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1,今日中医,抄方笔记◀︎
1、柴陈泽泻汤(四川名医余国俊方)【组成】柴胡10g,黄芩6g,法半夏10g,党参15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3g,白术10g,泽泻30g,钩藤12g(后下),菊花10g,天麻10g(轧细吞服),生姜10g,白芍12g,生牡蛎3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化痰降逆,运脾和胃。
【主治】主治梅尼埃病
2、朱氏痛风汤(江苏名医朱良春方)【组成】土茯苓30~120g,萆薢15~45g,薏苡仁30g,威灵仙20g,泽兰15g,泽泻15g,秦艽10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地龙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清热泻浊,活血化瘀。
【主治】主治痛风。【方解】朱老常以上方治疗痛风,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
3、痛风止痛汤(北京名医盖国忠方)【组成】土茯苓30g,山慈菇10g,益智10g,秦皮15g,槐角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清利湿毒,通络止痛。
【主治】主治痛风。【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5g,络石藤30g,忍冬藤30g;伴尿路(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者加金钱草30g,鸡内金20g;关节肿甚者加萆薢25g,防己15g;有痛风石者加穿山甲10,地龙15
4、自拟乌梅汤(江西名医叶毅方)
【组成】乌梅30g,丹参15g,红藤30g,甲珠10g,重楼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消肉。
【主治】治消化道息肉
5、消息汤(浙江名医李树康方)【组成】柴胡9g,金钱草30g,小青皮9g,莪术15g,茜草30g,虎杖30g,半边莲30g,夏枯草9g,皂角刺9g,炙甲片9g,生薏苡仁60g,全瓜蒌30g,枳壳9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疏肝利胆,散结消肉。
【主治】主治胆囊息肉【方解】李树康以自拟消息汤治疗胆囊息肉十余例,大多数获息肉消失之效。
6、周氏经验方(甘肃名医周信有方)【组成】柴胡9g,黄芩9g,栀子9g,茵陈30g,板蓝根20,虎杖20,金钱草30,败酱草20,赤芍20,丹参20,郁金15,枳壳9
①根据病情加减,大便干结者可加生大黄9g
②呕吐加半夏9g,竹茹9g
③腹痛重加延胡索20g,川楝子9g
④若出现黄疸,茵陈、赤芍均可加至60g
【主治】胆囊炎【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7、胆石症处方
【组成】柴胡30g,茵陈40g,青皮30g,郁金30g,槟榔30g,大黄9g,延胡索15g,香附15g,川楝子9g,枳实20g,鸡内金20g,金钱草30g,赤芍20g
【用法】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主治】分别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附注】胆石症处方主要适用于分布在胆囊、胆总管、肝管中的直径不超过1cm且不伴有粘连、嵌顿等情况的小结石。
8、大黄牡丹汤(河南名医李建超方)
【组成】大黄10g,牡丹皮20g,桃仁15g,芒硝10g,冬瓜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取500g芒硝生用,外敷腹部,由于芒硝对皮肤有一定腐蚀性,故用棉袋把芒硝包装严实,放置在患者腹部包块处,每次2h,每天2次。
【用法】上述治疗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无好转,可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功效】泻热逐瘀,散结消肿。
【主治】治慢性阑尾炎
9、加味三草汤(黑龙江名医沈凤臣方)【组成】王不留行20g,夏枯草50g,车前草20g,金钱草50g,白芷15g,茯苓10g,生大黄10g,鸡内金15g,延胡索10g,威灵仙30g,莪术10g,甘草10g【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用。14天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每疗程后复查1次【功效】解痉消石,行气止痛
【主治】泌尿系统结石
10、四逆散合消瘤丸(贵州名医冯先波方)【组成】柴胡15g,白芍20g,当归15g,郁金15g,青皮15g,三棱10g,莪术10g,木通5g,甲珠5g,夏枯草15g,牡蛎15g(先煎)浙贝母15g,丹参30g,川芎15g,降香15g,甘草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主治】主治乳腺增生症,适用于肝郁气滞为主,兼有血瘀表现者。
11、龙胆泻肝汤(贵阳名医冯先波方)【组成】龙胆10g,黄芩15g,焦栀子10g,木通10g,车前子20g(包煎),柴胡15g,生地黄15g,当归10g,怀牛膝20g,路路通20g,石菖蒲10g,磁石30g(先煎),生铁落30g(先煎),石决明20g(先煎),甘草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清肝降火,通窍聪耳。
【主治】主治耳鸣,属于实证者为宜。
12、 鼽鼻散(河南名医刘茂林方)【组成】党参30g,茯苓30g,炒白术30g,桂枝10g,炒白芍30g,炙麻黄8g,细辛5g,辛夷10g,苍耳子12g,防风10g,炙甘草8g,生姜3~4片,大枣5~6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主治】补脾益肺,调和营卫,通达肺窍
【主治】主治过敏性鼻炎。
13、口腔溃疡方(山东名医宋绍亮方)
【组成】黄芪30~60g,生甘草15g,炙甘草15g,白芍30g,白蔹15g,连翘12g,大青叶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托毒生肌,清热解毒。
【主治】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14、化浊祛瘀痛风方(江苏名医任达然方)【组成】土茯苓30~60g,虎杖30g,粉萆薢20g,忍冬藤30g,薏苡仁30~50g,威灵仙15g,黄柏10g,川牛膝10g,木瓜络10g,泽泻10g,路路通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功效】化浊祛瘀,活血止痛
【主治】主治痛风。
①湿重,加苍术10g、川朴6g
②若痛风反复发作10年左右可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畸形,关节周围与身体他处皮下均可见到结节状突出之痛风石,可于原方中加金钱草30g、海金沙10g(布包)、鱼脑石15~18g;
15、痛风汤(黑龙江名医段富津方)【组成】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粉防己15g,羌活15g,姜黄15g,赤芍15g,川牛膝10g,甘草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清热燥湿,舒筋止痛。
【主治】主治痛风。
16、四妙丸加味(湖北名医田玉美方)【组成】黄柏10g,炒白术15g,怀牛膝15g,薏苡仁30g,金银花20g,连翘15g,皂角刺15g,晚蚕沙6g,当归6g,紫苏叶6g,蒲公英30g,海桐皮15g,木瓜10g,生甘草6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清热除湿,通痹舒筋。
【主治】主治痛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60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