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从“症相”入手做到见病知源(二)
2025
03-30

从“症相”入手做到见病知源(二)

听说

这是一位

老中医所开方

开这张方子的挂号费1000元,药费3000

还一号难求

(回车诗体)

关键是吃了这药并没有任何改变,患者说没什么大感觉,那也就是没有见好。

我们不妨从“症相”来介入分析一下:

目糊,溢泪,皮肤瘙痒,这些属于“肝木”属性,在我们学习给的“经法图”中有标注。

入睡不易,阳后易醒,掉发,舌绛少津,都属于“火”。

脉诊描述不采纳,因为这样的医生我怀疑他们的脉诊结果。

从症相归类,这是一个新冠后遗症患者,多为前期治疗发散太过导致。

溢泪,目糊是肝阴虚,皮肤骚痒是表症,都是东方木空间属性。上下不宁,烦火导致睡眠问题也是有火(炎症)以及掉发都是肝郁造成。这也是前期新冠导致发散太过(西药降温或者中药发汗太过),那个“易倦”是湿困表现。

所以用酸补肝阴,用苦除烦燥湿…

枳实10 芍药10 生姜9 炙草9 

黄芩9 大黄6 白术9 人参10

当然,这是根据那个医家诊断症相给出的方,仅仅是学习汤液经法的开方,如果是接手治疗,那必须重新诊断。

同时,我要说的是向经典求知,当今师承你只需要看他们开方就能知道他们斤两,所以作为患者不要迷信专家,作为医家必须精益求精。

如果不加努力,那么这些所谓的“专家”都可以被“AI”取代。

请看AI分析并给出的药方。

再不努力都要失业了…

创作不宜,请随手点右下角鼓励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