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文各家讲解
第382条: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霍乱。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撩乱,名曰霍乱。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霍,吐也。乱,杂乱也。《灵枢》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是也。
喻嘉言《尚论篇》
无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夫以霍乱接于六篇之后者,霍乱为病,从内而外,以证伤寒从外而内也。霍乱者,挥霍撩乱,由邪实于胃,脾气内虚,转输不力,以致呕吐而利,一时并发,是名霍乱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注】夫伤寒之邪,从表而入,自有形层次第。伤寒之外,别有一种霍乱者,不从表入,不涉形层。夫邪从口鼻而入,直中于内,为病最急,故即列于伤寒之后也。霍者,忽也,谓邪气忽然而至,防备不及,正气为之仓忙错乱也。胃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故必伤胃。邪气与水谷之气交乱于中,故上呕吐而下利也,吐利齐作,正邪纷争,是名霍乱。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此设为问答,以明霍乱之病。谓邪在上者,多吐;邪在下者,多利;邪在中焦,上逆为呕吐,复下注而利者,则为霍乱。霍乱,挥霍撩乱,成于顷刻,变动不安。而其发热恶寒,亦与阳明相类也。
柯琴《伤寒来苏集》
无
吴谦《医宗金鉴》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问曰:病有霍乱者,其状何似?答曰:卒然呕吐、泻利者,是名霍乱也。
〔集注〕成无己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在下焦,则利而不吐;在中焦,必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而成霍乱。轻者只曰吐泻,重者挥霍撩乱,故曰霍乱。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中土为万物之所归,邪伤中土,邪气与水谷之气一时交乱,故上呕吐下利。邪正纷争,仓忙错乱,名曰霍乱。
此节言霍乱之邪在内也。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霍乱非少阴病耶?吐利以少阴为最多,何以“少阴篇”无“霍乱”二字,突来此不经见之病名耶?霍乱与少阴证相似者诚有之,特少阴病往往得之一二日、二三日,而霍乱则无二三日之阴证也。下文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者不可治,是凡四五日以前之霍乱,从无入阴可知。即过四五日,未必入阴又可知。霍乱乌得为少阴病乎?更无所谓太阴厥阴病矣。然则霍乱病在阳耶,得毋阳明中寒之最剧者耶?又非也。阳明不能食名中寒,未有吐利名中寒也。且下文有属阳明不属阳明之分,其不属阳明者在到后经中,即属阳明者亦在四五日后,又不得目为阳明病,更无所谓太阳少阳病矣。何以太阳大柴证呕吐而下利,霍乱亦呕吐而利耶?彼条汗出不解,心中痞硬,痞硬处是邪,其邪高;本证心中不痞硬,霍乱处是邪,其邪不高,与大柴胡证无涉。既不涉三阴三阳之问题,却不离乎伤寒之幻相,究指何部伤寒耶?下文特书曰伤寒,再则曰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伤寒何以有霍乱?霍乱何以亦伤寒?此其所以不容已于问也。答曰呕吐而利,本论“呕”字、“吐”字、“利”字不胜书,胡仅以一语括之耶?不知曰呕、曰吐、曰利,已指出上、中、下三部俱乱矣。盖呕出中焦,吐出上焦,利出下焦,中焦乱则上焦、下焦因而乱。上焦出胃上,中焦并胃中,下焦别回肠,三焦乱则胃之上口、中口、下口因而乱。吾于下文主理中,而知理中者理中焦,是中焦为乱源,则中土尽灾区也。且五苓证曰欲饮水,理中证曰不用水,曰欲得水,三“水”字针对水道而言,其水一乱,泛滥可知。此陆沉之象,非霍乱而何?霍者疾也,猝遽也。猝然扰乱其中州,气化退处于无权,三阴三阳不能抵御也。名曰霍乱,其实三焦伤寒。三焦者膝理其应,乱邪从腠理入,与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不同论。而灾情之惨,则少阳阳明当其冲,中土为阳明所居,二焦乃少阳所主也,殆亦阳明少阳合病者欤?又非也。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耳,未有且呕且吐也。不属少阳,亦不属阳明也,属不属四五日后方有时机。若初得病时,少阳阳明不知其何往,并三阴三阳亦不知其何往,安得有三阴三阳之见证乎?不冠伤寒,以其为乱伤寒,不能名曰伤寒,毋宁名曰霍乱耳。
曹颖甫《伤寒发微》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病之有霍乱也,始见于《汉书·严助传》,所谓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者是也。其病南方为甚,至西北高燥之地,实所罕见。盖地气卑湿,遇天时阳气外张,蒸气之逼人益炽,汗泄太甚,则营热而燥渴,渴则冷饮。设饱食之后,继以冷食,譬之冷茶与热茶搀和,冷羹与热羹搀和,不旋踵即泛呕,上下动摇,已成臭恶之物。此无他,热者有气,冷者无气,冷加于热,则气不行,而湿蕴于内,湿蕴则宿食,朽腐糟粕冒于上,水湿渍于下,中气忽然倒乱,浊气反升,清气反降,上呕而下泄矣。故知霍乱之名,专以吐利交作言之。近世医家,遇不吐不利之证,漫以干霍乱为名,不可解也。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此名”,成本、《玉函》作“名曰”。《千金翼》“何”后有“也”字,“名”作“为”。)
成无己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霍乱。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撩乱,名曰霍乱。
张锡驹:霍者,忽也,谓邪气忽然而至,防备不及,正气为之仓忙错乱也。胃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故必伤胃。邪气与水谷之气交乱于中,故上呕吐而下利也,吐利齐作,正邪纷争,是名霍乱。
《病源候论》曰:霍乱者,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其有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先利,心腹并痛者,则吐利俱发。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撩乱也。
