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说药全传
2024
05-02

说药全传

从上古时期开始,古人早就知道了药。其中最著名的药书便是《神农本草经》,在这本药书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从金石、动物以及本草在内的360味中药。社会发展到21世纪,经过了上古时期,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发展,虽然药的品种如今有上万种之多,特别是西药,可以说一年就可以生产出成百上千的新药,这些药有没有用?有没有生命力?这里暂且不表,等看完这篇文章,你自然心中就有答案。一、草本药对于各种各样的草本药,种类繁多。神州大地这么广阔,各个不同的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药。药有道地药材之说,也就是各个地方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属性的药,有些药的生长范围非常狭窄,比如说怀牛膝,川牛膝就是不同地方的牛膝;蜀椒、秦椒就是不同地方的花椒。川黄连、汉防己、巴豆、川大黄、杭白菊等等,药材前面都标有地域。因此当我们人正常的时候,吃的食物最好产自于本地区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才是此地适合天地之灵的最好代言人,其性平和。当人生病的时候,需要采用外地性烈的药材,因此药材最好选用外来的道地药材来进行纠偏,这样病情的发展方向容易改变,疗效也会更好。但无论什么中药,归根结底就是五种属性,即我们经常所说的酸苦甘辛咸,它们秉承天地的精华、日月的光辉、雨露的滋润,才形成各种各样属于它们自己的性,但你把他们分成大类,无非就是这五种药。翻遍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到底无非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味药,你把这个核心的内容掌握了。医也自然不成难事。那么这五种味道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怎么样呢?《神农本草经》开篇就说了,治疗湿气要用苦温、治疗热要用咸寒,治疗寒要用甘温、治疗燥要用酸和、治疗风要用辛和,说来说去无非就这几种方法的妙用。有些中药具有双重功能,有些中药只有单一功能,比如当归既具有活血又补血的功能,丹参也具有活血和补血的功能,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双向调节的双重功效,这类中药很多,用的时候不妨记一记。但无论哪种草本的中药,你如果完全需要掌握其性的话,你还要看它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处在植物的某个部位。比如地下的中药大部分都偏阴,如地黄、麦冬、玉竹、白芍等等,地上的部分大部分都偏阳,如月季花、皂角刺、桂枝、肉桂、陈皮等等。根据中药所生长的位置,我们通常都可以知道它对人体哪个部分更适合,红花适合通脑部的淤血、牛膝适合通下肢的淤血、丹皮适合去皮肤的淤血;桂枝适合手脚四肢冰冷、砂仁适合脾胃虚寒、辛夷适合治鼻炎,如此等等。根据中药所处的部位与人体疾病部位的配对关系,从而知道什么样的疾病会选用什么样的中药。当然你还可以根据五色入五味的原则从而知道各味中药进哪个脏器?酸苦甘辛咸,青赤黄白黑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你弄明白了,自然临床的时候能得心应手。二、金石类药(矿物)金石类的中药有生铁落、白石英、云母、石钟乳、丹砂、石硫黄,铅、赤铜屑、水银粉、土黄、礞石、龙骨、阳起石、磁石等等。金石类的药物与一般草木之品相比,在主治上显著特点就是善治痼疾怪证,如惊狂、积聚、顽痹、恶疮、百虫、癣疥、噎膈、痰涎等,这类疾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非草木轻剂所能胜任,必须以金石重剂,以毒攻毒,方可奏效。如张锡纯善以生赭石治妊娠恶阻、生石膏治砒石中毒、生白矾治热痰顽痰、生硫黄治滑泻、铁锈水治痫风等等。还有可以用朱砂来镇静安神。用龙骨来镇惊潜阳、安神、敛汗生精。用磁石来潜阳纳气,镇惊安神。用礞石坠痰消食、下气平肝。用阳起石来温补命门、治疗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癥瘕崩漏。用海浮石来清肺热、软肺坚。用滑石来清热渗湿。用紫石英来镇心、安神、暖宫。用白石英温肺肾、安心神。用赤石脂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用生硫磺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用大青盐凉血、明目、软坚散结。硝石可以软坚、泻下。代赭石可降逆、潜阳。金石类的药通常药性峻猛,非草木之性所能比。无论哪一种金石类的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么就是它们的质比较重,大多都能够镇静安神、潜阳温肾,这是它们的共性。三、动物类药相对于植物而言,动物类的中药峻猛、凶悍、走窜,这是它们的共性。如地龙在地底下爬可以清通下肢的淤血,鹿茸、鹿角胶长在鹿的头上(诸阳之会),行阳能力十分强大。阿胶乃驴之皮,并经热火的温化,暖血补血功能很强。鸭子一年到头都在水面上游,因此水性很强,生性寒凉。蟅虫、蜈蚣、蛇、蟋蟀、蟑螂、穿山甲等等这些很会爬行的动物,它们的行动走窜能力都非常强,因此都能够活血化瘀、祛风逐风。这些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还有一大类是生活在海里面的动物,我们都知道海水都比较咸,水里的中药都带有海水的性,味道通常都比较咸,如牡蛎、海螵蛸(乌贼骨)、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海藻、昆布、海蛤壳、海浮石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能够治疗被西医所称为的肿瘤、囊肿、癌症等等不治之症,在中医里面称之为瘿瘰、瘰疬等实证。