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病外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中药熏洗法
– 操作方法:将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等)煎水,趁热用蒸汽熏蒸眼部,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液洗眼。
– 作用原理:通过药物蒸汽和药液的温热刺激,使眼部气血流畅。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退翳明目等作用。比如对于眼部红肿热痛的患者,使用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熏洗,可缓解症状。
眼病熏蒸法是中医眼科外治法的一种,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原理
– 利用药物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使眼部气血流畅,促进眼部的新陈代谢。药物通过皮肤和黏膜的吸收,直接作用于眼部病变部位,发挥其药效,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退翳明目等功效。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药物和设备
–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治疗风热目赤可选用菊花、薄荷各10 – 15克;治疗眼生翳障可选用蝉蜕、木贼各10 – 15克等。准备一个熏蒸容器,如专门的眼部熏蒸仪或者一个简单的有盖容器(能让蒸汽集中释放),还需要干净的毛巾。
2. 煎药
– 将选好的药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以没过药物为宜),浸泡15 – 20分钟后,用武火(大火)煮沸,然后转用文火(小火)煎煮10 – 15分钟,让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 熏蒸
– 将煮好的药液倒入熏蒸容器中,患者坐在合适的位置,使眼部对准容器口,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10 – 15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用毛巾围住头部和容器,防止蒸汽散失。让眼睛在蒸汽中熏蒸,每次10 – 15分钟。
4. 后续护理
– 熏蒸结束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眼部周围的水汽。患者应闭眼休息片刻,让眼部充分吸收药物残留的药效。
三、适用病症
– 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对于风热型或热毒型的炎症,通过熏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例如,用金银花、连翘等药物熏蒸,能减轻眼部的红肿热痛和分泌物增多的症状。
– 眼疲劳和干涩:对于长期用眼导致的眼疲劳和干涩,选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如枸杞子、菊花等进行熏蒸,能够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增加眼表的湿润度。
– 眼生翳障:像角膜云翳等情况,利用具有退翳明目作用的药物,如谷精草、密蒙花等熏蒸,有助于翳障的消退,改善视力模糊的症状。
四、注意事项
– 温度控制:熏蒸的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眼部皮肤和结膜。如果在熏蒸过程中感觉过热,应及时调整距离或者停止熏蒸。
– 卫生问题:熏蒸所用的药物和器具要保持清洁,防止细菌感染眼部。每次使用后,容器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 药物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在熏蒸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如果在熏蒸过程中出现眼部瘙痒、红肿加剧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熏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点眼药水法
– 操作方法:使用特制的中药眼药水(如珍珠明目滴眼液等含有中药成分的眼药水),将头稍向后仰,眼睛向上看,轻轻拉开下眼睑,把眼药水滴入下穹窿部,然后轻轻闭眼。
– 作用原理:药物直接作用于眼表,能快速被吸收,发挥清肝明目、润眼等功效。例如一些含有冰片成分的眼药水可以起到清凉止痛的作用。
三、敷眼法
– 操作方法
– 冷敷:用冷毛巾或装有冰块的布袋敷于眼部,每次15 – 20分钟左右。
–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敷于眼部,也可以用中药包(如用艾叶、吴茱萸等制成)加热后敷眼,每次15 – 20分钟左右。
– 作用原理
– 冷敷:主要用于眼部外伤初期的止血、止痛,减轻眼部充血和水肿。例如眼部挫伤后,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 热敷:能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干涩,对于睑腺炎(麦粒肿)等炎症后期,促进硬结的消散有帮助。
敷眼法是中医治疗眼病的常用外治法,以下是详细介绍:
冷敷
– 适用情况
– 眼部外伤初期:如眼部受到撞击、挫伤后的短时间内,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
– 眼部急性炎症早期:像急性结膜炎、睑腺炎(麦粒肿)初期,冷敷能减轻局部充血、疼痛和炎症反应。
– 操作方法
– 可以使用冷毛巾或者冰袋。用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冷水中,然后拧干水分,折叠成合适的形状敷于眼部,每次15 – 20分钟,每2 – 3小时一次;使用冰袋时,要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同样每次敷15 – 20分钟,频率和冷毛巾一样。
– 原理
