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糖尿病眼底病变
一、辨证论治方
(一)气阴两虚,目窍失荣证
主症:视物模糊,眼内干涩,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渴喜饮,小便频多,形体消瘦,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补血明目。
方药:八珍汤合生脉汤加减。黄芪2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黄精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麦冬25克,玄参15克,知母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2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丹参20克,谷精草15克,菊花15克,木贼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二)肝肾阴虚,目失濡养证
主症:眼内干涩,视物昏蒙,或眼前黑花飞舞,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则有月经不调或闭经,舌淡红,苔少薄,脉细。眼底可见视网膜病灶色素沉着,或间有新鲜渗出。
治则:补益肝肾,养精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合驻景丸加减。生地20克,熟地2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25克,五味子10克,山药15克,茯神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菊花10克,当归20克,茺蔚子15克,青葙子15克,决明子15克,玄参15克,麦冬20克。水煎服。
加减:如有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重,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则为肝肾阴虚,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丸合玄参、麦冬、旱莲草、女贞子、当归、菊花、茺蔚子、青葙子、枸杞子、龟板等。
(三)肝火亢盛,灼伤目络证
主症:视力骤降,甚至突然失明,常因恼怒而发。可伴有眼球压痛和转动时球后作痛,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口苦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眼底检查可发现出血。
治则: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山栀子10克,柴胡10克,郁金15克,泽泻10克,当归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牛膝15克,大黄炭30克,生地炭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
加减:眼底有新鲜出血者去赤芍,加棕榈炭、小蓟炭;如大便干结,可加大黄、芒硝等。
(四)气滞血瘀,目窍失养证
主症:眼前黑花泛泛,视力下降,视物昏蒙,口干咽燥,渴不欲饮,胸闷胁胀,心烦易怒,或闷闷不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涩。眼底有静脉纡曲变粗和浅层片状出血。
治则:疏肝理气,化瘀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粉丹皮10克,柴胡10克,郁金15克,山栀子15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
加减:若气滞而致血瘀重者,亦可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如症见视物昏花,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纳差等,则为气虚血瘀,治宜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五)痰热上壅,目络阻塞证
主症:视物昏蒙,或视力骤降,形体肥胖,头目眩晕,胸闷恶心,烦躁,纳呆,痰稠,口干口苦,舌体胖大,苔黄腻,脉弦滑。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苍白,视网膜水肿混浊等。
治则:清化热痰,涤浊明目。
方药:清气化痰汤加减。黄芪15克,黄连10克,川贝母10克,炒杏仁10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15克,枳实10克,泽泻15克,制半夏10克,茯苓15克,海藻30克,泽兰15克,陈皮10克,菊花15克,谷精草1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
加减:如见眼底静脉纡曲,可加丹参、葛根、郁金等。
(六)脾肾阳虚,阴邪上犯证
主症:视力渐减,甚至失明,周身浮肿,面色苍白或晦滞,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少气乏力,食少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眼底可见水肿、瘀血、渗出等改变。
治则:健脾益肾,温阳通窍。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人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肉桂10克,熟附子10克,补骨脂15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10克,猪苓15克,干姜10克,当归15克,柴胡10克,石菖蒲10克,陈皮10克,谷精草15克,密蒙花15克,红花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加减:如水肿较重,小便量少者,酌加泽泻、泽兰、冬瓜皮、车前子、玉米须等,或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二、国医大师方
