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有一大分类,就是补药。
这个补药,中国人听着可能感觉很熟悉、很普通,但其实如果深究,这里面奥妙无穷。
最直白的,就是人为什么有生老病死?笔者感觉,就是人体的正气慢慢耗光的必然经历,就像一台新车,从出厂到报废的必然过程。
大家如果看过著名动画片、电影《变形金刚》系列的话,肯定对擎天柱被揍的金属变形之后,只要再补充上足够的能量,这变形破损的金属,都不用像西医一样割了切、切了割、甚至换新的,自己就复原成蹭蹭亮的新壳子了,仿佛新生一般。
其实人体也一样,只要五脏的能量具足,即使突破限制、让人不死,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道家修仙的目标,所以现代医学去研究那些人体细枝末节的生理指标,越走越微观,笔者感觉有点南辕北辙了。
那古中医,早就认识到人体五脏无形的能量,中医里认为,五脏是藏精的,通俗的说,就是藏能量的:心藏红色的火能,肝藏绿色的木能,脾藏黄色的土能,肺藏白色的金能,肾藏黑色的水能,一个小小的人体,金木水火土,五行能量俱全了。
而六腑,你看不论是肠子还是胃,又或者是胆、还是膀胱、三焦,其实都是转运、疏泻掉的,不藏精、不藏能的,所以六腑以通为顺。
而人体免疫层面、抗衰老层面,五脏按说都很重要,不分彼此,但是实际上,从概率上讲,脾肾虚弱的现代人,特别多。
一个是脾胃问题多,一个是肾虚多,这大概和现代人的饮食变化、欲望消耗等,息息相关,所以适当的补一补虚弱的脾胃,利用草本植物中药的外在力量,帮脾肾一把,就能少消耗一把,让人衰老的更慢一点。
脾肾双亏,如果从症状上讲,那可就很多了,比如脾肾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干舌燥、面色萎黄、腰酸腿软、骨质疏松、遗精早泄、精力不济等。
很多人认识六味地黄丸,都用它来做补药,其实如果是脾肾双亏的人群,既脾虚、又肾虚的,若只用滋阴利水的六味地黄丸,久服还会加剧脾胃负担,得不偿失,笔者之前还讲过一个这样的案例。所以辩证不精的普通读者,脾肾双补很有必要,比较安全。有个脾肾双补丸,因为既要补脾、又要补肾,所以就成就了一个补益的大方,大家可别被吓到:党参、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山药、黄芪、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莲子、枸杞子、白术、肉桂、麦冬、薏苡仁、芡实、牛膝、陈皮、白扁豆、五味子具体的,笔者就不一一分析了,配伍太多了,都是老读者熟悉的常见药,总体来说,这个方子里,补脾健脾的配伍很齐全,虽然少了人参这样的超级主力,但也还算过的去。不仅如此,此方还有补血的药物,比如四物汤的成分。美中不足的是,此方补肝肾的力度略弱,基本只配置了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芡实、肉桂等,没有像附子、鹿胶、巴戟天、补骨脂、杜仲等常规补肾药。不过呢,世间哪有既要、也要、还要的大一统药物,多少都有所偏重,何况这个方子的补药配伍,已经不少了,不适合再加了。所以此方,笔者感觉更适合那些脾虚肾虚都有,但是脾虚略大于肾虚的人群,适当加点补肾的料,让肾提前补起来,然后重点健脾,脾胃强了,五脏慢慢的也都能通过食疗补上,不失为此类人群的好药。
世间法门千万种,本文所言仅为笔者个人经验,每个人的精神体质皆不同,本文所介绍之知识,也不会适用100%所有人,身心调养应根据个人情况,在使用时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人制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786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