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针灸-脐穴
2025
02-07

针灸-脐穴

​古代有脐相,所以肚脐是有变化的,相肚脐可以知富贵夭寿,在脐上针刺可以一穴通治百病。

所谓的脐针不是在肚脐的方向直刺,而是在肚脐内的这个内壁上沿着腹壁的方向平刺。等于针是在皮肤内运动,根本不涉及到内脏以及内脏空腔的事。

背如薄饼,腹如深井。意思是说后背不可以随意深刺,因为后背身体上半部分的肌肉都薄,一旦进针过深,就可能造成气胸等等比较不好的后果。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比较丰厚,一般情况下两寸针灸针,即使是瘦人,全部齐根没入也是比较安全的。

脐针下针之前,应该先相脐。

首先是根据肚脐的形状,可以粗浅的判断一下人的体质和疾病。

圆形:脐圆而下半部丰厚朝上,这是内脏健康,肾功能强,精力充沛的表现,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脐形椭圆为女性最佳,表示身体健康,生育功能良好。

此两种是为乾坤男女对应。

凸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多见婴幼儿,或见极少运动内脏整体真气减弱,内脏器官下垂。脐外凸较多者多见有严重水肿等等恶性疾病。也预兆肺、肾之气将绝。

凹形: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或见于暴吐之后。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浅小形: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气虚。

闭合形: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因是气血虚弱,导致的皮肤松懈。

脐位上移: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或提示胃、胆囊、胰腺病。

脐位下移:多为肾虚、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子宫脱出及脱肛。

脐位右移:多为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瘫痪。并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

脐位左移:多为血虚,见于各种贫血、寄生虫病人及右侧肢体瘫痪。也提示肠胃不佳、便秘。

离对应人体心脏,对应头部,眼睛。

坎对应人体肾脏,泌尿系统。

坤代表腹部,脾。

乾代表头部,大肠。

艮代表胃,人体所有突出的关节,例如膝盖,肘部。

兑代表肺,呼吸系统。

巽代表胆,代表人体风气。

震代表肝,代表人体木气。

八卦方法之下还有更细致的一个分类,就是八卦纳甲天干地支,行成的二十四个方位。

简单且明显的四组配穴:

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既济,天地定位。

天地定位法:乾位加坤位(乾为天为阳金,坤为地为阴土,土生金),针刺时候先刺乾位再刺坤位;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大肠病。

雷风相博法:震位加巽位(震为雷为春季,属阳木属东方;巽为风,属阴木属东南)刺时先刺震位再刺巽位。多用于女性患者,主治各种气郁等等疾病引起来的各大症状。

山泽通气法:艮位加兑位(艮为阳土,兑为阴金,土生金),刺时先刺艮位再刺兑位,此是通之大法,凡是由不通引起的疾病,比如中风、咳嗽、积食、郁症、结石、痛症、症瘕积聚、便秘、气管炎、支气管炎、肺部肿瘤等均可使用。大出血、脱证慎用。

水火既济法:坎位+离位(坎为肾阴,离为心阳),刺时先刺坎位再刺离位;对治疗失眠多梦、抑郁、烦躁、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妇科疾病、男科病也十分有效(比如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多尿症、性功能障碍及妇科肿瘤等。)

四局针,四神兽针,刚刚那四种针法是两根针同用,而现在这两种针法是三根针同用。

所谓四局针,即金、水、木、火四局。

这是四合局,所谓的四合局涉及到地支里的一个知识,名为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

寅午戌合化火局,

巳酉丑合化金局。

所以这个针法是以肚脐为中心,画好十二地支的不同方位,然后针刺这三个不同的方位,行成三合局,来加强刺激,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神兽局,四神兽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耳熟能详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

四神兽其实也是利用十二地支的不同方位,形成的名为“三会局”的一个针阵。

亥子丑三会为水,为冬天,为玄武。

寅卯辰三会为木,为春天,为青龙。

巳午未三会为火,为夏天,为朱雀。

申酉戌三会为金,为秋天,为白虎。

青龙主升发阳气可以用来发汗,白虎主降为收敛可以用来降温,朱雀为火热对应人体心脏阳气不足,玄武为寒水为肾水,对应肾气不足。

六十四卦不同的组合,所有的组合治疗的病,都是根据卦义来的。山地剥卦,主治的是腹腔里的增生瘤癌。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