唐由之经验方——生蒲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生蒲黄,姜黄,女贞子,丹参,枸杞子,生黄芪,牛膝,山萸肉,菟丝子,川芎。
功能:益气养阴,止血活血。
主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加减:玻璃体浑浊、眼底纤维增生明显的可加浙贝、法半夏。肝肾亏虚明显的可加生熟地、金樱子、楮实子、五味子等。血虚明显的加当归。
三、经验方
1.降糖明目胶囊
组成:熟地,山萸肉,怀山药,沙参,麦冬,旱莲草,泽泻,丹皮,丹参,田三七,牛膝各适量。
用法:制成胶囊,每服4粒,每日3次。
功能: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降糖明目。
主治: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之肾虚血瘀证。症见双眼视物不清,两目干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渴,精神委顿,四肢消瘦,舌黯红干瘦,少苔,脉细数。
来源:秦裕辉《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年第3期
2.丹七地黄汤
组成:三七粉3克,生地2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炒蒲黄15克,丹参30克,石斛15克,升麻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毫升,早晚各1次。
功能:养阴清热明目,止血化瘀通络。
主治: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之阴虚血瘀,血热妄行证。症见平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突发视物不清,视野缺损,眼底检查证实视网膜出血。
来源:王大千《北京中医》,1999年第5期
3.参归明目汤
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克,黄精30克,炒白术10克,山药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怀牛膝15克,鸡血藤15克,枳壳10克,熟地黄15克,生山楂1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补气化瘀。
主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气虚血瘀证。症见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头晕心悸,视力下降,眼底出血色黯,舌尖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来源:杨海燕《新中医》,1999年第9期
4.增液养阴汤
组成:肺胃盛热型:麦冬30克,天冬30克,知母10克,西洋参20克,元参20克,川连10克,生地10克,北沙参30克,天花粉30克。肾阴亏虚型方:知母1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煅龙骨10克,三七粉(冲服)3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土元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①肺胃盛热型:清热养阴明目。主治糖尿病眼底病变之肺胃热盛,气阴两虚证。症见双眼视物模糊不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消谷善饥,形体消瘦,舌苔黄干,脉数。眼底检查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视网膜轻度水肿或黄斑灰黯。②肾阴亏虚型:滋阴潜阳,宁血明目。主治糖尿病眼底病变之肝肾阴亏证。症见视力下降明显,腰膝酸软,溲频清长,阳痿,口干舌燥,舌淡苔薄,脉沉细数,眼底检查见视网膜静脉扩张,或出血累及黄斑区,玻璃体浑浊。
来源:屈进学《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5.滋阴化瘀散
组成:黄芪,生地,山茱萸,龟板,鸡血藤,赤芍,川芎,当归,牛膝,三七,昆布,山楂各适量。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2次,餐前30分钟服。每3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功能:益气养阴,化瘀散结,滋肾明目。
主治:糖尿病性眼底病变之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证。症见双眼视物不清,视力明显下降,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多次频,舌红干瘦,少苔,脉细弦,眼底检查可见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或出血累及黄斑区,玻璃体浑浊等改变。
来源:董立均《吉林中医药》,2000年第6期
四、食疗方
(一)药粥
1.菊花粥(本方原载《老老恒言》)
原料:菊花。
制作:菊花烘干研末,先以粳米100克煮粥,再调入菊花末10克稍煮1~2沸即成。
功能:适用于糖尿病视物昏花者。
2.菊芽粥
原料:甘菊嫩芽或幼苗15克,小米60克。
制作:将甘菊嫩芽或幼苗洗净切细,小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
功能:清热明目。适用于糖尿病眼病。
3.地黄粥
原料:新鲜生地150克,南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新鲜生地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南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兑入生地汁,改文火,再煮一沸即成。每日2~3次,稍温食。
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糖尿病血热所致的眼底出血。不宜久服。
4.枸杞叶粥
原料:鲜枸杞叶100克,糯米50克。
