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神奇八脉交会穴,治“胃”的一对穴
2025
04-30

神奇八脉交会穴,治“胃”的一对穴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饭后胃胀得像塞了石头,喝凉水胃痛到直不起腰,紧张时胃里翻江倒海?现代人饮食不规律、压力大,十人九胃病。但你知道吗?人体自带两个“养胃开关”:公孙穴和内关穴。它们被称为“八脉交会穴”中的黄金组合,专治胃部不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对穴位的神秘面纱,教你如何用它们守护胃健康!


一、为什么胃病总缠上你?

胃是情绪的“晴雨表”,饮食不节、压力焦虑、寒凉刺激,都会让胃“罢工”。常见的胃痛、胀气、反酸,西医可能归因于胃炎或功能紊乱,而中医则认为根源在于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吃药虽能缓解一时,但长期依赖可能伤身。此时,不妨试试身体的“天然药箱”——穴位调理。


二、认识“胃病克星”:公孙穴+内关穴

1. 公孙穴:冲脉之会,专治胃心胸

位置: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处(如图)。

作用:属脾经,通冲脉。冲脉为“血海”,主调气血。刺激公孙穴能健脾和胃,缓解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甚至对胸闷、心悸也有辅助效果。

2. 内关穴:阴维脉之会,调理胃、心、胸

位置:手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两筋之间。

作用:属心包经,通阴维脉。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擅长止呕、降逆、安神。胃酸反流、恶心呕吐、焦虑引发的胃痉挛,按内关穴能快速舒缓。

中医经典《八脉交会穴歌》云:“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意为公孙穴与内关穴协同作用,可统调胃、心、胸部的病症。


三、如何正确刺激这两个穴位?

方法1:按压法

公孙穴: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力度以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双侧交替。

内关穴:拇指与食指捏住穴位,轻轻揉按,恶心时用力掐按10秒见效。

方法2:艾灸法

适合胃寒、喜暖喜按者。用艾条悬灸穴位,每穴5-10分钟,温热感渗透为度。

方法3:日常保健

饭后散步时轻揉公孙穴,助消化;

乘车、办公时按压内关穴,防晕车、缓压力。


四、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适合:

功能性胃病(无器质性病变);

饮食不当或情绪波动引发的胃部不适;

长期胃弱需调理者。

慎用:

胃溃疡、出血等急性病症需及时就医;

孕妇、皮肤破损者避免强刺激。


五、调理胃病,还需“内外兼修”

穴位治标,习惯养本。配合以下方法效果更佳:

饮食:少食生冷、油腻,细嚼慢咽;

情绪:避免焦虑,适当运动疏解压力;

作息:规律三餐,睡前2小时不进食。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公孙穴与内关穴这对千年传承的“黄金搭档”,正是身体赐予我们的自愈密码。下次胃部闹脾气时,别再急着吞药片,试试这两个穴位,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版权声明:图片综合自网络,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