– 冷敷通过降低局部温度,使眼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和组织液生成,从而减轻眼部的肿胀和充血。同时,低温还可以抑制神经传导,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热敷
– 适用情况
– 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后,热敷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和疲劳。
– 睑腺炎(麦粒肿)后期:当炎症局限,出现硬结时,热敷有助于促进硬结消散。
– 霰粒肿(睑板腺囊肿):热敷可以使睑板腺囊肿的囊壁软化,促进内容物的吸收。
– 操作方法
– 最常见的是用温毛巾热敷。将干净的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水温以感觉温热但不烫手为宜(大约40 – 50℃),拧干后敷于眼部,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也可以使用热敷眼罩,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 原理
– 热敷能使眼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眼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让营养物质更快地输送到眼部组织,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对于炎症相关的眼病,热敷可以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四、眼部按摩
– 操作方法
– 眼周穴位按摩:如按摩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等。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 – 5秒,重复多次。
– 眼球按摩:轻轻闭上眼睛,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眼球,从眼球的上部开始,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几圈。
– 作用原理:通过按摩穴位,调节眼部经络气血的运行,缓解眼部肌肉紧张,改善视力和眼部的各种不适。比如按摩睛明穴可以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模糊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用于眼病外治的中药:
清热解毒类
–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眼部外治时,通过其清热解毒作用可改善眼部热毒引起的红肿热痛。如眼部因外感风热或热毒炽盛出现的睑腺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等,可将金银花煎水熏洗或冷敷。
–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对于因风热上扰导致的眼睛红肿、干涩、多泪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可以将菊花煮水后,用蒸汽熏眼或者清洗眼睛外部。
明目退翳类
– 蝉蜕:味甘,性寒。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在眼病治疗中,主要利用其明目退翳的功能,对于眼生翳膜,如角膜云翳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将蝉蜕研末,用适量的液体(如生理盐水)调和后点眼。
– 谷精草:味辛、甘,性平。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作用。对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等情况适用。常和其他药物配伍煎水后熏洗眼睛。
活血化瘀类
– 红花: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对于眼部瘀血阻滞,如外伤后眼部瘀血,或者眼部血脉瘀滞引起的一些慢性眼病,可以将红花煎水后热敷眼部,促进瘀血消散。
– 丹参:味苦,性微寒。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在眼病外治中,也可用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例如把丹参制成药液湿敷眼部,缓解因血瘀导致的眼痛、视力下降等。
祛风止痒类
– 薄荷:味辛,性凉。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作用。用于眼部时,主要是利用其清凉、疏风的特性来缓解眼睛痒感和因风热引起的不适。可将薄荷煎水后洗眼,能减轻眼部瘙痒等症状。
–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在眼病外治中,对于风邪引起的眼部瘙痒、流泪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常和其他药物一起煎水熏洗眼睛。
以下是一些眼科外治的名方:
一、八宝眼药
– 组成:炉甘石、冰片、珍珠、硼砂、硇砂、牛黄等。
– 功效:消肿止痛、明目退翳。
– 用法:将药粉少许,点于眼角内,一日2 – 3次。
–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睑弦赤烂、胬肉攀睛、翳膜遮睛等多种眼部疾病,主要是针对眼部红肿、疼痛、有翳障等情况,通过药物的清热解毒、退翳明目作用来改善眼部症状。
二、黄连西瓜霜眼药水
– 组成:黄连、西瓜霜等。
–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明目。
– 用法:滴眼,每日3 – 4次。
–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以眼部红肿、灼热、疼痛、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借助黄连的清热燥湿和西瓜霜的清热泻火功效缓解眼部炎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52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