制作:将鲜枸杞叶洗净,加水300毫升,煮至200毫升,去叶,入糯米,再加水300毫升,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能: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可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虚劳发热,头晕目赤,夜盲症。
(二)药茶
1.菊花山楂茶
原料:菊花3克,山楂15克,决明子10克。
制作:将菊花、山楂洗净,决明子洗净捣碎,共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盖严瓶盖,浸泡30分钟即成。
功能:具有滋养肝肾之阴功效。含菊苷、腺嘌呤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 1 、刺槐素、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果胶、柠檬酸、三萜类化合物、胡萝卜、大黄苷等。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肝肾阴虚者。
2.金君降糖茶
原料:南瓜300克,苦瓜50克。
制作:南瓜洗净,切成薄片。苦瓜去籽洗净,切成细丝,焙干研为粉末,等分为3份。置锅加入南瓜及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煨至瓜软糯,捞出用匙将瓜压成泥状,再放入锅搅匀即成。每次服苦瓜粉1份,用瓜汤送服。每日3次,连服10日为一个疗程。
功能:补中益气,清热降糖,明目。苦瓜又称君子菜,富含类似胰岛素物质。南瓜中富含维生素A原及胡芦巴碱、腺嘌呤、精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不仅可降血糖,对糖尿病并发的白内障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藕汁饮
原料:新鲜嫩藕汁节。
制作:将新鲜嫩藕汁节洗净,捣烂榨取汁,适量饮用,连服7~10天。
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散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反复出血而积血难散者尤为适宜。
4.生地饮
原料:鲜生地250克,三七粉10克。
制作:将生地洗净,捣烂如泥,榨取汁,加入三七粉和匀顿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
功能:凉血止血,和血散血。是治疗阴虚火旺眼底出血的佳品。
(三)汤饮类
双耳汤
原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
制作:将木耳洗净加清水蒸笼蒸至木耳熟烂,取出木耳,加水煎汤饮。
功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益气补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症。
(四)菜肴类
1.苦瓜熘羊肝
原料:羊肝150克,苦瓜100克,洋葱50克,绿豆淀粉20克,葱末、姜丝各5克,酱油3毫升,醋、葡萄酒、芝麻油各1毫升,精盐、味精各1克,花生油500毫升。
制作:将原材料洗净,苦瓜去内瓤,片切成3厘米左右的菱片,用沸水焯烫捞出,用凉水过滤去热,并沥尽水待用;洋葱与羊肝切成3厘米左右菱片,取一碗,放入切好的羊肝片,加入精盐、淀粉(约10克)挂浆;取炒锅加花生油,置于中火上加热,待油温八成热时(70~80℃),下入羊肝片,迅速用勺推开滑散,待炸制泛白色时捞出沥尽油;锅内留少许余油,重新置旺火上,油热后放进葱、姜煸炒出香味,放入苦瓜、洋葱再炒,并依次加进肝片、酱油、葡萄酒、醋、水淀粉勾芡,再加入味精、芝麻油炒匀即成。
用法:作为菜肴,一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目黯昏花,睛盲生翳等糖尿病眼病等。
2.糖醋元参鸡
原料:鲜藕1节,鸭子1只,元参50克。
制作:将鲜藕洗净,切成小薄片,鸭子去毛及内脏,煮熟捞出切块,元参和藕炒至七成熟时合入鸭肉,放入糖醋等调料适量。
用法:每日1次,连食7~10天。
功能:凉血止血,散瘀明目。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佐食佳品。
3.炒木须肉
原料:黑木耳10克,黄花菜10克,鸡蛋1个,瘦猪肉30克。
制作:黑木耳和黄花菜用温水浸泡开,洗净,木耳撕成小块,黄花菜切成小段,鸡蛋1个打匀,瘦猪肉切成小薄片。先炒鸡蛋取出,再用爆火将猪肉煸熟取出,然后将木耳和黄花菜煸炒后,加入鸡蛋、肉片、调料,同炒即成。
用法:作为菜肴,一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证,可见眼内出血,口咽干燥,目涩等症。
4.香菇烧豆腐
原料:嫩豆腐250克,香菇100克。
制作:将嫩豆腐洗净,切成小段,香菇洗净,与豆腐同入砂锅中,放入适量盐和清水,中火煮沸,改文火炖15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用法:适量服用,不宜过热。
功能:清热益胃,活血益气。
(五)面食类
1.桑椹枸杞粽
原料:桑椹、枸杞各30克,花生、大枣、白果仁各50克,粳米200克,糯米300克,鲜芦叶适量(约包30个粽子)。
制作:将原材料洗净,前5种温水分别浸泡,粳米、糯米混合用凉水浸泡;取煮锅放进洗好的芦叶,加水适量(漫过芦叶为度),置于炉上,用中火煮透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按常法包成粽子约30个,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作为主食,分多餐用。
功能:适用于眼花目黯,气虚耳鸣,血糖,血脂代谢障碍的糖尿病眼病等症。
2.兔肉馄饨
原料:兔肉100克,鸡蛋1只,豆粉适量。
制作:将兔肉洗净剁成肉末,放入鸡蛋,加豆粉、味精、盐、葱等调匀,按常法包成馄饨。
用法:正餐食用。
功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出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930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