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吃好喝好,喜迎“佳节胖3斤”,节后不少人会有胃胀、腹闷、食欲下降的问题。
大鱼大肉大酒、熬夜、饮食不节引起胃气失和、肠道积滞,需要适时调理脾胃。调理肠胃,和胃消食的中药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保养脾胃三名将:健脾丸、人参健脾丸、保和丸,三者的区别。
一、健脾丸:
出自清康熙年间《医方集解》,共6味药组成。
成份:党参,炒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
功效:健脾开胃。
主治: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君药2味:党参(健脾益气)、炒白术(燥湿利水)。臣药2味:炒山楂(化滞消食)、炒麦芽(行气开胃)。佐药2味:枳实(破气导滞)、陈皮(理气化痰)。全方健脾为先,行气为要,开胃为功,消食为用,既消又补,标本同治。凡是脾胃虚弱,运化不好,降浊不良引起腹胀、便溏、厌食等症候,出现的积食、胃病,均能露两手。对西医常见的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胃下垂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二、人参健脾丸:
鉴于健脾丸消积健脾和胃的功效,后人进一步完善创新,打造了人参健脾丸,共11味药,收录于《中国药典》。
成份:炙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酸枣仁、远志。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人参健脾丸重用人参、黄芪,加入茯苓、山药、木香、砂仁、当归、远志、酸枣仁,与白术、陈皮共同组方,提气以健脾胃,补血以益表里,宁心以助安神;不仅健脾和胃,又止泻开胃,治脾虚引起的积食问题更进一步。三、保和丸:
最早创于元朝《丹溪心法》,后清朝《医方集解》改良,后世多沿用清朝处方,共8味药。
组成:焦山楂、炒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
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君药1味:山楂(消积化腻)。臣药2味:神曲(健脾消食)、莱菔子(降气除胀)。佐药5味:半夏(和胃止呕)、陈皮(理气驱滞)、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散结清热)、麦芽(行气开胃)。保和丸全方一边消食,一边导滞,一边和胃,一边祛湿,是消食名方,可消解绝大部分饮食积滞。消解绝大部分饮食积滞,听起来是不是在吹牛?不是吹牛。
保和丸药力平和求稳,适用于男女老幼之食滞症状,其组方中有3个强效组合,号称“消食和胃三连击”:
第一击:山楂+神曲+麦芽,叫“三仙”,可分别除“米和面”、“红白肉”、“酒和饮料”等食物引起的积滞,加上莱菔子除胀气,降胃气。第二击:陈皮+半夏,闻名的“二陈”,再配上茯苓,妥妥的“二陈汤”,可和胃、化痰、燥湿。第三击:连翘,一味药可入“六经”:心、肝、胃、胆、三焦、大肠。凡是食物滞胀都会有热毒,连翘刚好去热毒除湿热。保和丸尤其适用于各类消化不良症状、腹泻、肠胃炎和小儿积食等。
四、健脾丸,保和丸的区别:
1-健脾丸,保和丸的相同点:
显而易见就是“消食和胃”,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都能用于消化不良、积滞问题。2-健脾丸,保和丸的不同点:
健脾丸:先重补脾,随后才轮到消食,用于脾虚证更多一些。
保和丸:适用于吃多了难以消化的症状,或用于清理肠道,当“推粪机”,补脾是“副业”。
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好很多了,吃得好、难克化慢慢变成了问题。医生建议健脾丸、保和丸都居家备一些,遵医嘱使用。特别是保和丸,宝妈们要知道它的功用——对付小儿积食的妙药。五、小儿十有七八有积食现象:1、有的是吃得太好、太饱引起,一肚子实实在在的食物;2、有的是长期喂不对,使脆弱的胃气受损了,好些天的食物堆在肠道里;3、有的是老人带娃,端碗喂饭,小孩玩到哪跟到哪,一顿饭个把小时,实际等于喂了较多寒凉饭食,脾胃虚寒了;4、有的是小孩手里有闲钱,买甜品、冷饮、油炸食物,结果伤胃气或脾虚,积食来了。六、小儿积食症状有:
不想吃;舌苔白或黄,舌苔厚腻;眼神不清澈;口气重;脸颊红;腹胀;大便干结;排便或放屁很臭;睡觉爱趴着,磨牙。如果小孩晚上发烧,刚退烧一会又反复烧起来,有的是体质和病毒引起,有的就是肚子里积食不化所致,把大人折腾得够呛。这些问题,只要与保和丸的药方没有相克,都可以按小儿用量喂服。
注意的是,不论是健脾丸,还是保和丸,都是积食症状消失就停药,不要一直吃。且以医嘱为准,不可乱用、滥用、错用,避免引起麻烦。尤其是小儿和老人用药,慎之又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02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