但有一点必须知道,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最好尽量选用植物类的或者矿物类的药,而少用动物类的药,所有动物类的药都会殃及到生命的无辜,因此一般情况下能不用尽量不用,非用不可的时候,最好为它们念念经,为它们超度解脱,这是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不懂的也难以悟通的,我们肉眼所能见的只是有形的东西,对于那些无形的、属于气、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现代科学至今无法证实,也无法解释,其实学过易经的都知道,天地分阴阳,人体分阴阳、界也分阴阳……其实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能够悟通这一点,已经比大多数人上升一个阶梯了,境界和格局早已大不一样。(这段尾写的有点佛系哈)四、化工类药(西药)自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这类药层出不穷,品种也有几千上万种,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药在研发和诞生。无论是治疗哪一类病的西药,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冠心病、神经病等等,这类化工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是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或高温高压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它们的出现离不开工业革命的成果,如果你再仔细研究分析,这些西药和农药的制造环境差别不大(这里不谈成分,只谈制造环境),它们都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除了化合类的化工产品,还有一类是提纯类的化工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各种带“精”的精细化工产品,如味精、鸡精、蛋白精、牛肉精、羊肉精等等,这些所谓的精细化工和上述的大工业化工产品生产出来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也进入了各个患者的床头。是福是祸,你可以自己分析。在生产或者提纯这类化工产品的时候,你说是不是会用到高温和高压这两个物理条件?也就是说,很多产品的生产条件需要在这两个因素的特定环境下才能够生产出来。在制药企业中,原料药耐热温度是按180℃的干燥设计条件进行设计的。中国药典Ch.P<0841>炽灼残渣检测法,温度要求700—800℃;美国药典USP<281> Residue on ignition的温度要求是600±50℃,也就是说检测药物有没有残留,需要将温度加热到600℃以上,我们人体正常的温度是37℃,别说600度的就是60℃,你都变成红烧肉了,还经得起检测吗?也就是说这个检测对人体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有没有残留应当设置在40℃,而不是600—800℃。我们人体的温度根本达不到60℃或180℃,人体的适应温度通常只在37℃上下。在一些化工生产工厂,化工原料药所使用的压力范围是10—16Mpa。这个范围主要作用于催化塔、高压输送、闪蒸器等生产流程中。更高的16—32Mpa的压力范围在化工原料中也广泛使用。而我们的标准气压是1.0132Mpa,也就是说16Mpa就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16倍,生产西药所需要的气压是10-32个大气压,你说我们胃的消化压力能够达到这样的气压吗?如果达到这样的气压,是不是像气球一样会爆炸?我们知道生产用什么条件,破坏同样需要这样的条件,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够完全破坏其结构,否则就会在人体里面造成残留。也就是说当你这些残留在身体里面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残留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癌症?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是不是知道?尽管各种化工原料药的生产温度和压力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温高压,而我们人和天地同在,夏天温度37℃以上就热的受不了,要开空调;冬天温度到0℃,手脚会麻木,肢体会冻僵。我们所吃的大米、油面、蔬菜、瓜果等等,和我们人都处在同一个蓝天下,受到同样的日月光辉的温暖、享受着同样的雨露滋养,我们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才是健康的食品,才符合我们人体的要求,因为它的温度和压力的取值范围和我们人体非常接近,因此它在我们人体里面能够被完全或者彻底代谢,不会造成药物残留。由此可见,如今各种各样的农药在粮食和作物生产中的超标准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知道了化工原料药生产的温度和压力取值范围,我想答案你心中自有。如何取舍,你自己决定。五、菌类药第五是菌类药。这种药我们早已不陌生,《神农本草》中就记载有灵芝、猪苓、茯苓这样的菌类中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菌类药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如桑黄、猴头菇等等越来越广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桑黄、猴头菇、灵芝、桦树茸等等这些菌类的药都有抗癌和防癌的作用。学过《黄帝内经》的自然知道,这些能够将腐朽变为神奇的菌类药,它们的不仅木性非常强大,而且繁衍能力非常强大,因此它们对于肝郁、气闭等精神病以及肝病、癌症患者,具有非常良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很多人都知道这些菌都有这种功能,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功能。而当你知道了这些功能背后的理论基础之后,自然你就具有了融通天地的能力,在生活中你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治病救人用药就会信手拈来。2023年12月1日,在龙城。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