《千金方》曰: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饱食肫脍,复餐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阴阳乖隔,变成吐利,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证虽小,卒病之中,最为可畏。
《外台秘要·必效方》云:上吐下利者,名为湿霍乱。
丹按:《文选蜀都赋》:“翕响挥霍”。刘曰:奄忽之间也。济曰:沸乱貌。《文赋》:纷纭挥霍。善曰:挥霍,疾貌。唐惠琳《藏经音义》云:转霍,呼郭反。按霍,倏,急疾之貌也。霍热、忽霍,皆是也。又霍然,倏忽速疾之貌也。由是考之,成氏云挥霍撩乱,锡驹云忽也,钱云大约是倏忽间,吐泻扰乱之意耳,其义并同。方氏云:霍,吐也;乱,杂乱也。其说不通。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
无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他说什么叫作霍乱呢?主要的就是上吐下泻。这个也类似伤寒,开始是表里一起病,但是上吐下泻相当厉害。这个病死人快得很,一脱水就死。
那么这个(条文),他只是提出上吐下泻,他并没说明这个病的详细情况。底下第二节,说得清楚了。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校勘】成无己本、《玉函经》:“此名”作“名曰”。《千金翼方》:“何”字下有“也”字;“此名”作“此为”。
【句释】“霍乱”,《千金要方》云:“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夫饱食肫脍,复餐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成吐痢,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证虽小,卒病之中,最为可畏。”
这样急遽的吐利,并不腹痛而转筋,殆为真性霍乱。
而《诸病源候论》云:“霍乱者,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其有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则先痢;心腹并痛者,则吐利俱发。”“心”指胃,“腹”指肠,胃肠疼痛、呕吐、下利,这确又是急性胃肠炎症了。
【串解】成无己云:“邪在中焦,则即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霍乱,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撩乱,名曰霍乱。”
呕吐而利,是中医认识霍乱的主要症状,但仍须配合特有的面容,皮肤干燥,富有皱襞,体温低落,米泔汁样的无臭粪便等方面,才可能做疑似的判断。
【语译】问:什么样叫作霍乱病?答:上吐下泻,这便是霍乱病的主要症状。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解析】本条论述霍乱病的主要证候。
本条以问答形式,揭示了霍乱病的主证,并列于篇首,实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问:疾病中有称作霍乱的,其临床表现是什么?答:呕吐、下利且暴然而作者,即为霍乱。
霍,迅速、急骤之意;乱,即变乱之意。霍乱,即指暴然发作的疾患;霍乱以吐泻为主证,又含有挥霍撩乱的意思。因其发病急骤,吐泻交作,挥霍撩乱,故取名霍乱。此与现代医学所讲的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霍乱,概念不同,而其范围要广泛得多。早在《灵枢·五乱》中,就有了霍乱的名称,如“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并已明确指出了霍乱的病因、病机和主证。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远远居于领先地位,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霍乱概说
霍乱是以呕吐、下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暴发性的胃肠疾患。后世医家又根据见证不同,分为湿霍乱与干霍乱两大类:即上吐下利,吐泻无度者为湿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但见烦闷不安,腹中绞痛,短气汗出者,为干霍乱。本篇所讲的霍乱,因以呕吐而利为主证,故当属湿霍乱。
霍乱病,多因饮食生冷不洁,或感受六淫之邪,而使表里之邪相并,寒热错杂,乱于肠胃,清浊相干,升降失常所致。仲景把霍乱病列于伤寒六经病证之后,是作为类证以与伤寒鉴别比较而设的。
倪海厦《伤寒论》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这个一开始我们介绍的:有霍乱者,呕吐而利,是名霍乱。这个霍乱,跟现在的霍乱,要不要放在一起比?诸位不要去想现在的病名,你只要看到呕吐,下利,能够又吐又利的,在我们中医里就叫霍乱。那如果说现在西医讲的霍乱也是呕吐下利,是西医拿中医的名词去用的,哦,不是中医拿西医的名词去用的。
最早的霍乱呢,这个名词出现在《汉书严助传》里。其实在《黄帝内经》素问里呢,就有介绍,叫做六元正纪论。它说太阴所至,中满霍乱,哦,太阴脾脏,中满。如果是病在这边的时候,霍乱,吐下,是因为湿太盛,这个素问也讲到,霍乱。那在《灵枢》呢,也介绍到霍乱。《灵枢》经上面对霍乱的定义呢,也是太阴,哦,厥气上逆。这也称为霍乱。
那,基本上霍乱是什么观念呢?在中国的北方,很少看到霍乱,大部份都是南方才有。这个病呢出现在春分到秋分之间。也就是说,冬天看不到这种病,哦,是在春分开始以后。按照我们这个六气,我们介绍了,天地之间的气呢,我们称为少阳,为……对不起啊,少阳是相火,少阴呢是君火。在学针灸的时候,手少阴心经是属于火、手少阳三焦经呢,它是相火。从夏至到冬至之间,两个火配合,再到太阴的湿。也就是火,就是热啦,和湿夹杂在一起。
比如说,这是地球,地中有火。哦,这是外面的太阳,也是火,所以,照到地面上的时候,在地上面。下面的热往上升,上面的热往下降,中间呢,土又很湿,那你人站在这个地方,上面又热,下面又湿,两个交杂在一起。处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时候,产生了霍乱,这是霍乱的来因。
所以他霍乱一定有它当地的节气,还有当地的湿度才会造成的。那北方不会呀,北方冷呀,就不会有这种霍乱的情形。当我们知道他的病因了以后,我们就知道霍乱要去湿去热。同时呢,知道了这个霍乱是什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39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