
而且此方祛湿渗湿利湿药,和芳香化湿药,苦寒药和辛温发散药,理气调节气机药一起使用,达到健脾和胃、利湿燥湿化湿、调畅气机、升阳降浊、寒热并用、补泄兼施的功效,从而不但清湿热还能健脾胃,真正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不管你是口疮、口腔扁平苔藓,还是尿酸高痛风,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一对一调理。方法很简单,只要您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后单独悄悄地回复(别在评论区)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悄悄给你的反馈即可。#暑期创作大赛#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01年第36期《 陕西中医杂志》李克华等文章《湿阻中焦的辨证施治》#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95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