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脉法”详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内经》中具有代表性的遍身诊法。当然三部九候脉治法,不光见于《三部九侯论》,还散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及《八正神明论》。
然而从《难经》倡导独取寸口开始,三部的概念逐渐归属于“寸口”寸关尺三部,而三候的概念逐渐归属于寸口脉浮中沉三候,一部有三候,三部有九候。
后来独取寸口三部的脉法发展起来,几成脉法的代名词,《内经》的三部九候遍身脉诊法逐渐湮没无闻。
三部九候之法象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三部九侯之三就是天地人,即三才,乃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三才。首先在古人的观念里,一是数之开始,三是数之成,九是数之极。所谓三是数之成,三成之前是一二奇偶阴阳之变,天地阴阳而人居中,而成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三才,源于《周易》,如《易传·说卦》: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立地之道曰刚曰柔; 立人之道曰 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文》解释 说: “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
天地人三才思想,是古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模型,中医学中许多认识也与此有关,除《内经》所论三部九候之外,《难经》所论寸口三部九侯亦是如此,其他如三焦、本草三品分法等也与此有关。
人有三部,部有三候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三部三候的位置及所候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具体位置
时至今日,关于三部九候脉法九个候诊脉口的具体定位,已有存疑。
结合历代注家,尤其是杨上善、王冰、张景岳等《内经》注家的说法,大致九候之处大致如下:
上天:旁动脉搏动处
上地:大迎动脉搏动处、巨动脉搏动处
上人:耳和动脉搏动处
中天:经渠动脉搏动处
中地:合谷动脉搏动处
中人:神门动脉搏动处
下天:足五里动脉搏动处、太冲动脉搏动处
下地:太溪动脉搏动处动处
下人:箕门动脉搏动处、冲阳动脉搏动处
三部九侯的运用
三部九侯的应用,涵盖了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即所谓“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三部九候的重要作用在于判断病势,即所谓“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具体来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
三部九候之常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
三部九侯之失
a、判断有无相失之脉。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
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其脉疾者病,其脉迟者病
b、若有相失之脉,则继续根据脉象判断有几候相失,来判断病情轻重,通过对比判断病势。
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后,指本来应该应指而来的脉象,现在不能应指与其他部位一样的到来。王冰注:“俱,犹同也,一也。
参伍不调者病。
参伍不调:指脉搏参差不齐,三五不调的意思。《类经》六卷第二十五注:“三以相参,伍以相类,谓之不调。凡或大或小,或迟或疾,往来出入无常度者,皆病脉也。”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
如参春:脉象数大鼓指,如以春杵捣谷物上下不齐的样子。王冰注:“如参春者,谓大数而鼓,如参春杵之上下也。”
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
说的是中部之脉虽独调,而头足众脏之脉已失其常者,故死。
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中部之脉减于上下二部者,中气大衰也,故死。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c、对比形脉有无相失根据三部九候之脉象,通过形脉互相对比,还可以判断病情轻重。
查形气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
形气相得者生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
形盛脉细:指形体肥胖,脉反细弱,为阴有余阳不足之证。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形瘦脉大:指形体消瘦,脉反盛大,为阳有余阴不足之证。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七诊:有二说:一指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为七诊,如王冰注。一指沉细悬绝、盛躁喘数、寒热病、热中及热病、风病、病水、形肉已脱,如《太素》杨注。
目内陷者死。
目内陷,说明精气已绝,故主死。《类经》六卷第二十五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内陷者,阳精脱矣,故必死。”
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吴昆注;“著着同。干槁而皮肤着于骨也。是血液尽亡,营卫不充,故死。”
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根据三部九侯之象预判病危规律
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病水者,以夜半死。
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
寒热病者,以平旦死。
病风者,以日夕死。
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夜半死:这是将一日一夜的时间用四时阴阳五行的理论进行归纳和说理的一种方法。如脉沉细悬绝主阴,主冬,夜半亦主冬,主阴,这是阴极无阳,阴阳离绝的现象,故主死。同样,病水也是这个道理,水为阴邪,主冬,夜半主阴,主冬,阴极无阳,故死。
日中死:盛躁喘数为阳,主夏,日中主阳,主夏,这是阳极无阴,故主死;同样,热中和热病死于日中,也是阳极无阴,故死。
平旦死:吴昆注:“盖平旦之际,昏明始判之时,阴阳交会之期也。故寒热交作之病以斯时死。”
日夕死:病风是肝经病,日夕象秋时,五行属金,金克木,故主死。《类经》六卷第二十五注:“日夕者,一日之秋也,风木同气,遇金而死。”
日乘四季死:日乘四季指辰、戌、丑、未四时,脉乍数、乍疏、乍疾、乍迟,是土气败,中虚无主故主死。乘,加也,可引申为至的意思。
提示“不死”之脉
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治疗原则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治疗方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所涉及的针刺补泻法即为针对三部九侯脉而设。
《素问·八正神明论》更是提到:“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而对三部九候脉进行补泻操作时,需遵循两个大的原则,“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经病者治其经。
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
奇邪:邪留于络,不入于经的叫奇邪。《类经》六卷二十五注:“奇邪者,不入于经而病于络也。邪客大络,则左注右,右注左,其气无常处,故当缪刺之。”
留瘦不移,节而刺之:有两种解释:一指病邪久留不动,人的形体消瘦,不能采取过强的刺激方法,要节量而针刺之。如《大素》卷十四首篇注:“留,久也。久瘦有病之人,不可顿刺,可节量刺之。”一种认为病邪久留不移,藏匿较深,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骨节之交会处,进行针刺治疗。张志聪注:“留瘦不移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故即于节而刺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52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